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联产承包的记忆 -- wanghexinnian

共:💬178 🌺704 🌵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就拿娄县作例子吧,相对于64年,到84年平均亩产提高一倍

就算这个亩产,一点不计技术和例年逐升投入,全一次性算到包产到底上,生产率也只相当于提高了一倍多。

你包产到户,不可能只包给几户,而且地也是原来的并没新增,所以这几户的地不可能明显多于其它户。

所以你这几户人的产量,要想达到过去生产队全队水平,那么所需要的增长率,是你们全村户数,相对于五六的倍率。

如果过去是一百二十户,在地平分情况下,这五六户的产量,要超过包产前,二十到二十四倍才可以。

如果是三十户,那么五六户产量要超过包产前,五到六倍。

无论如何,一倍的增产率是不够的,更合况这个比对是六四年到八四年,逐步上去的。

老兄,你们村大约有多少户人家啊,不过只有十来户吧。

http://baike.baidu.com/view/473646.htm

明末水稻亩产约1.5石(112.5公斤);清代中叶约1.8石(135公斤)。民国23年粮食平均亩产137公斤,民国34年为118公斤。

1952年,全县水稻单产从1949年的162公斤提高到257公斤。

1963年开始推行“麦、稻、稻”三熟制,当年粮食亩产达351公斤。1964年突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要求,达到402公斤。

1980年粮食亩产646公斤、棉花59公斤、油菜籽102公斤,1984年创粮食亩产849公斤、棉花亩产98公斤的纪录,油菜籽高达144公斤。1988年三者亩产分别为704公斤、64公斤、156公斤。全年粮食总产量28.8万吨,棉花、油菜籽也分别达到318.9万公斤和1828.8万公斤。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20.5万千瓦,农田机耕面积达99.3%,机电排灌面积达100%。本县为上海郊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解放战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