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方舟子与转基因的安全 -- 花大熊

共:💬829 🌺2364 🌵1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方舟子与转基因安全之二

转基因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话题。大到对其下结论的应当是决策者,而非专业工作者。我们很多时候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在生活中的习惯带到了网络上!

转基因的决策,在老熊看来,决策者主要是看重其对粮食安全的解决能力。

粮食安全,包括进攻和防守。

美国人搞转基因是,说是为了自身的粮食安全。大约和他们说造航母为了人类和平一样有喜感!

我们搞转基因,其实很被动。不要有美国的自然条件,只要有印度的,我们就不会这么难过。

既然是防守,那么防守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就是稳定的产量。

稳定的产量,必须包括好的单产,和对自然灾害的抵御。

单产方面,很多团队正在做这个事情。老熊不多置喙了。只想指出的一点,以袁隆平在人大会议上说的C3,C4植物之间的转基因,且不论难易程度如何(碳循环的相关基因有多少个呢?嘿嘿,有人来科普下吗?),做出来的,都是理论值。而理论上,甚至不是理论上,水稻亩产1000公斤,早就不新闻。转基因突破了,又何妨。地,还是那块地,天还是那个天(太阳黑子呢?貌似也有笑容了),你觉中低产田,靠个转基因就能亩产1000斤吗

关键是抗逆。

对中国这么一个自然条件丰富多彩的国度来说,(恩,大概没有那个国家比我们更丰富多彩了,起码他们没有珠穆朗玛,)水旱,蝗虫,方舟子(我就是贩卖私货了,我很清楚,而且敢于自己指出来,不需要谁指点,反过来说,有的人敢这么做吗?)这样的天灾,是层出不穷滴。从地下说,盐碱,植物营养的不均和,土壤结构

以1949-1971的统计为例,全国旱灾的受灾面积,占总耕地面积20%弱,其中减产三成的,占总面积的约7%弱。

那么我冒昧的问下,如果抗旱的转基因作物,在极限的条件下。也就是恢复这7%的产量。

一个好的品种,不管是不是转基因,也仅限于此。

7%看似没有多少。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是在防守!

中国粮食的库存,永远是个秘密。但是我们抵御不了再来一次大范围的粮食产量波动。

如果每年能保住这7%(我只拿旱灾做例子),我们若干年后,或许可以有足够的粮食,打一场我们需要的局部战争。那6%成吗,5%成吗,4,3,2,1呢?

对于在钢丝上舞蹈的人,每一丝的力量都是有意义的。

所以,中国需要转基因。这其实也是TG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慢慢把棉花,杨树变成了转基因的原因所在。这也就是现在转基因专项的大蛋糕里,抗逆成为大头的原因。

如果转基因没有任何风险,那么即使是1%的提高,也是令人鼓舞的。

难做的决策,从来都是因为对立面看起来旗鼓相当。如果转基因的害处早已显现,而且不可挽回,影帝当然不要像腾讯一样,做出啥艰难的决定。

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任何极端的声音,都不是科普。

上面一篇是从新药研发的角度来看,这一篇换个角度吧。转基因,尤其是主粮的转基因。我们需要的是等待。在研究中积极的等待。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忙总说过,凡是不艰难的,就不叫决策了。

关于逆境对产量的影响,没有模型啦,数据啦的支撑,有支撑的,哪怕是抄袭的模型,换点条件和数据,那就是论文,起码是可以糊弄硕士毕业的论文了。老熊不打算再弄农经方面的硕士。

通宝推:子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