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中国政府对萨米人的悲惨遭遇表示关注 -- Emyn

共:💬9936 🌺84379 🌵12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政客来说,也有一个面对现实的问题的

对政客来说,也有一个面对现实的问题的。

比如说单单从李登辉时代与陈水扁时代对比的话,似乎陈水扁时代“去中国化”的力度要比李登辉时代“去中国化”的力度大得多,至少李登辉时代还要挂一个中华民国的旗子,而陈水扁时代已经是在讨论台湾共和国的问题了。

那这是不是说明李登辉有“中华民国”的情节,或者李登辉对统一仍然留有余地呢?显然不是。从骨子里来讲,李登辉不但不可能对“中华民国”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留恋,而且他是把台湾独立看作了一个信仰,是比陈水扁要更急切于台湾独立的。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大陆开出一个足够高的价钱的话,虽然最后都是会被李登辉或者陈水扁拒绝,但陈水扁可能还会动一下心,而李登辉是连动心都不会有的。

但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台湾独立”还没有完全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李登辉也只能一步一步来,一步一步地去中国化,在民意上逐渐地形成“台湾独立”的共识。所以李登辉在九十年代还要时不时地举一举中华民国的旗子,甚至口头上还时不时要表态自己的最终目的不是独立,其实也就是应一应景,作一作样子的缓兵之计罢了。

到了陈水扁时代,有了李登辉苦心经营多年的“去中国化”,“台湾独立”已经为台湾的主流民意,那么陈水扁加大力度,到最后甚至是“国”语或者“中”文都快成了禁用语,这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了。

虽然据很多人讲咱们天朝政府要统一台湾,根本不需要考虑台湾的“民意”,只要到时候大手一挥,几天之内就可以轻轻巧巧实现统一,可台湾的政客要实现独立,却是需要台湾的“民意”支持的啊。所以李登辉在九十年代也只能先从“去中国化”来潜移默化“民意”入手。不是李登辉不想马上宣布独立,而是当时的现实不允许他这样做。

大陆现在毕竟是官僚社会,所以主席台上的人要做什么,下面的老百姓只能听就是了。不管是统一也好,分裂也好,大陆的领导当然不需要全部顾及大陆的“民意”。但体制派们沉浸于官僚社会的幻想,一厢情愿的认为可以完全不顾民意,上面的领导不管怎么做,下面的群众都只能当听众,这样心态却是没法带到台湾问题上的。

台湾的政客要实现独立需要台湾“民意”支持,同样的道理,台湾的政客要实现统一也是需要台湾“民意”支持的啊。所以面对现实,马英九也只能一步一步,能做多少是多少。从内心来说,马英九支持统一么?我看是支持的,但他又能做什么呢?就算马英九今天就能在统一的协定上签字,只要没有台湾主流“民意”的背书,到明天马英九就要下台,他签订的协定也要成废纸了。

所以马英九也只能时不时地表态一下自己的最终目的不是统一,这与李登辉时不时表态一下自己的最终目的不是独立是同样的心思,都是应景的说法罢了。

但马英九时代与李登辉时代又有不同。李登辉时代一步步“去中国化”是顺应“民意”的潮流倾向,而马英九时代他想要实现的“反去中国化”却是逆着“民意”的潮流倾向的。所以李登辉的“去中国化”得心应手,而马英九的“反去中国化”却是步履维艰,这自然是可以想象的了。

台湾问题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现在大陆的领导人策略是拖,只要台湾不在名义上宣布独立,能拖到留给下一任就算完成任务,就不用承担台湾独立的责任。而马英九也就只能是延缓台独的步子,其他的也做不了什么。就算马英九这次当选,也就是再延缓四年而已。现在国民党本身也在一步步本土化,等四年之后就算国民党还在台上,那时候国民党还要不要中华民国的旗子也都是一个问题。

更何况这次马英九能不能当选还是一个问题。如果蔡英文上台,估计除了最后公投独立这一步之外,会把所有能做的关于台湾独立,关于于“中国”切割的事情都做完。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着局势上稍有一瞬间的机会,或者大陆稍眨一下眼睛,就快刀斩乱麻宣布公投独立。

而大陆在短期或者中期内怕是也只能寄希望世界局势混乱不堪或者来一场世界大战,那时候自然也无须顾及什么舆论或者民意,可以趁乱统一台湾了。只是到底是蔡英文指望大陆眨眼睛,或者大陆指望世界大战,到底哪一个更现实,怕是就说不清了。

通宝推:ququ,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