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农村老家述闻 -- 小戎

共:💬36 🌺2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农村老家述闻

看到洗心发的广东农村见闻,也想简单谈一谈我老家农村的情况。

首先,我老家农业生产情况一直比较好,现在更上层楼。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村支书能干,我们村是省里的“红旗大队”,当年村里的主干道都是柏油路。70年代末村里矗立起3层教学楼供小学及中学用,那栋楼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今天还在用就有点讽刺了),我记事时外国友人还被派往我村参观,呵呵,那是柬埔寨人。弟弟出生时,生产队拿部分钱规划了新住宅,就用上了电。我爸爸高小毕业,16岁时参加修建水利工程,一担土一担土的挑出了灌渠,那条渠全长70公里,源头是国家大型水库。今天那条渠依然健在。我的家就在淮河冲积滩上,雨水较多,环境也好,可以说是我们县最好的农业生产区,生产队的部分田地让出来给了县农场分厂,不知道是几分场,从最近的报道上分析,可能是一分厂。所以,我自幼就看到了科学种田,看到了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当然也看到了那些机械的悲凉下场。有几个关键词可以分析我家所在:信阳事件;红旗大队;淮河;农场;袁隆平。

为什么说现在老家农业生产更上层楼呢?关键是国家和农民投入都在增多,农业育种技术不断进步。前天和爸爸聊天,他说现在村里人懒,收割都是包出去,不自己下田收割。问钱从何来,爸爸说了两点:一是农闲从事各种建筑工种,收入不菲;二是农田收入大增。说一下后一块,农田收入大增的原因:粮食收购价提高,水稻有1块3左右,麦子9毛;产量提高了——今年小麦确实丰收了,在于农民大量使用复合肥,而不再是只用化肥,且化肥的使用比例在大幅下降,及国家补贴打机井灌溉。所以,我家乡及整个河南夏粮丰收是有基础的。产量提高的最后一个原因在于育种技术进步,袁老的实验田就在我家东头,我爸说,那块田的谷粒非常多且饱满,一根穗上少则有300粒,多则有500粒,名字叫“超级水稻”。我没有下田去查过,但我爸种了一辈子田了,说起来很惊奇。所以,现在我老家农业生产是在进步的,全方位的进步。

其次,就我老家情况来看,农村水利建设大体够用,保持的也还不错。这个不知道是不是个案啊!我一年要回老家两趟,每次至少住1个星期,我家东边10米就是村级水渠,看到的是非常真实的。那条村水渠源头是我爸少年时修建的大水渠(贯通3个县市),村东头的水渠不断的修建,儿时在那里洗澡嬉戏,还有捉鱼的故事。最早是个深1米的水渠,两岸全是树,上小学时我们那“单干”了,树全被分给个人,结果都被砍回了家。渠道水土含量大了,流水不畅,下游的生产队跟上游的生产队抢水,时有斗殴。我高中时即90年代初,渠道大修,渠堤高3米左右,水深达到1米5,禁止垦牧,有专职护堤员,当年放牛就没有地方,呵呵!前5年的时候,这条村渠道全部硬化,内部变成水泥的,流水畅顺,但是我再也没有在里面捉过鱼了!上世纪90年代初离开家乡,一别经年,那条渠道留给我的记忆太美好了。

综上,我家乡的农业近10年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2005年免农业税及国家补贴之后,乡邻种田的积极性并没有减少,村里土地没有抛荒,出外务工的田地均有村邻耕种。

但村里最近两年有了变化,这个变化现在看与种粮的积极性无关,先写出来吧。一是农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家用电器不说了,房子都是楼房,所谓的“赶农民上楼”之说是存在的,但随之而来的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很浪费,熟悉城市生活而迁往市镇,农村严重老龄化,常住人口也就是留守人员中一半在60岁以上,四分之一是儿童,剩下的四分之一是青壮年。由于家乡农村的相对富裕,对危机没有预见,对土地的处理不再以命相守,土地流转问题开始严重起来,这个现象让人惊心。首先是让农民上楼,新住宅区建设导致农田被毁,地租价格惊人地上涨;其次,乡里在老家新住宅区附近要搞新农村试点,说白了就是搞房产开发,更彻底的抢劫农民财富,于是大量征地,一些人一夜之间积累了从没有想见的财富,但土地交出去了,这是一个严重的后患。因为村里有一个家庭经此之后没有1分1厘的土地了。再者,今年上半年,生产队的将近二分之一的土地整体发包给个人承种,好在土地性质没变,只是用来栽种蔬菜和草莓。现在,村里人手中耕种的土地只剩下原来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了,我爸在辛苦了一辈子后,光荣下岗了,来省城看我们来了。

我家乡所在之省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生产问题不少,但绝对自给有余,唯有担心的是,乡村土地现在有不少被私人大面积承包,不少农民被请出了土地,一旦在工业领域出现麻烦,就会有“流民”出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个人感觉,城镇及工业大量吸收农民,解决农村的富余劳动力,20年来在观念上已经改变了不少农民的思维,如果能够在身份上使他们转变为城镇人,在教育、培训和个人发展上得到公平待遇,中国的农民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所以,城乡体制改革必须提上日程,平权问题是解决中国当前农民问题的关键。农业生产问题最终要由大规模机械化来解决,实现时间可能要20年左右,即自然淘汰今天的乡村老年农民。农村问题在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民转进市民之后,就不成其为问题,那时的农村将是美丽的田园风光!

通宝推:大漠孤烟远,洗心,朴石,kmy1810,青衣江水,胡一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