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郑必坚等中国高层智囊与【西方情报机构的傀儡】 -- wayofflying

共:💬17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资料17:恩道尔:1989年天安门鲜为人知的故事

资料17:恩道尔:1989年天安门鲜为人知的故事

根据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公告,刘晓波获奖的主要理由,是他在1989年天安门抗议中扮演了主角,还有2008年他和别人共同起草的《领巴县长》。《时代》杂志称该宪章为“在受压制的共产主义中国呼吁民主政治改革的宣言”。

1989年春天,据说刘晓波从其任教的美国常青藤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乘飞机回到中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学生抗议活动中扮演了主角。对世界上的许多人来说,1989年6月的天安门广场事件,至今还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年播出的那个形象。很少人知道,1989年6月的天安门广场事件,是美国情报机构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事务和实施日后所谓的“颜色革命”的最早的尝试。后来由华盛顿操纵的类似的颜色革命,有塞尔维亚反对米洛舍维奇的革命、乌克兰的所谓橙色革命、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以及其他地缘政治性的动乱,目的都是促成有利于华盛顿的政权更迭。

正如在我的专著《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中详细描述过的那样,天安门事件之后,敦促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对中国政府施加强力制裁的人,是美国驻华大使李洁明。他是布什的老朋友、中央情报局官员。如果要说李洁明是动乱的承办人,理由是很充分的。波士顿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研究所的吉恩·夏普(《非暴力战争》教材的作者)在天安门抗议升级之前,恰好也在北京。据报道,夏普的组织和课本,特别是他的专著《基于平民的防御:后军事武器系统》,在塞尔维亚、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颜色革命中,都曾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夏普1989年6月正好在北京,这或许是巧合……也许不是。

有消息说,1989年当天安门广场上发生各种事件之时,一个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基金会(即“中国改革开放基金会”),与美国中央情报局一起参与了1989年6月天安门事件期间推翻中国的活动,后因受到中国官方指控而被迫停止活动。

恰巧在同一个时候,美国情报机构也积极地行动,推翻了苏联,回忆一下这个事实很有用。因此,刘晓波的决定——放弃他在纽约的名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前途远大的学术事业,在1989年的春天,毅然投入进天安门事件的中心,极有可能至少得到过他那些很不对头的美国朋友们的怂恿。

威廉·恩道尔:《霸权背后: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维斯巴登,2009年版,第43、117页(F. William Engdahl, Full Spectrum Dominance: Totalitarian Democracy in the New World Order, Wiesbaden, edition.

engdahl, 2009, pp. 43, 117)。有关夏普和兰德公司办法更多情况,另见乔纳森·莫厄特:《新的"驱除阴霾"在行动?》,网上杂志,2005年3月19日(As well, for more on the methods of Sharp and the RAND Corporation,

Jonathan Mowat, The new Gladio in action?,

Online Journal, March 19, 2005 , accessed in http://onlinejournal.com/artman/publish/printer_308.shtml);

资料18:案例解析:一个可疑的高层智囊郑必坚

--透视西方心理战与中国改革

任凭(民声网 www.mshw.org)

http://www.mshw.org/review/debate/2011-08-26/4323.html

一、美国将信息心理战的主要矛头对准中国

《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一书的作者是俄科学院院士,国家杜马议员利西奇金和数学物理学博士,俄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谢列平教授。该书在俄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第一版在2000年1月出版后,在两个月内即被一抢而空。上至俄罗斯科学院学者,下至实际工作者和普通民众,以及国家杜马,联邦苏维埃、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俄联邦政府的左派和右派政治家,均对此书思想和观点给予了高度评价。该书的中译本2003年9月由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该书在绪论中说:

