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东山顶上的酥油茶】之川藏屠夫:赵尔丰开边二三事【上】 -- 京华烟云AMIP

共:💬166 🌺118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康定来了“赵屠户”》

1、康定来了“赵屠户”

与许多人想象中不同,赵尔丰的“屠户”恶名,其实早在那场让他声名狼籍的“保路运动”之前很久就有了。

同样与许多人想象中不同,“赵屠户”这个可怕的绰号,甚至原本与畏惧他的藏族人也毫无关系。

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3年),年近六旬的地市级干部赵尔丰正混迹于一大批与他差不多年纪等待退休的官员中,心中想必相当郁闷。

这个表字季和的老人,出生于其后世本家赵本山口中那个“比较大的城市”——辽宁铁岭(时称‘辽阳’)。尽管来自大清故都的龙兴之地,但大家从姓名可以看出,他应该既不是满人也不是其他少数民族,似乎更像清末那些迫于生活逃荒来东北的汉人。但这样想其实又错了,赵家并非闯关东的普通汉人,而是属于一个介于满汉之间的特殊群体,即所谓的“汉军旗人”。

这个名称是清朝特有的古怪制度的产物——清朝初期为了解决满族兵源不足的问题,便将投降过来的汉人仿照八旗制度编为各汉军旗,其属下及后代就被称为“汉军旗人”,可以与满人通婚,大致相当于享受满人待遇的汉人,清朝许多名臣如年羹尧等就是这样的汉军旗人。

赵家属汉军八旗中的正蓝旗,其祖籍为山东莱州(今蓬莱)。赵尔丰兄弟四人,他的父亲作过山东泰安知府,他的两个哥哥尔震、尔巽以及弟弟尔萃都早早中了进士,惟独老三尔丰考试成绩实在太差,屡试不第后只好像许多旗人一样花钱捐了个前程,由管盐务的小官开始,慢慢熬了起来。

脾气倔强的赵尔丰在滑不留手的官场里过得并不如意,一直到四十三岁,他才终于熬上了知县,先后任职于山西的静乐和永济。也就是在山西任上,他遇到了时任山西按察使即相当于副省长兼省政法委书记的锡良,其前途才渐渐明朗。从那时起,老赵决定今后就跟随这位小自己八岁的老大混了,而锡良对这位晚清官场中少有的实干官员也始终青睐有加。

锡良字清弼,他与赵尔丰一样是并非满人的旗人,不同的是他属于蒙古八旗而非汉军八旗。此人在民间的风评相当不错,不仅勤政而且廉洁,甚至面对让朝廷卑躬屈膝的洋大人也表现得不卑不亢,也就是说,按照我们中国老百姓的传统标准,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官。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锡良调任四川总督,开始在辖区内积极推行朝廷和太后老佛爷提倡的所谓“新政”。在锡良的积极争取下,四川终于从洋人手中争得了修筑川汉铁路的自主权,但总督大人当时肯定想不到,正是这条一直没有完工的铁路,日后却让自己的老朋友赵尔丰丢了脑袋。

锡良任四川总督后,很快调来自己一直欣赏的赵尔丰。在总督的推荐下,赵升任为永宁道道员——这是一个正四品的职位,其级别在相当于省级的巡抚和市级的知府之间,大致相当于地区专员。而在此前一年,赵尔丰的二哥赵尔巽就已经“护理山西巡抚”(即代理山西省长),成为封疆大吏,这时的赵老二更已经是从一品的户部尚书了。因此,很难说赵尔丰升官有没有其二哥的影响因素在内,但即使有,在当时的人看来应该也不算过分,这次升职更像是对一个年近花甲、职业生涯接近终点的老人的最后安慰。

这种临近出局的年龄和不上不下的职位,可能让当时的赵尔丰非常尴尬。对于许多同样境遇的官员来说,既然晋升的希望十分渺茫,那么完全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喝茶混事,等着几年后朝廷批准致仕。本朝规定的官员致仕年龄是七十岁,但执行起来并不十分严格,除非做到尚书或督抚以上一定级别的大官,一般官员在六十岁到七十岁之间退休都算正常。没准告老还乡时,朝廷念及多年苦劳,兴许还能赐块“大夫第”之类的匾额,回到家乡也能拉风一把。

但这并不是赵尔丰的选择。也许是前辈姜太公八十岁才参加工作的事迹一直激励着他,不服老的赵尔丰在永宁道的职位上干得热火朝天风声水起,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赢得了“屠户”的桂冠。

