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农民种地收入20万说起——中国农民仍然不富裕 -- 星空下的双河

共:💬38 🌺23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黑龙江农垦总局还是很大的

在全省范围内来看,农垦总局的耕地面积应该在近3分之一,算上未开荒的耕地最起码要在4000万亩以上,而且还不包括林地牧场等。

但是从整个农垦局的平均来看是不能有太高收入水平的,农垦局下属百余个农场,要说能达到户均收入10多万甚至20万的农场太少了。

而且要说每年20万的收入,如果存是耕地收入最起码要有300亩以上的规模,50到100亩的耕地是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存收入的,这还是考虑了国家补贴的。

农垦局的耕地不是所有的耕地都无偿低价给职工承包的。假设农垦局某个农场有100万亩耕地,它只会拿出60到70万亩的耕地以很低的承包费如100元承包给职工,剩下的40万亩会变成市场田以每亩300左右的价格去转租,因为农垦局是小社会有自己的机构以及学校等等公共设施,同样作为企业农垦局一样需要盈利。

所以平均下来农场职工人均耕地就会更少一些,当然农垦局下属的一些企业如粮油加工厂,畜牧业等等也能吸纳部分农场职工,但绝大部分的农场职工是以种地为生的。

各个农场的政策不同,不是所有的农场的职工都必须听从场里规划种地,许多农场完全是自主选择品种,毕竟农产品市场的行情不断在变化,比如这俩年黄豆的产出就不如玉米好的。

其实俺觉得还是让农户自己掌握种什么更科学,从东北的情况看主流还是大豆玉米水田就是水稻,小品种有黑豆红豆葵花甜菜西瓜等等。除去必要的倒茬,这些年玉米和水稻的收益都很好,小品种有时候会有暴利但是跟商品期货类同根本无从把握行情,比如某一年葵花暴利第二年大家都种葵花价格就会暴跌因为小品种的市场容量太低波动大。至于大棚蔬菜类还是郊区农民少量种的多一些,而且容量太小所以农场来讲还是以大品种为主。

倒是很奇怪的一点,小时候农场一片片的都是小麦,现在居然很难看到有种小麦的了,可能是经济原因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