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给那些为汉奸鸣冤招魂的人的忠告! -- 支持李梅

共:💬170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军西征

如果我没搞错,仁兄在新浪用的也是这个名字?

你说的不无道理。本来我不想说下面这些话,但既然您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也只好勉为其难了。

个人以为,同许多复杂问题一样,在这个问题上恐无放之四海永恒正确的solution。你上面的文字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

1 在某些情况下“宁做亡国奴的” 不见得就是劣种;

2 民权应高于主权

对於第2点,您不仅使用了现代的价值观予以支持,同时也从经典儒学的孟子体系中找到了理论依据。

如果叫真儿的话,我可以指出您引用孟子那句话的不合理之处来。不过这是枝节问题,不想赘言。

我想集中在您的第一条上。您的表达非常严谨 ---- 您使用了“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条件状语;不仅如此,您的下文对此条件状语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 ---- 当抗拒外族征服带来的代价过大。

我想提请老兄注意:这一贴的主题是针对汪某人的。

请问:汪某人投敌之时,我中华的情况真的已经到了您所说的那个“某些情况”了吗?在那个时候,我中华继续抗击日寇征服所需付出的代价,真的已经到了您所说的“过大”那种程度了吗?花楞子模、谷治亚、基辅罗斯等沦于蒙古人之手时,几乎拼光了其全部军队;女真铁骑下的北中华,朝廷军队也已被消灭净尽或南逃;南宋丧于蒙古之手时也几乎拼尽了最后的力量。请问,汪某人投敌之时,中国的正规军全都拼完了吗?因此,花楞子模、谷治亚、基辅罗斯、北中华、南中华的人民放弃抵抗被迫做了亡国奴,是没有办法的、因此是唯一的选择;汪某人投敌时,中华是这种情况吗?我中华人民是只有那么一个选择了吗?

另外,您的“过大”似乎不是一个可以客观判定的状态,那么该由谁来决定此时继续抗争是否代价“过大”呢?由普通百姓吗?某一地区的部分百姓行动能代表该地区全体百姓的意愿吗?就算能,那么该地区百姓的意愿能代表其他地区及整个中国百姓的意愿吗?您若说能,那么请您给出您这个判定的依据。

我猜,您所谓的是否“代价过大”,与抗击成功的可能性有很大关系 ---- 如果抗击外敌有相当的胜算,那么即使要牺牲千万人的性命,也值得,代价就不是“过大”;但如果胜算很小,则就会认为代价“过大”,对么?

这种思维从理论上讲,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多少价值 ---- 你怎么去量化估测抗击外敌的胜算?奥尔良(希望没有记错)一座孤城,面对数十万匈人的围攻,究竟有多少胜算?布拉格也是孤城一座,面对的是数万蒙古精锐,他们又有几成胜算?匈人与蒙古人以屠城杀戮著称于世,城破之日就是全城军民惨遭屠戮之时,这个道理想必两城军民都明白。如此小的胜算、如此高昂的顽抗代价,请问,在彼时彼地,继续顽抗所需付出的代价是否“过大”?

最后,如果世界上所有弱小国家民族的人民都接受了您的这种思想,那么最终这个世界必然会形成一种可怕的趋势 ---- 这些弱小民族国家很可能被迅速征服、其文明被彻底消灭(同化)。请注意,我没有说“结果”,而是说的“趋势”(tendancy)。请问,您认为这是一个进步的、合理的趋势吗?

瑞士一弹丸小国,在二战中始终保持中立,但希特勒最终未敢对其动手。为什么呢?因为:

1 希特勒 was fully convinced that 德军一旦动手,瑞士人将殊死抵抗!(当时的瑞士政府一再给出强烈信号)

2 希特勒算了一笔帐 ---- 在这种情况下(瑞士殊死抵抗),如果要彻底征服瑞士,自己要付出100万军队的伤亡 (因为瑞士人人皆兵、男女皆兵)

老兄总在为处於被征服危险中的弱小民族算账,算他们坚持抵抗是否代价会“过大”,您为何就不站在征服者的角度来看看,弱小民族怎样做,才能让这些尊贵的征服者们感觉征服的代价过大而被迫放弃征服战争呢??

要说的方面还很多,但没有时间了。总之,我认为,兄言并非一无合理之处,但在总体上,its potential harms outweigh its potental benefits.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