赵尔丰管辖的永宁道原名川南道,大致位于现在的四川南部泸州一带,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区。这里民风彪悍,常有殴斗发生,帮会势力更是相当强大。当地的主要帮会有两个,一个是小商贩、农民以及失业者等社会底层组成的“龙会”(一般认为该帮会属于更著名的哥老会的一支),另一个是士绅、团保等地方高层组成的“成会”,从人员成分来看,二者无疑针锋相对。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冬,两个帮派又一次爆发大规模械斗,“龙会”对官府处理结果不满,最终在首领彭友章、彭清成兄弟率领下宣布起事。按照赵尔丰的说法,彭氏兄弟自称“彭南王”,“分委大千岁、二千岁及大小将军等伪官,伙集匪徒数千,盘踞古蔺苗沟,抗纳国课,打死宫军,公然跳梁造反。”

于是,赵尔丰被朝廷加授“兵备道”职衔,奉命率兵进剿,期间清军的杀戮应该相当多。对此,赵尔丰的二哥赵尔巽后来在其主编的《清史稿》中为弟弟辩解道,赵老三尽管杀了不少人,但他其实是在为民除害,是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时会匪为患,尔丰受任即亲出巡剿,凡八阅月,诛巨匪百馀人,民始安业。”

但川南当地人的说法却完全不同。人们说,赵尔丰一到地方,就立即打开监狱清点囚犯,“连同各屯团总送来的所谓匪徒,在他‘送来不误,有名即杀’的原则下,不问是否冤曲挟嫌,即令全数屠杀示威。”不仅如此,赵道台还下令搜山,将所有的小沟岩洞,草垛林盘,搜查得天翻地覆,不论男女老幼,抓到就杀。

当地人中参加“龙会”的当然不免,就是一般农民或失业的青壮年,以及和团保势力稍有私仇宿怨的,团保们为了报复邀功,无不逮捕,不断地一串一串由各路纷纷送往赵尔丰行辕处决,“一批一批地杀,一天一天地杀,只杀得风凄云惨,天愁地暗”。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川南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赵尔丰的可怕故事,据说他某天杀人,定案死罪的共有三十九人,他嫌数不够整,要求手下赶紧去查,最后找到一个对邻居说了几句不当言论的十五岁少年,终于凑成四十,一起砍了脑袋。此外还有“活剐许三”的故事,据说当地居民许三与其表哥、团练头头傅华封(即傅嵩炑,赵对他相当欣赏,一直刻意提拔,最后让他接替了自己的川边大臣之职)历来不和,两家积怨甚深,帮会起义发生后,傅遂乘机公报私仇,将许打成谋反要犯,最后赵尔丰竟然将许三凌迟处死。

就这样,“赵屠户”的大名遂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川南大地。在清军的血腥镇压下,当地民变很快被平息下去,期间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恐怕现在已经很难说清。但是,即使在这些对赵屠夫一片声讨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赵的严酷似乎并不仅仅针对外人:

据说有一天,赵尔丰看到一个卖面的老者扭着一个清兵吵闹,说他吃面不给钱,当兵的自然不认,双方争执不下。于是,赵道台下令将该士兵当场开膛破腹,当他查实死人肚中并无面条痕迹后,便立刻转过来下令将卖面人杀来抵命。

我们无法判断这故事究竟是原创还是转贴,因为身为同样故事的主人公,赵尔丰演得,后来《让子弹飞》里的张麻子似乎也演得。我们要说的是,这种对人对己同样严厉的性情似乎贯穿了赵尔丰生命的始终,日后他率领的军队在藏区杀戮甚重,对土司和寺院的财物更是毫不客气,却极少有骚扰普通百姓的事情发生,其严酷的军纪可见一斑。

搞定川南帮会势力的造反后,赵尔丰的目光出人意料地移向了遥远的西藏。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得知老赵的思维为什么这么具有跳跃性,非要勉强解释的话,只能说他也许天生就是为了这个而存在吧。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二十一岁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开始亲政,五年之后他彻底掌握了西藏政教大权。此时的西藏正处在山雨欲来之际,喜马拉雅山另一边的英国殖民者早已蚕食光了几乎整个印度次大陆,周边尼泊尔等缓冲区域也在其控制之中。英国人正对西藏虎视耽耽步步紧逼,而大清朝廷当时内外交困,对西藏的控制力其实已相当虚弱。

理论上,清朝皇帝委任的驻藏大臣在西藏拥有最高权威,所有重要的人事任命都要经他批准,他甚至可以否决达赖喇嘛下达的政令。但实际上,由于清朝在西藏的驻军和官吏通常都很少,驻藏大臣权威的实施主要依赖于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及其下属当地官员们的配合,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种配合往往会大打折扣。