【本书试图按顺序阐述信息心理战进程中的种种事件。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导致苏联解体。战争并没有使用坦克进攻,也没有进行空袭,而是对社会意识展开了不间断的攻击。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完全是“存在决定意识”了。更大程度上是意识受到的直接影响对意识的操纵控制在发挥着作用。】《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P1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西斯派往各国的间谍也被称为第五纵队。战后时期在苏联的第五纵队的基干,是那些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人,他们通过潜移默化直接影响社会意识。1948年以后,这些人逐步占据统治地位,到了50年代终于站稳了脚跟。本书使用的专有名词“苏共意识形态专家” 指的就是这些人,因为正是这批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力量有意或者无意地参与了反对我们国家的战争。】P2

苏联解体,很大程度上是失败于信息心理战,这个结论在今天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苏联在六七十年代就出现了亲西方的、反共的所谓“持不同政见者”群体,但是这个群体一直是民间身份、民间色彩。但是到了80年代后半期,苏联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都已经被西方控制,从最高国家领导人如戈尔巴乔夫,到苏联中央宣传部部长雅科夫列夫,再到苏联的各大媒体,都已经是亲美腔调。当时,美国派遣到苏联的第五纵队已经深入苏共政权高层内部,这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十分明显的事情。

比如《红旗文稿》《苏共亡党20年:传媒成为实际意义的反对党》一文披露:

【1982—1983年,美国总统顾问团成员,前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凯西建议罗纳德·里根签署了三道对莫斯科采取破坏行动的命令:一是通过秘密扶持东欧的反共组织,瓦解苏联在该地区的影响;二是通过打击苏联的基础部门(采掘业、能源业、农业)破坏其经济;三是让专门的国家机关集中力量颠覆苏联的体制。美国直接支持早已被他们拉过去的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苏共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进行各种叛卖活动。雅科夫列夫的思想倾向和政治态度,为苏共支配下的传媒加入摧垮苏共立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的信息大潮大开绿灯。苏联几乎所有的报纸、刊物、电台、电视都出现丑化、否定党的领袖人物和党的历史的现象。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一是丑化列宁、否定列宁及其战友领导的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二是渲染和夸大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事件;三是否定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四是诋毁斯大林个人品质、贬低他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作用。雅科夫列夫的身份和地位,使得他为传媒提供的资料具有巨大的轰动效应和强烈的震撼力。】

《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是生动地描述了80年代末期美国对苏联进行信息心理战的详细过程,更重要的是,该书也重点描述了50—70年代,美国所操纵的“意识形态专家”们在苏联的活动。该书将瓦解苏联的信息心理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第五纵队在苏联领导层逐渐巩固,这一阶段信息心理战的显着成果是赫鲁晓夫上台,斯大林被妖魔化。第二阶段为60、70年代到80年代初,第五纵队、意识形态专家们躲在阴影中,实现了对国家的影子领导,并建立了不同政见者体系。从赫鲁晓夫时代开始,苏联禁止克格勃对苏共州委书记以上的官员进行调查和立案分析,苏共高层获得了史无前例的自由,包括卖国的自由。第三阶段为80年代初到1991年,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雅科夫列夫们获得巨大政治权力,信息心理战大功告成,苏联解体。从此,西方对俄信息心理战进入瓦解肢解俄罗斯民族的阶段。

显然,肢解完苏联后,肢解俄罗斯会是一个更加困难也相对不重要的工作。尽管对新中国的渗透从来没有停止,我们有足够理由判断,在苏联解体后,美国明显已经加大了对华信息心理战的力度,其明显标志是:

1、从90年代开始,在西方媒体及情报机构的运作下,一批妖魔化毛泽东的书籍迅速出笼,其中以《李志绥回忆录》为典型代表,该书整个制作及宣传过程,都得到美国媒体全力支持和配合,美国情报机构介入很深。李志绥此书出版后很快莫名其妙地死亡。李志绥死后,美国方面极力淡化李志绥之死的影响,最终却宣布李志绥死于心肌梗塞。毫无疑问,李志绥知道太多美国信息心理战的内幕,他活着有可能说出美国情报机构介入该书制作和传播的内幕,所以李志绥必然被美情报部门暗杀,使该书尽量死无对证。

