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普通农民土地私有化观 -- 蒜末菱角藤

共:💬91 🌺332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农地与养老问题的看法。

算了,既然说还是再说细点吧,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某些老人家在正常情况下,是看不到他们期望看到的东西了,如果他们看到了,那代价很可能是整个社会的灾难,事实上我这个三十多岁的人,要看到可预期的国家最好状态,都是不太可能的,这么说不是因为悲观,而是计算的结果.

我想好多人恐怕都常常忽视我国的一个国策"计划生育".

中国的很多问题就出在人均上,我们这批人是计生第一代,目前基本上都是生育年龄,一胎的问题在于,理论上人口会打个对折.

危害在于,会有一个社会老龄期,好处是只要在适当时候放开了,那么在老龄期后,当老人都自然待解后,社会人口不但会大为减少,而且会年青化.

具体什么时候应放开,这个通过相关的人口统计,应该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不过我没这个东西,但我估计十到二十年之内,应会逐步放开.

我国人的平均寿命不到八十,也就是说以计生开始,后推八十年,到一百年,这个人数相对少,而且又年轻的社会,将会出现,如果我不活过一百那是铁定看不见了,估计现在网上的诸位也不大有人看的见,就目前来说,以现在时再后推五十六十年.

年轻社会虽远,但老龄社会却近,从现在算,再有二三十年,就会到.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中国怎么度过这个老年社会期?特别是那些处在相对弱势状态下的,占全国一多半,而且就算进城也主要从事低端劳动的农民?靠贫民窟?

如果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和可用于相关社保的税,那情况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不能,而又因土地政策变化而引发土地兼并,甚至连带出现炒地造成的金融危机和粮食自给不足.那又会是个什么情况?

那些老专家老教授是没这个担心的,所以他们能在那里高淡阔论,在理论上去争所谓的农民的权力,并赞美论证贫民窟的合理性.

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能提供相应保障,那等确实提供了的时候,私有化也无所谓,现在叫的唤的老专家老教授,大可以摇头尾巴晃的说风凉话,嘲笑我们这此人,说些诸如:

"看,还是要这样吧,我早说了要这样,你看最后是要这样吧,早要照我说的办,那还能更好,要不是你们这些傻子拖着,早好了,历史证明我们的先见之明了吧".诸如此类.

不过如果经济没能提供哪?

我们可以肯定大部分老专家老教授除了推卸责任,就是搏同情,说些个:"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我比你们还痛心."诸如此类的话.

其实负责也没用,因为事情真烂了,就是把他们全灭了族也于事无补.

农民各方面本来就弱势,老人也弱,年老的农民就更弱,如果能提供足够社保最好,不能提供足够的,那几亩地的潜在社保功能就越发的重要.

老人,特别是老知识分子是值得尊重的,不过设计贫民窟和对可能引发兼并的行为,以先行动再解决问题,快步跃起进,一定就好,不好问题也不会大,一定能解决,等诸如此类东西来企图指导社会变化的,我很难不管他们叫老不死的.

  

  

作者:断臂残刀疲败兵 回复日期:2008-10-5 14:33:42 

  如果专家教授们认为,相关社保和就业率可以很快得到,相关立法也手到擒来,无需担心,那就麻烦先把这些他们认为问题不大的事,先干了,再来砸.

  

  如果他们认为,这些说来问题不大,实作可能要延缓到他们的人生行为艺术表现,叫他们死时看不到喜欢的,政治制度态势,那我只能说,恐怕没人打算为敬老,而当人殉,特别是给老骗子手.

作者:断臂残刀疲败兵 回复日期:2008-10-5 14:46:11 

  

  

  以我的判断,一夕改则天下大好的情况,是不可能的,盲动冒进只能事得其反.

  

  

  中国为达到一个相对好的,阶段性成功,至少还要花五十年左右的时间,作各种各样的努力,这其间包括物质的积累,教育和法规的积累.

  

  

  这个阶段性成功,绝不是最高峰,如果是那说明我们离玩完不远了,至于更好的社会状态是怎么样,以我的智力是不太好妄想的.

  

  

  但我想,这个阶段性成功,需要至少五十年的积累,才可能达到,偷机取巧和跃进是只会事得其反这一点,应该不会有错.

  

  

  特别是如果在过度到青年社会之前,就算没有我上面所估计的,可能的金融危机和粮食短缺,这些青年看到的只是,大量老人在贫民窟中的瑟瑟身影(老人家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太可能暴力冲击社会,只能熬着等死),那这个社会心理上的歧形,也一定是寒冷的.

作者:断臂残刀疲败兵 回复日期:2008-10-5 15:01:10 

  不管中国经济发展的好与坏,在二三十年后,因为要过度老龄社会,都会面临很多的问题,而这个阶段只能通二十年左右的,人口自然待解来解决,当然,如果把老人全活埋也是个办法,不过我想没人会被这个黑色幽默逗乐吧.

  

  不管什么样的体制,什么意识形态,这个必然都不可能改变,问题只在于,如果在目前及以后几十年内,我们各种积累作的越好,那这个过度就越好,而过后在人口大减情况下,青年社会所能继承的物质与法规文化等各方面的财富也越多,在此基础上,所能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也越大.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作足够的积累,那我们就可能象没有积蓄脂肪的冬熊一样被冻死.在困难情况下,老人们会先完,青年社会会因此提早到来,但一个没有财富积累,缺乏法规文化,在长辈悲惨的死亡中寒心冷肺的青年社会,恐怕会更象一群精神不正常的饿狼.

如果说,现在有什么大的政策改变,可以影响这个进程,那大约也只有计生放开的时机和程度了.

再就是全民行动炼仙丹,全民摆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过去皇帝为自己炼不成,现在如果为全民炼大约会可以的吧,其码术士们应该是有信心的,虽然专制的术士也从来都有信心,但民主的术士以民主之意识形态武装,必可无往而不利.

就好象民主的意识形态者们,和民主的知识分子们一样,怎么会不成功哪,一定好,一定行,一定没问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