更不幸的是,时任驻藏大臣的裕钢是个软弱的孱头,对英国人的无理要求只会唯唯诺诺推脱敷衍,年轻的达赖喇嘛对他嗤之以鼻,进而对派出这种无能之辈的朝廷也蔑视有加,最后凡事都自己做主完全不和驻藏大臣商量。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达赖喇嘛对英国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强硬,反而与同样觊觎西藏的俄国眉来眼去。

最后,就连帮助清廷办理中英交涉的英国驻亚东税务司巴尔(W.R.M.D.Parr)都看不过去了,他感叹地写道:“毫无疑问,现任驻藏大臣裕钢已决心在其继任者到来之前尽可能不承担任何责任。藏人目前令人难以忍受之态度若确非受到驻藏大臣指使,则必定是他们已不再受驻藏大臣控制之结果,而驻藏大臣似乎只关心在藏人与英人发生冲突之前安然脱身。”

1902年底,裕钢终于得到了他期待已久的脱身机会,朝廷宣布由有泰担任驻藏大臣,以替换在拉萨惶惶不可终日的裕钢,从后来的结果来看,这是一个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人事安排。就在此时,山那一边的英国人已经秣马厉兵,多支部队组建停当,随时准备开始启动针对西藏的大规模入侵。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是英国对西藏领土的贪婪觊觎和达赖喇嘛的桀骜不逊强烈刺激了赵尔丰,更也许是朝廷对西藏政策之糜烂实在让他忍无可忍不得不说,总之就在转过年来的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3年),年近花甲的赵尔丰毅然向朝廷上书,提出了著名的《平康三策》。

所谓《平康三策》,是赵尔丰对处理西藏问题的三条纲领性建议,头一策是整顿川滇之际一向放任自流的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并派官治理;第二策是将康区单独建为行省并实行改土归流,即仿造内地设置州县,以有限任期的朝廷官员代替世袭土司来治理,以保障西南边陲的安定;第三策是第二策的继续和延伸,将川、康、藏联合起来成立大区,仿造当时正筹备中的东三省总督辖区,设立西三省总督统一管理,以杜绝英国人对西藏的觊觎,并消除达赖喇嘛依附外国的念想。

奏章上报后如泥牛入海,尽管赵尔丰的老大锡良对《平康三策》相当欣赏,可是朝廷方面很明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忙于庚子善后的老佛爷并不打算采纳他的建议,况且西藏局势起码在表面上还是风平浪静,似乎没有必要去自找麻烦。

随后发生的事情表明,赵的建议相当有预见性,仅仅过了一年,西藏的混乱状况即使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其实都已经算抬举了。

1903年12月,英国对西藏的大规模入侵终于开始。十三世达赖喇嘛积极组织各地藏军参战抵抗,随后便爆发了那场我们通过电影而熟悉的“红河谷”之战,江孜守军几乎全部壮烈战死——笔者书中有一章“血与火的江孜”,专门纪念这场惨烈的战争,在此不再赘述。尽管英勇无畏,但停留在中世纪水平的藏军根本无法与装备现代化枪炮的敌人抗衡,到了1904年8月3日,英军终于占领拉萨,达赖喇嘛被迫逃亡。

战争开始后,驻藏大臣有泰的表现极其拙劣,他不仅百般阻挠西藏人参加抗战,而且竟然盼望着藏军失败,“言番众再大败,即有转机”。原来,他打的如意算盘是借着英国人的力量,压服不听话的达赖喇嘛,即“笃念邦交,即令前来,不过多费唇舌,而借以收回事权,亦觉有益”。在达赖喇嘛出亡后,有泰又奏称其 “贻误兵机,擅离招地”,终于导致朝廷革除了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名号。

就在英军进入拉萨的第二天,有泰亲自到英军营内,“以牛羊米面犒其士卒,及以礼物酬应办事诸员”,并表示愿意“协同工作,迅速努力于条约之完成”。对于这场抗英战争,有泰则一如既往地推卸责任,甚至向英军首领荣赫鹏诉苦,“有泰往见荣赫鹏,自言无权,受制商上”——我没啥权力,所有这些坏事都是西藏人自己做的,与自己没有丝毫关系。

哦,原来西藏与代表中国政府的你没有关系啊,那这事儿好办多了,就由我来代劳处理吧!于是“荣赫鹏笑颔之,英人即据为中国在藏无主权之证”。狡猾的英国人遂自说自画地拟订了一份《拉萨条约》,并于1904年9月7日在西藏首府拉萨,终于强迫“与中国没关系”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完成了签字画押。

