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中国政府对萨米人的悲惨遭遇表示关注 -- Emyn

共:💬9936 🌺84379 🌵12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歼10的问题, 你这就是信口开合

你自己可以去看看歼10金属样机是何时出来的, 而在金属样机出现之前需要经过多少过程(时间), 以及歼10何时立项, 选定方案, 这些在军坛上都有资料, 偏偏你这个所谓80年代项目无米下锅不知是从何而来, 难道项目一提出来飞机就造出来了吗, 这才叫有米下锅吗, 不需要中间过程吗. 何况当时刚刚才吃透MIG21, 新项目的演进程度巨大, 加之要向西方标准靠拢, 你如何按照帝国标准或者歼20的标准去要求歼10项目. 如果你坚持这个观点, 请拿出翔实的当时的具体证据.

型号内各具体分系统的改进更新并不必然会反映在型号的变化上, 而是往往反映在同一型号不同批次上, 甚至可以说是每一枚具体的火箭上, 这个你就看不到了. 因为对项目而言最关键的连续性, 在后来SSBN的挫折中体现明了. 另外, 比如中导和JL1. 就陆上试射在80年代中后期我就亲眼见过两次短暂的局部过程.

你得到的, 不过是公开的部分数据, 尤其是时间点的数据, 真正放在干部办公室里的几乎天天看的各种资料和指导文件你是没法接触到的. 当时很多计划以及心态都具有扩张性, 支持着这种扩张性的便是实际政策和财力分配(而这, 在之后也并产生了严重的结果). 同时, 装备和国防工业并不只是某机部的全权工作, 并且随着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引进, 不仅仅是对原有专业企业的方向进行改造, 而且是同时在军民市场上发展. 在你所谓的萎缩时代, 恰恰开始出现更多的异地分公司和门市部, 有的甚至在90年代初超越了本厂的规模. 虽然经过随后在经济大调整过程中的淘杀, 他们中相当部分都没有存活至今, 但你无法否认曾今存在过那样的历史片段, 即使是因为你从没有见到过.

所以我还是要重复, 不管是不是帝国的测试, 当年工人们在经历了恶性通胀和供给不足的情况下, 依然没有参与X朝, 以及以马后炮的视点观察90年代发生的各种局面, 至少可以看出, 虽然利用了一些机会, 也出现了重大过失, 但TB并没有让两种矛盾(生存资料和意识形态)同时爆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