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 第12章 黄金还会涨吗? -- 水管子

共:💬36 🌺3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6.六年时间秘密增加黄金,中国央行所图为何?

6.六年时间秘密增加黄金,中国央行所图为何?

前面我们用了较多的篇幅计算了央行增加黄金储备的成本,仅从名义成本来看,央行的买入成本并不算太低。那么,这么大手笔的买入到底值不值得呢?

从表面上看,央行买入黄金的价格不超过800美元/盎司,现在的国际金价高达1400美元/盎司,央行的账面浮盈约75%,所以很容易得出“很划算”的结论。我在这里想说明的是,央行不是企业,所以用纯粹的投资收益来分析央行的投资是否值得就难免落于下乘。作为一国的货币当局,央行是为国家利益来服务的,其所有行为都紧紧围绕着“国家利益”来进行。对整个国家有利的事情就要做,哪怕亏钱也要做;对整个国家不利的事情就不能做,即使能赚钱也不能做。以央行对一国经济和金融的重大影响来说,任何商业机构都不可能与央行相匹敌,所以各国央行都没有盈利的要求。

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上,我们再来重新审视中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的行为。有人说,增加黄金储备使其占整个官方储备的比例得到适当提高,这改善了我国官方储备的结构。这一点非常有意义,也非常重要,但笔者认为央行此举的目的远不止如此!

要搞清楚央行增加黄金储备的真实目的,只需要分析其过程就可以找到线索,并得出结论。前面有提到,央行从2003年就开始秘密增加黄金储备,但直到2009年4月才对外披露。所以,在央行正式披露前,她的目的是隐藏的,不可见的。但披露后,观察央行的行动就一定能够找到线索。

突破点就是央行披露黄金储备增加的时间,这个时间是2009年4月24日。为什么是这个时点?为什么既不早一点也不晚一点?一定有原因!还是查一下2009年4月前后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吧。从2008年12月12日到2009年4月2日,中国央行极其密集地与韩国央行、香港金管局、马来西亚央行、白俄罗斯央行、印度尼西亚央行、阿根廷央行连续签订了总额高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重要第一步!而且在胡晓炼通过新华社专访披露中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前一个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网站上发表了署名文章《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炮轰美元霸权。而在此之后,人民币海外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大,也越走越远。从这一系列的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之所以在隐秘6年之后突然宣布黄金储备增加到1054吨,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好基础!

试想一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中国的经济么?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GDP已经排名世界第二!是金融技术么?在现代社会技术显然不是难题。换位思考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如果你是一国的央行行长,原本手中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由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构成的,其中美元由绝大部分,突然有一天,中国人拿着目前被管制着的人民币来找你,说:美元一直在贬值,用我们家的人民币来替换掉其中的一部分美元吧!如果你是该国的央行行长,你会怎么想?你担心什么?你所担心的无非就是:人民币?会不会比美元贬值更快?能不能长期坚挺?是不是方便兑换?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困难是“信心”!特别是世界各国央行对人民币的信心!

那要怎么才能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树立人民币的信心呢?政治稳定、经济繁荣都是必备的要件,这些中国都具备了,技术上也比较容易解决,但还有一个短板,那就是黄金!看一下美元当年取代英镑的历史就知道了,美国正是通过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把美元和黄金紧紧地绑在一起,建立了全世界对美元的信心,才成功把美元扩张到全世界。而此时美国经济超越欧洲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已经整整50年了!我并不认为人民币在短期内就能取代美元,这是不现实的。但中国人非常善于学习,美国人花了50年才能完成的事情,我们通过学习可以加速这一过程。尽管今天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不可与70年前相提并论,但全世界仍有无数人对黄金顶礼膜拜,宣布持有超过1000吨的黄金无疑可以在这些人心中迅速建立起对人民币的信心。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中国央行通过454吨黄金增量,撬动了世界各国对人民币无价的信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觉得中国央行增加黄金储备,值么?

关键词(Tags): #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黄金通宝推:庄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