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朝鲜两次核试验的一点个人猜想。。。 -- ktown

共:💬15 🌺60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朝鲜农业,我们完全可以另开一个话题

毕竟,这个板块是“英雄本色”,而并不是适合讨论农业的地方。

在当时,中国的农业也绝非仅仅一个“政策问题”那么简单,在四三方案没有实施之前,除非中国化工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否则你无论怎么改变政策,都也不会有太大的成色的。

自17世纪以来的中国农业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有:

1. 外来农作物的进入与推广,如土豆,玉米,辣椒,西红柿等

2. 50年代以来海量劳动力被组织修建农田水利

3. 到70年代才完成的化肥工业能够向农村提供化肥各种等工业物资,这里面既包括四三方案中的大型化肥厂,也包括各种小化肥厂

4. 新型农作物品种在70年代的培育成功和大规模推广,主要就是袁隆平的那些成果

5. 在80年代以来,一系列新型工业产品,诸如农膜等物资,也进入了中国农业生产。不过,这些工业物资也都是离不开70年代的一系列工业科技基础的。

当然了,至于一些工业科技物资的负面问题,如白色垃圾,农药污染,转基因的争议与激素的滥用等,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朝鲜的问题不仅仅在于苏式重能耗农业机械,还在于十分依赖电力供应的水利设施,十分依赖进口石油的化肥生产等等。

重能耗的农业机械,对于朝鲜和日本这种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意义其实并不大,那种玩意儿更多的是对东北,乌克兰,北美等地广人稀的地方有意义。对于单位面积产量来说,农业机械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太大作用。

朝鲜和日本这种人多地少的地方,农业机械充其量只能是降低劳动强度而已,真正致命的是化肥和水利设施。

对化肥供应不上的重要性,自然是不必多说。

但是,对朝鲜这种很容易有洪涝灾害的国家来说,高耗能的水利设施一旦无法正常运转,那么问题就很大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