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论印度的民主与经济的一角,也说“龙象之争” -- 燃犀下照

共:💬154 🌺145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印度有用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的路径依赖........

印度有用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的路径依赖........

在尼赫鲁时代,印度政治还带有不少的强人政治的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中的结构性问题。而自后尼赫鲁时代开始,这个制衡因素消失了,印度政治生活中始终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主要政党及其政治领袖们于是便都将民主当成了一种市场机制——视选民为有着各种各样要求的消费者,而作为“企业家”的政治家们所要做的,则是力图赚取他们的选票。当民主异化为简单得向选民“献媚”之后,任何短期内见不到“效益”的举措,都将是难以推行的。

在长期经济计划与短期经济效益的选择中,政府不断的在选民的利益趋势下左右摇摆。在遇到国内国际危机的时候,印度的执政者往往通过对外军事冒险来转移选民的视线,压制国内即将爆发的危机以此来赢得大选,譬如他们在1962年所作的。基于这种目的实施的军事行动,无论胜负,都从没有于经济形成过“正循环”,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在印度的对外战争史上从未出现过。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孱弱,军事冒险之后印度政府往往又陷入财政危机并进一步导致经济危机。从上世纪60年代往后,印度就一直处于“危机-冒险-更深的危机-再冒险”这样一个循环之中。受此影响,她的工业化进程于基础设施建设都异常缓慢。

譬如这段历史:1970年12月27日,英迪拉.甘地抓住自己国内声望不断上升的机会,宣布解散人民院,提前于1971年2月举行印度第五届大选。1971年3月大选结果揭晓,英.甘地获得了压倒胜利。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在1970年底也开始进行大选,主张充分自治与全面独立的人民联盟在东巴大获全胜,随即在1971年3月宣布东巴独立,巴基斯坦由此爆发国内军事冲突。1971年11月21日,印度政府宣布印军越过印巴边界“自卫”,这就是第三次印巴战争。至12月17日战争结束,巴基斯坦遭到肢解。至此英迪拉.甘地在国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93%的民意支持。次年印度国庆日,英.甘地被描绘成了杜尔加(印度神话中的十臂女战神)。但正是在1972年,印度迎来了一场严重的旱灾,1.8亿人口面临饥饿的威胁,而由于战争流入印度的孟加拉难民每个月则要消耗掉印度政府两亿美元,使得印度政府的财政雪上加霜。原本大宗粮食与原油进口就需要大量外汇,而石油危机和由此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不期而至。由此导致外汇严重短缺,物价开始飞涨。这进一步引起的投资不足又使工业增长下降了近50%。民众的不满情绪终于在反对党的鼓动下爆发了,同年孟买就爆发了1.2万人大停工,仅仅在古杰拉特邦的骚乱中被警察射杀的人数就达到233人,而与之同步的印度铁路大停工让当时的印度全国交通陷入了瘫痪,最后警察也加入到了暴动的行列,并与前来镇压的军队交火。在随后的大选中,国大党一败涂地,代表印度教原教旨主义的人民同盟上台了。而人民同盟政府的第一个举措竟然是提早一年结束当时正在执行顺利的“五五”计划,以提交自己制定的“六五”计划。这严重的打击了印度经济的正常节奏与成长,带来了长远的不利影响。

之后,印度在危机背景下,就发生于1987年的中印边境对峙,则可看做是印度政府为缓解执政危机所作的又一次冒险。我记得葡萄是讲过这个历史时刻是多么危险。如果不是苏联的瓦解,也许这次就会演变为第二次中印战争。

现在的世界经济危机对于印度的打击,非常有可能再次是的印度政府迈向对外强硬的路线而不排除他们有军事冒险的可能——尤其是他们自认为已经长了不少肌肉的情况下。

前段时间,印度号称在中印边境部署大军与坦克,并且组建山地战部队与进行军演,同时渲染中方的“入侵”——这个很有过去历史的老梗味道!

我们必须非常注意美国利用印度的这种政治传统在巴铁或者藏南挑起地缘动荡甚至战争的可能——历史有时就是这么有意思:对手的聪明程度,和他给你制造的麻烦大小有时并不一定就是成正比的(有时,对手的聪明也是我们的利益,对手不是主要战略敌人却“损人不利己的败事有余”真的是一种包袱。不过,我有时候猜想,对于印度高种姓来说,也许战争是符合他们“家族”利益的,也是赚钱赚权的。而国家与人民对于印度统治阶级来说都是“躯壳”与“贱货”——“他们爱西方”。(*^__^*) 嘻嘻……)。

通宝推:黑暗的骑士,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