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自伤 -- 简单马甲

共:💬144 🌺3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自伤
家园 我的父母(二)

后来父亲身上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我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因为家庭气氛开始变得越来越阴沉,而我因为开始“懂事”而感受到这种阴沉,觉得越来越难以忍受而决定自闭。与父亲的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疏离,但是我可以确认他的父爱并没有偏离,也没有把自己的压力转嫁给我。他们两人在我面前始终尽力扮演扮演父母的角色,无论自身发生什么样的扭曲都不曾在我面前表现任何丑恶,这是可以让我终身感激的事情。

我所能够知道的事情是父亲从此以平均2年一换工作的速度不断改变身份,从一开始在公司做变成想要创业,这么一直到我决定出国以后。这个过程能够体现出哪些内容呢?第一,父亲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一步一步恶化,实际则是他与自身的关系一步步恶化,自我认知开始失衡;第二,他的心气始终很高缺乏弹性,并不愿意委曲求全暂时忍辱负重,一旦出现问题选择就是刚性逃避而不能承认自己做错了,通过努力扭转回来;第三,在我决定出国导致了强大的经济压力以后,他史无前例地在一个公司固定下来了,这说明他在面对更强大的外部压力时其实是可以做得更好的,也意味着之前的不好确实是他自身的心理问题所导致。

他的性格轨迹或许可以从更上一辈找到答案。我们家的性格传承主体是这样的:我的爷爷,我的爸爸,我。我们三个人的性格都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固执,强硬,自我而有生命力。爷爷晚年公认性格不好,犟得大家都很无奈,按照父亲的说法奶奶是给爷爷活活气出癌症而去世的。当然也要看到另一面,爷爷在奶奶走后迅速消瘦下去没几年也走了,期间追思之情真挚可鉴。而父亲由于历史原因被认为是在家中受惠最多的,所以被认为需要对原来的家庭回报最多。父亲也认同这个逻辑,所以一直对他的血亲有着较高的忠诚,赡养责任也主要由他在负,尽管经历了类似当他深陷官司和债务时被大家抛弃的种种体验。我爷爷的家庭环境肯定是存在问题的,这可以从这家子女的众多极品表现体现出来。整体来说他们的亲戚关系比较疏远,利益计算比较重,女性成员比男性成员性格更健全些。根据一些蛛丝马迹,父亲有可能一生都在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爱和认可,但是并没有真正被满足。这也可能是为什么他相较其他子女对原来的家庭更加忠诚。他曾经几次和我说过一件小时候的事情:一日他自己拿着玩具电话假装给别人打电话,别人问他你在干什么呀,他说我在吃苹果。这个场景被奶奶看到了觉得十分心酸,于是买了一个苹果回来一大家每人分了一瓣。以前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并没有太多触动,今天想起来实在也是很惨痛的体验,一面是贫穷的苦难,一面或许是童年为数不多的受到关爱的时刻。

他的性格问题也显然与他的青年时期有关系。他的青年时期是在上山下乡中度过的,有过巨大的成功和显然给他带来强烈自信的体验。而由于他是个心气较高的人,据说在农村有很多女孩子追求他但是他始终不肯答应,而是要找个文化水平高的,这也说明他在整个青年期很可能没有谈过恋爱。等他回到城市的时候,他已经三十多了。所以说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在前一种生活环境(农村)中培养起来的生活方式无法适应后一种生活环境(城市)。而对于感情的拒绝也很可能导向了一种回避情感的模式,让他丧失了发展情商的机会。

在回城后几年内的第一次挫败,表面上他赢了。咬牙坚持打赢官司证明了他的清白与韧劲,也同时加强了“正义终究会得到伸张”的逻辑。但是他实际上并未能够弄清问题的原因,恐怕而是因为胜利加强了自我认同,更加相信他人出于人性的攻击是“邪恶的”的,而关上了弹性地与人互动的门。这是否让他不自觉地变得更加不通人情了呢?因为他通过这个体验可能认定人情是一种负面的行为,而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家中习得的理念也是这样。

父亲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努力到让人觉得惨不忍睹。在座有几位能够一辈子鼓起勇气去追求和实践而不是趴下呢?他对待工作一直非常之认真拼命,远超过其他所有的人,所以说对公司整体团队而言估计是有一点怪异的。在他最后一次创业的时候,他孤身一人去一个陌生北方城市大半年,和民工挤宿舍,一个南方人学会他们那种拿着一个面盆装满米饭和肥肉吃饭的方法。这时候他已经快六十了。这一次他终于用介于光彩和不光彩之间的办法挣到了十万块钱,似乎为了避免转账费用,把现金藏在身上挤火车拿了回来。我说的这是二十一世纪以后的事情了。回来以后他反反复复地回味自己的成功,反反复复地向所有人倾诉,把每一个日子当作重大日期来说明。我反反复复地肯定他,所以他反反复复地和我不厌其烦地从头到尾每一个细节说了好几遍。

无论面对再多的打击和挫折,他一直在尽力表现得阳光而正面,以至于最终表达出变态的正面。我相信各位一定看到过那种表现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事情都轻而易举的人。最后他已经无法承认各种负面乃至中立的情况,因为承认便意味着对绝对正面的否定,而这将否定他的一生。反复失败的痛苦尽管没有通过暴力或者仇恨发泄出来,却不可避免地以别的更微妙的方式摧残着自我。后来他逐渐发展出一些固定症状。一个是出于对自我意志的表达,他无法遵守他人给的指令。曾经很让我愤慨的一件事情是如果我要让他帮我做一件事,无论我如何叮嘱他,最后得到的一定和要求的不同,不管这件事情多么多么地简单和显而易见。就比如说有一次我出门要买一个轻薄便携的枕头,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尺寸和材质,可是最终他买的依然是又大又厚的。当初我抓狂于父亲的不可救药,简直是脑残嘛什么都做不好,现在想来他不过是在通过这些微小的事情体现自己的独立意志。他的观念中又大又厚的是他独立发现的另一种好(舒适温暖),尽管可能不符合情境,他希望引起你的注意和认可。另一点是他无法自控地做错事。他会做出那些明知会让他人更加贬低自己的事情,犯一些十分低级的错误。这绝不是智力原因,而是自身内在残破影像的投射,他已经不相信自己是一个能够成功的人,认同了自己注定会受到否定与排斥。这些事情后来在我身上都有所影射,以至于如果我不去改变,它就将变成我的命运。

父亲在这个漫长痛苦的失败过程中一步一步丧失自己美好的东西,应该做出过一些在底线上徘徊的事情,但是更多是生存所逼,绝无发展出对任何外界真正的恶意,而在最大程度上把痛苦内化了。我想说这对于一个长期受到自我折磨的人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是一个真正悲剧的人。

等到过两年有钱了,我打算给他买一块地,让他去做一个快乐而有成就感的农民。

通宝推:redbud,爱吃吐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