妖魔化毛泽东的运动一直持续到网络时代的今天。近年以来,在美国敌对势力的运作下,逐渐形成了海外民运、轮子功的刊物、网站为造假中心,以国内报刊(《炎黄春秋》、《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及汉奸文人(如高华、徐友渔、秦晖、沈志华、李锐、李慎之、杨继绳等)为深人加工、深入开发中心,以南方系所操控的腾讯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凤凰网、凯迪网(猫眼看人论坛)、天益网、新浪、网易等网络媒体为传播主平台,兼以地下印刷非法资料为辅助手段的一整套推动“妖魔化毛泽东”工程的机构。多年以来,他们炮制了诸如:毛泽东导致了苏区肃反扩大化(反AB团与富田事变),毛泽东的夺权阴谋导致西路军的失败、皖南新四军失败,毛泽东不会打仗、红军全靠朱德,毛泽东打胜仗全靠情报准确,毛泽东与贺子珍结婚后使用阴谋导致杨开慧被害,《沁园春.雪》作者是胡乔木,大跃进期间有三千万人被饿死,毛泽东鼓动了大跃进期间的浮夸风共产风,毛泽东女友众多生活淫乱,毛泽东反右是引蛇出洞,毛泽东发动文革是为了争夺个人权力,毛泽东挑起了文革期间的武斗,毛泽东的稿费高达亿元,毛泽东的身高才1米72等等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谣言,将毛泽东的整个一生全面颠覆。毛泽东在主流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下,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大的暴君,毛泽东时代成了最黑暗的年代。

美国信息心理战妖魔化毛泽东战役效果显著,它摧毁了中国人的信仰,尤其是中共干部们地信仰,因此,从90年代开始,腐败无法遏制。在任何一个国家里,要防止官员腐败,需要两套机制。一是官员自身的免疫力,官员自身要有一定的修养、道德、信仰。二是监督制约机制,来自下层人民群众的监督及来自上层的监督。如果官员们完全没有良知,他们想要要突破一切底线、一门心思追求个人利益,任何法律、任何制度、任何监督制约机制都不会起到作用。

共产党干部要拒腐防变,靠的是干部对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信仰,靠的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对国家的感情。但是如果共产党干部受到“妖魔化毛泽东”工程的影响,那么在这些干部看来,原来共产党所谓神圣伟大的东西都是骗人的谎言。假如连共产党及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都是一个生活腐化、堕落无耻、追逐个人利益的小人,如何让这些干部去坚守那些骗人的理念?在中情局的这种心理暗示、心理催眠状态下,腐败、堕落,接受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所谓普世价值,就是干部们的唯一选择。如果一个基督教信徒,突然发现原来所谓耶稣是个骗局是个邪恶的魔鬼,其精神世界必然陷入混乱。有人研究过大大小小的腐败官员,没有一个人是真心爱戴毛泽东、崇拜毛泽东的,这些腐败官员几乎都是中情局信息心理战“妖魔化毛泽东”工程的受害者。

2、苏联解体后,美国显着地加强了对台独、藏独、疆独的支持力度。从1991年4月开始,老布什总统首开美国总统会见达赖的先河,四任总统,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不管是左是右是哪个党派,无一例外都连续不断地会见达赖,老布什会见达赖一次,克林顿会见达赖次数最多,为五次,小布什为三次,奥巴马截至目前为两次。可见,支持藏独等分裂势力肢解中国,在苏联解体后,已经是美国最高统治集团制定的国策。比如最近,2011年7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在白宫地图室会见了达赖喇嘛,这也是他上台以来第二次会见达赖。中国外交部在此次会见前后的24小时内进行了数次严正抗议和交涉,毫无作用。

其实,美国一直试图肢解中国,这在西方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许多战略问题专家都承认这一点。

比如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2011年8月22日刊登《美中竞争的西藏“棱面”》一文(作者安德烈·阿列舍夫),文章谈到:

【一些专家认为,美国外交对中方使用的是当初对付苏联的手段,即有选择地合作和坚决地遏制。在中国识破“中美国”概念不过是简单的诡计之后,可以预计,遏制将成为今后的重点。

……众所周知,毁掉苏联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民族问题”。

最近,中国民族地区稳定受到严峻考验。例如,西藏议题在西方相当流行……

不管相关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态势如何,都会有人继续利用“蒙古牌”、“维吾尔牌”和“西藏牌”对付中国。】

另外,《谁授权美国统管世界》一书披露:

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rw/2011-08-10/1041289499_3.shtml

【自苏联解体后,当时总统老布什认为,“中国是最令美国感到不安的国家”,“中国应该成为中央情报局日常工作的重点”。基于这种认识,美国整个情报体系都在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情报工作。……据美国作家马克·佩里《美国中央情报局秘闻》一书:自本世纪以来,美国情报机构在一些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加紧特工组织的发展工作,他们有计划地每年在中国政府机关、经济、文教、宣传部门邀请一些对国家决策有影响力或潜在影响力的人士访美或赴美学习考察,从中发现和挑选亲美派,并招募特工人员。】

二、阻止信息心理战,苏联历史对中国有重大借鉴意义

经过《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一书作者的努力,人们基本可以还原整个信息心理战的过程,这对中国防止、阻止美国对中国实施信息心理战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信息心理战的第一二阶段,即40-70年代,第五纵队、意识形态专家们显然不能公开地以反共面目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一书介绍,在这一阶段,意识形态专家们以共产主义拥护者的面目出现:

1、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荒谬化

【他们不断偷换马克思主义的实质、阉割其实际内容,将其变为一套充满陈腐观念的教条】P79

【通过将马克思和列宁的言论绝对化,制止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的任何发展】P81

【造成学者和青年科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蔑视】P101

【使广大群众背离共产主义思想】P173

【“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绝对化了,超出了合理应用的范围而被意识形态专家们到处套用,作为他们反苏的重要武器。】P176

2、离间苏联与亲苏群体,苏联和中间群体之间的关系。

【战后苏联的威信如日中天,尤其在西方知识分子眼中更是如此,败坏苏联声誉之举特别表现为粗暴谩骂西方最著名的学者,谴责他们是唯心主义,其中不乏苏联的拥护者。】P81

【意识形态专家们肆无忌惮地诽谤侮辱包括苏联之友(爱因斯坦、狄拉克、贝尔纳、玻尔等)在内的著名西方学者,谴责他们是唯心主义、恶行累累,造成西方进步学者同苏联之间的隔阂】P101

教条主义,确实是人们容易犯的错误。但是在苏联历史中,有些教条主义犯得实在是离奇。意识形态专家们先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成了人见人厌的谬论,专门干离间苏联和苏联之友的勾当,而等到了赫鲁晓夫时期,他们摇身一变成了反对斯大林、妖魔化斯大林的先锋。因此,《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作者不得不怀疑某些人是第五纵队。

笔者认为,该书作者的这种怀疑有时候可能并不准确,因为某些人可能确实是教条主义而不是第五纵队,确凿地证实每个人究竟是教条主义还是第五纵队,也不是我们的任务。我们只需要确定,在初期阶段第五纵队的确在打着红旗反红旗就可以了。毫无疑问,《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一书的整体结构整体分析框架是完全确凿无疑的。而到了80年代,那些从教条主义和极左摇身一变成解放思想和极右的意识形态专家们,一定是第五纵队。

同样,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第五纵队。由于美国对苏联的信息心理战从40年代到90年代实行了将近半个世纪,许多意识形态专家可能在他们暴露真面目之前已经死去。而在中国,毛泽东在世时,西方的信息心理战一直无法对中国下手,因此主要的信息心理战从70年代末才开始的,这样,西方对华信息心理战则是时间短,强度大,因此,中国的意识形态专家和第五纵队们暴露的也更充分。

三、吴敬琏是中国的第五纵队和意识形态专家吗?

