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党天下——闲谈美国政党制 -- 花生米

共:💬5 🌺4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党天下——闲谈美国政党制

党这个词,对当代的中国人和美国人来说,已经是政治的常态了。无论是美国早已成型的两党制,还是咱们天朝执政党,亦或是那些带路党嚷嚷着的两党制多党制。党似乎成为人类政治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稍微认真研究过咱们历史的人,都还记得,唐宋明时惨烈的党争,造成政府行政效率急剧下降,乃至瘫痪。这一点,尤以明时最为激烈,后果最为严重。阉党败亡,后世文人将东林党人歌颂成伟光正的高大人物,但他们,不过是代表江南地方利益的政治集团罢了。在朝中拼命排挤异己,以致不合者被迫与宦官合流;每每遇上不利于自家现金流的政策,哪怕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例如抵御后金的辽饷,就故做清流状,哭天喊地,政府被迫从其他穷省剪羊毛,削减政府开支和公务员队伍。其后果,大家早已知晓。故党一词,在我国古代语境中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为了自身利益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完全是个贬义词。

毫无疑问,有文革余韵的带路党马上要来戴高帽:中国是个有独裁专制传统的国家,政党也是独裁专政的政党,不会为国家的前途去考虑。那么,20世纪初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熊彼得,为什么在他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如是说?

“政党,绝非传统上认为的那样,是一群为了公众利益而奔波的人群……政党是一群为了政治权利而相互排挤的人……他们政治倾轧的手法,同贸易协会相互竞争时干的事,是同一个路数。”

有人会继续说,熊彼得来自专制独裁的奥匈帝国,还当过财长这种体制内的大官,他的话专制独裁,不算数,不算普世。也有很多持新自由主义大旗的人马上会说,政党本质为私,但他们互相扯皮的过程,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

那么为什么,就连当代美国民主党的鼻祖,托马斯杰弗逊,连同他最大的政治对手,约翰亚当斯,都认为政党制是个糟糕的想法?美国宪法之父亚当斯曾说过这么一段在今天看来也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话:

“(小集团)就是……一帮受共同的激情,或者说是利益驱使的公民,这些人的利益妨害了其他公民的(个人)利益,抑或伤害了群体的永久和集体利益。”“这种抱团的心态是人的本性”,因此唯一能“阻止牺牲弱势群体利益的方法”,就是“避免纯粹的民主制。”

建立共和制和法制的官僚政府,是亚当斯给出的解决方案。一个独立于政党和集团利益而存在的法制官僚体系,可以有效地充当利益冲突的仲裁者,并且保护弱势群体免受强势集团的伤害。可惜,这一点想法,还是太高估人性为私的本质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尽管美国中下层的政府雇员不是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的,但是高层领导们,各大部委的部长们,满眼的空降兵,有几个是自己一步步干上来的呢?这是中国和美国官僚组织中最显著的几个不同点之一。

实事求是,如果从政不能大肆攫取利益,那没有人会去干这累活。咱们的官员,贪污受贿都属于低层面的,是违法的行为,头上永远悬着把德里克莫斯之剑,生怕自己哪天就被政治对手,或是纪检机构,或者两者兼具,给做掉了。在美国,经过这么多年政党制的演化,政客们已经对如何利用权力大赚一笔,而不受法律惩处颇有经验。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earmark,也就是在每项法案即将通过的最后一刻,突然在其中加入一些限制条款,比如哪个建设项目给哪个公司啊,多少百万美元的研究项目资金给哪个研究所啊,之类的。由于通过法案迫在眉睫,人们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仔细查看这些条例中的猫腻。

Earmark算得上技术流的以权谋私,得有些精细活儿才成。卖官鬻爵则是最快的回报企业财团恩荫的办法,比方说前面提及的各部长职务呀,驻外大使呀,还有各种联邦或者总统委员会的会员证呀,等等等等。这其中,尤以总统手中握着的超过6000个政府职位的委任状最为吃香。这其中,驻外大使的职务又是最受竞选赞助大佬们喜爱的官职,啥事都不用干,还能混一个大使头衔,去国外吃喝玩乐,一个字爽。而曾在联邦政府中高层里任职,亦对个人今后的钱路大有帮助。像笔者曾经呆过的华盛顿K街,满街都是各色咨询机构和游说组织,这里面的许多高级顾问,都是前政府官员。在体制里有关系,就有钱赚,这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在哪里都一样。

有人又要说,就算美国政党以权谋私,但他们是民主政党,肯定不若天朝党般等级严密,专制独裁。这就更滑稽可笑。反抗党的决定,做独立候选人,是行不通的。以共和党2000年大选党内初选为例,当时党内早已将总统候选人定为小布什,谁知半路杀出了个陈咬金,也就是那个亚利桑那的老兵麦凯恩。他的越战俘虏经历,和他对改革政府权钱交易的许诺(虽然我们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敢去做),促使他赢得了新罕普歇尔州的2月初选,这大大刺激了党内高层神经。紧接着,各种针对麦凯恩谣言甚嚣尘上,包括指控麦凯恩抛弃他的战俘同伴独自出狱。在一次对共和党选民进行的电话民意调查中,问卷甚至暗示麦凯恩曾经同黑人通奸并有私生女(麦凯恩确有一个来自孟加拉的养女)。

党内人士等级不同,从议员办公室的大小就可以看出来。上次中期选举新上来了很多众议员和参议员,其中不少人,都挤在国会山后面那几栋议员办公楼的地下小办公室里。很多议员的助手,由于在办公室里找不到座位,只好在家里办公。与之相反,不少国会大佬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像前民主党大佬爱德华肯尼迪的办公室,将那一层北面的办公室全占满了,打开阳台,就是个小公园,再往北,则是联盟火车站。顶替肯尼迪上来的司各特布朗,由于还没轮上空出来的办公室,只能暂栖在肯尼迪的办公室里,而墙上肯尼迪的新闻剪报,照片和收藏品,都完好地挂在那里不敢挪位。况且,布朗君也知道,他在这里爽的日子不可能太久,其他的老人,早已对这一代表着至高权力的办公室虎视眈眈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