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联产承包的记忆 -- wanghexinnian

共:💬178 🌺704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包产到户,改革开放”,想起这个词还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我出生在“破旧立新”的时代,赶上了文革末期,父亲是小学老师,母亲是农民。我记得为了挣工分,我在初中的时候还参加过生产队的劳动。家里只有爷爷和母亲能挣工分,每年生产队算账的时候,我家都会冒钱(我们这儿的话,叫工分挣的不够,要贴钱给生产队),托集体的福,我家在包产到户之前没有饿着,靠着老爸的工资,生活还比其他人显得宽松。我家兄妹5人,趁着学费和物价还没有上天的时机,有四个顺利的上了大学,有了自己的出路。

我家最困难的阶段就是包产到户以后,家里劳动力不足,需要靠亲戚邻居帮手,才能完成农业生产。但是我还是觉得,包产到户是那个时期正确的选择。

两个方面:一是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这个河里大拿分析的比我透彻,数据有说服力。二是打破了农村吃大锅饭的传统,此后,通过破产改制打破了城里工人吃大锅饭的传统,现在骂的比较凶,就不说了。可以说,吃大锅饭在那个时代,在那个国家都有,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绝对是最严重。虽然现在很多人非常痛恨就业、教育、住房三座大山,但是和上个世纪6、7十年代相比,就业机会、教育机会、住房条件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然现在包产到户已经不合时宜,但是在那个年代无疑是突破制度的最好方向。

和前苏联相比,中国改革之路可以说是运气好的不得了,如果有人还怀念过去,看看东北那个邻居就知道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