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即使没有文革,中国经济也不会提前进入第二世界 -- 葡萄

共:💬1730 🌺11319 🌵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权利的层层寻租在目前的人类社会组织结构中无解

这个判断是建立在“人类社会是科层结构”这个基础上的。而以政治强人作为工业化原动力的社会从其创立伊始,或者说战略确定的那一刻,就必然带有这样的印痕。如果说我们建国30年,改开30年,一直是在绕圈子。那么造成这样的周期律的原因,无怪乎政治强人的推动——权利的集中——工业化的推进——政治强人的消失——权利的寻租——政治强人的再度出现……这样的不断轮回。而我们的制造业的成本必然在不断的权利寻租中水涨船高。但这却并不是由现行体制所决定的,你不可能一面享受着法币扩张带来的经济繁荣,一面又要求社会成本维持在30年前的水平。想想那些扩张出的信用在没有社会埋单的情况下会变成什么。而几乎目前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是从这个阶段走出来的。然后大家不约而同的走上了材料工业和精密机械的制造。凭借着比较优势和资本溢出,寻找可靠的小弟承揽下游制造流程。我们就是做小弟出来的,现在的局面是当初我们和美国的必然选择。与此对应的就是美国的上一个小弟——日本。社会成本的上涨淹没了制造业所能带来的红利。不再愿意承揽下游流程时被上家强行歼灭也就成了它必然的命运。那么我们呢?内部挖潜,继续做下游流程么?直到被社会成本上涨所淹没,然后去工业化?或者把这样的结果归结为现行体制问题?所以我说内生没有出路。我们不否定文革的历史地位,但即使再文化大革命一次,然后还是向内发展的话。也无非是又一次而已。

如果说美国身上从没有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循环特质,那原因不过是美国不是由政治强人推动而进入工业化的。他现在所遭遇到的困境也必然是美国所独有。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国的深度工业化,造成美国的社会成本也跟着中国在陡然增长。一方面中国提供的“廉价”商品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端的工业已经在和美国相关产业短兵相接。很多人认为美国的产业出现空心化是过度消费和追求享乐所导致的,只要再从新振作起来也一定会迅速回到制造业霸主地位。然而我认为美国不可能重新进入低端制造业,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社会成本使这样的产业在美国难以生存——没有优厚的利润又没有政治强人的临门一脚,形不成产业链。

我们未来的应手是什么?我的回答虽然不一定对,但很直接。先行打击有可能出现的,可以让列强进行产业转移的国家或者地区。换句话说,再次输出革命已经成为了一条必然的选择。在其他地区无法形成产业链的情况下。逼迫美国转让高技术产业,以换取美国能现有信用继续得到廉价的下游产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