在没有证据之前,我们很难判定谁是第五纵队。我们只能根据他们的一系列行为进行怀疑。有些人的表现十分可疑及可笑,如果他们不是第五纵队的话,那一定是头脑简单、幼稚脑残。

比如吴敬琏:

吴敬琏在文革期间正是形左实右的投机分子、极左分子,当毛时代,西方经济学、资产阶级经济学学被批判时,吴敬琏装得比谁都无产阶级、比谁都革命。例如他曾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自己的母亲说“你以后不要坐沙发了”,因为“无产阶级都坐凳子,你为什么要坐沙发呢”,他还多次公开表示“一个人不应该有两件以上的衬衫”,其家人都瞠目结舌。吴敬琏积极参与了批判孙冶方的行动,1964年组织批判孙冶方,吴敬琏是最得力的棍子手,用棍子学术模式进行对孙冶方的批判。吴敬链后又同样的方式猛批自己的老师顾淮。

改革开放年代,西方经济学、资产阶级经济学吃香了,吴敬琏又表现得比谁都西化、比谁都资产阶级、比新自由主义还新自由主义:吴敬琏因为盲目迷信市场经济万能论,闹出不少笑柄,比如春节火车票要按市场经济涨价之类。再比如,即便是西方的主流经济学,也承认纯粹的市场经济会带来两极分化,因此要靠政府对富人征收税收、增加穷人福利来缓解两极分化。而吴敬琏却死活不承认市场经济、私有制、资本剥削会带来两极分化,他认为中国两极分化只是国企和政府带来的,跟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无关。吴敬琏还反对对中国暴富阶层多征税、对穷人增加福利。吴敬琏如此迷信市场万能论,如此赤裸裸地代表资本家阶级的利益,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从2000年左右开始,吴敬琏和《财经》杂志等媒体联合炒作推出“基金黑幕”等系列舆论轰炸,吴敬琏被央视封为“吴良心”,但是,从全球战略上看,吴敬琏的作为使中国股市、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被打压到历史的最低点,于此同时,吴敬琏们积极鼓动中国不惜一切代价、接受极端苛刻条款加入WTO,从2001年开始,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后,大肆收购、购买中国优质企业的廉价股票,吞并中国民族品牌、民族企业及金融资产,迅速控制了中国的骨干产业,高度渗透中国金融产业,吴敬琏对外资可谓居功至伟。当多年后,所谓“引进外资”、“市场换技术”之类已经被相当多的媒体和民族企业家看到是死路一条的时候,吴敬琏又跳出来,力挺“市场换技术”。综合吴敬琏的所有言行,他其实本质上也不代表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更多的代表西方垄断资本的利益。

四、一个最可疑的高层智囊—郑必坚

本文这里不打算把中国的第五纵队一一列举。本文重点分析疑点最多,影响最大的疑似“第五纵队”、“意识形态专家”郑必坚。

对郑必坚的分析和吴敬琏类似,笔者无法断定他就是第五纵队,虽然他们起到的客观效果和第五纵队一样,但其主观动机确实难以在现阶段确凿核实。郑必坚的智商、水平、影响远在吴敬琏之上。这表现在郑必坚近期的的文章、讲话不像吴敬琏那样有那么多的漏洞。郑必坚近期文章和发言的特点似乎是在可允许的范围内,极力淡化毛泽东和社会主义色彩。他极力反毛反共反社会主义,却又让你抓不住把柄。郑必坚已经做到了一个体制内学者疯狂反对共产主义却又滴水不漏的极限。

笔者上文如此鉴定吴敬琏、茅于轼之类的人物:要么你是脑残,要么你是汉奸。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首屈一指的高层智囊,笔者无法像鉴定吴敬琏们那样鉴定郑必坚,笔者只能对他作如下结论:如果郑必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