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04断章取义 一 -- 桥上

共:💬42 🌺2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春秋左传注读后04断章取义 五

民歌的对唱当然是古已有之,即使是贵族的上层也有对歌的传统,《尚书虞书益稷》就记载了帝舜与皋陶对歌的情形。《僖二十四年传》则提到:“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常棣之华,鄂不(fū) (wěi 韡左右边互换,下一字同)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阋(xì)于墙,外禦其侮(wǔ)。’”((p 0419)(05240201))这个“诗”,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歌词,这个作诗,也就是对歌。据说新发现的《清华简》上也有周武王和周公在享宴上赋诗——应该也是对歌——的内容。可见周代的上层贵族,有在聚会时对歌的习俗。不过,把这种对歌的习俗进一步推广到所谓政治外交活动中,使之成为“礼”的一部分,应该是有其特定的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农耕族与游牧族的对抗以及农耕族上层之间密切的关系。

春秋时代是农耕族与游牧族对抗的时代,是农耕生产方式在中原地区逐渐排挤游牧生产方式的时代,例如《庄二十八年传》有:“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p 0238)(03280201),就反映了当时的这种态势。这种排挤的结果就是各种戎族、狄族等游牧族在中原逐渐消失。

戎族、狄族是游牧族,证据很多,例如可见《襄四年传》“戎狄荐居”《注》((p 0939)(09040702))。而关于游牧族被排挤,《左传》中也有很多关于戎族、狄族逐渐被消灭的记载,如:《文十一年传》:(p 0581)(06110501)、(p 0583)(06110502)、(p 0584)(06110503),《宣十五年传》:(p 0762)(07150301)、(p 0764)(07150601),《宣十六年传》(p 0767)(07160101),《成三年传》(p 0814)(08030601)。《昭十二年传》(p 1334)(10120701),《昭十五年传》(p 1370)(10150501)、《昭二十二年传》(p 1435)(10220402),《昭十七年传》(p 1389)(10170401),等等。

关于农耕族的扩张,还要从周代殷说起。大规模的把自己的族人迁到各地占据要点,开垦土地,统治当地的部族,是周人的新制度。周人要推行这种新制度,是因为他们有这个愿望,也有相应的能力。周人历来以农耕见长,甲骨文“周”字即象田地之形。周人太祖后稷据传说是大禹手下的农官,按周人的传说,后稷是始作农耕之人,所谓“后稷封殖天下”(《昭九年传》(p 1307)(10090301))。商汤以来后稷更成为农神,周人郊祀时以之配天,就是在祭祀老天爷时请他陪同受祭:“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昭二十九年传》(p 1500)(10290401)),这里的“周弃”就是后稷。因此,对于有农耕传统的周人而言,肥沃的土地是重要的财富,他们想要占据更多的肥沃土地。而且在当时,周人掌握着适应于黄土地带的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依托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他们可以建立当时最强大的军队,在这样的基础上,周人才能推行这种新制度。

王国维先生曾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已无封建之事,矧在后世?惟商末之微子、箕子,先儒以微、箕为二国名,然比干亦王子而无封,则微、箕之为国名,亦未可遽定也。是以殷之亡,仅有一微子以存商祀,而中原除宋以外,更无一子姓之国。以商人兄弟相及之制推之,其效固应如是也。周人既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则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开国之初,建兄弟之国十五,姬姓之国四十,大抵在邦畿之外;后王之子弟,亦皆使食畿内之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杨伯峻先生更指出:“姬姓所封诸国,多在古黄土层,或冲积地带,就当时农业生产而论,是最好或较好之土地。”(《僖二十四年传注》(p 0419)(05240201))两先生的说法正反映了周人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向各地“殖民”,传播自己的“文明”的情形。

可以想见,周人战胜殷商之后,就向各个方向派出诸侯,举家举族出动,携老带幼,载着祖宗牌位,到远方去定居(极端的情况下,兵力很少,例如周初蔡叔被流放,走的时候就只有“车七乘、徒七十人”(《定四年传》(p 1535)(11040104))。这显示了周人决心要开枝散叶,让自己的族人布满天下,占据所有的肥沃土地。

周王朝的姬姓一族以及一些他们的亲族要占有天下,其力量难免因分散而薄弱。当时的各诸侯国,在其都城内估计只有几百乘兵车,几千军队,几万人口,非都城或小国规模还要小些(《闵元年传》:“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p 0259)(04010603))。这些城(国)很像是大海中的一个个孤岛,城圈之外是未知的危险地带。当时的狄人就曾经劫杀过出使的王室大臣(《隐七年传》(p 0054)(01070501)),注意,当时各国大夫出使都有军队随行,所谓“君行师从,卿行旅从”(《定四年传》(p 1535)(11040103)),估计这位大臣会带了几百人的军队,有几十乘兵车,所以在当时要劫杀这样的使臣也是一个不小的军事行动。城外的危险由此可见一斑。

尤其是在春秋前期,戎族、狄族的势力还一度壮大,当时的人曾担心戎人会在中原一带占优势:“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僖二十二年传》(p 0393)(05220401))。狄人一度乘虚攻下了晋国的几个城邑(《僖十六年传》(p 0370)(05160301)),戎人则一度攻入王城(《僖十一年传》(p 0338)(05110301))。而且还有王子流落到戎人之中(《庄二十八年传》“大戎狐姬生重耳”《注》(p 0238)(03280201)),晋国国君也还多次与戎人、狄人通婚(《庄二十八年传》(p 0238)(03280201),《僖二十三年传》(p 0404)(05230601)),甚至由于周天子借用了狄人的武力,狄女还一度成为王后(《僖二十四年传》(p 0425)(05240203))。最厉害的是狄人一度攻灭了卫国(《闵二年传》(p 0265)(04020501)),威胁到了其他几个小国的生存,卫国在齐桓公及其主要的辅佐者管仲主持下才得以复国(《闵二年传》(p 0273)(04020901));管仲还辅佐齐桓公帮助燕国等小国抵抗了戎人、狄人的侵袭,可见于例如:《庄三十年传》(p 0247)(03300301),《闵元年传》(p 0256)(04010201)、《闵二年传》(p 0273)(04020901)、《僖元年传》(p 0278)(05010201)、《僖元年传》(p 0278)(05010301),等等。所以,孔夫子后来才会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第十四》)。

所以当时的所谓“国”,城圈之内大都是“国人”,都是自己的亲人,而各国的国君以至各国的“国人”之间又都沾亲带故,又要共同对付城圈之外强大的敌人。这样所谓的各“国”的“外交”交往,就有点走亲戚的性质,又有点同仇敌忾的味道。大家声气互通,又都在周王朝的统一体制之下,教育背景相同。这样一来,在这种所谓的政治外交活动中,采用诗歌来互相交流、交往,自有其合理之处,也是后世所无法仿效的。

通宝推:老老狐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