此时,组织抵抗英军的达赖喇嘛已经逃亡在外,自然不会授权签字,英国人曾要求有泰在该条约上签字,但有泰被秘书人员劝阻因而未签。最后,在西藏地位仅次于达赖和班禅的甘丹法王洛桑坚赞推无可推,只得愁眉苦脸地签了字。

条约中除了规定西藏必须开放商埠并赔款外,还要求拆除由印度到拉萨沿途防御工事,尤其是“除经英国事先同意外,西藏土地不得让卖、租典与任何外国;西藏一切事务不准任何外国干涉;任何外国不准派员入藏;西藏的铁路、道路、电线、矿产或其他权利不得让与任何外国或其臣民;西藏各项进款,或货物或现金不许抵押或让与任何外国或其臣民。”

明眼人其实都能看出来,这份条约的主体一个是英国,另一个是西藏,压根儿没中国政府什么事儿,有泰作茧自缚的恶果彰显无疑。这是继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和1893年的《中英会议藏印条款》后,英国逼迫中国签定的第三个关于西藏的不平等条约,它们不仅为今天西方支持的所谓 “藏独”提供了口实——比如著名吹鼓手夏格巴就宣称这是“英藏在拉萨达成友好和谅解,直接签订了条约,很明显是承认了西藏独立自主”,同时它们也埋下了导致邻里纠纷的恶魔之种——后来中印两个大国间的那些烦恼与哀愁,相当一部分就发源于此。

在一没有清朝中央政府授权,二没有驻藏大臣签字,三没达赖喇嘛授权签字的情况下,西藏地方政府擅自签订的《拉萨条约》,当然非法而且无效。可我们也不禁要问,一方面,强盗就是强盗,无论什么借口都无法将其罪洗白,但另一方面,给强盗提供借口的人,难道不也是从犯吗?

此时的赵尔丰仍然在永宁道的任上,对于西藏发生的这些变故,他也许痛心疾首,但却无能为力。

幸运只眷顾有准备的人,到了1905年,赵尔丰的事业终于又发生转机。就在那一年,驻藏帮办大臣凤全竟然在川滇藏交界的巴塘被当地武装所杀,同行五十多人全部遇难。公平地说,这位凤大臣并非庸碌之辈,为人干练又勇于任事,此前他曾在川为官二十年,以“治盗能,驭下猛”而闻名。上任后,凤大臣的工作思路如募勇垦荒、削减寺庙僧尼以及收回三瞻(即现在的甘孜州新龙县,地扼川藏南北道,位置十分重要,当时划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等也都不乏真知灼见,甚至有人认为,正是凤全开始的实践,才为赵尔丰日后“改土归流”工作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可惜这位爷的脾气比才能更大,他到处端着旗人大爷的架子“谩骂成性”,开口闭口自称“凤老子”,甚至拿烟袋锅子在前来觐见的土司头顶敲打,扬言“好戴尔颅头!凤老子早晚杀尔蛮狗”,受辱的土司们自然怨愤难当,凤全却“毫不警惕,亦不设策预防”,最终被巴塘土司和丁林寺武装联合干掉。

消息传来,举朝震惊。更为严重的是,与凤大臣同时被杀的随行者并非都是中国人,其中竟然有两名法国传教士!这下麻烦可大了,洋人们愤怒的抗议终于酿成了严重的外交事件,再联想起当年导致老佛爷差点下岗的庚子国变,其源头不正是义和团杀了洋人吗?一念及此,太后的心中肯定不寒而栗,当年的那场大劫难中的悲惨经历仿佛又历历在目。

才经历庚子国变没几年的朝廷又怒又怕,终于想起了两年前曾上书言平藏之策的赵大人,此人如此言之有据,想必是一名西藏问题专家,那这棘手的差使就是他的了!于是,在赵的后台老板锡良总督的大力推荐下,朝廷终于调赵尔丰为建昌道道员(辖区在今天四川雅安一带),负责军务督办兼办后勤,同时招兵买马,由赵率领与四川提督马维骐一起赴巴塘平乱。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5月,年已六旬的赵尔丰到达打箭炉,也就是今天那个“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的康定。这首现在早已家喻户晓的曲子其实来自于康定的一首民歌,当地人称之为“溜溜调”,1944年,音乐家沙梅把这首歌曲收录出版在他的《沙梅歌曲集》中,命名为《跑马溜溜的山上》。后来,作曲家江定仙又将《跑马溜溜的山上》改为《康定情歌》,由当时著名歌手喻宜萱演唱,随即在全国迅速走红。

在赵尔丰来此之前,明正土司已经统治打箭炉数百年了,这位土司的全称是长长的“四川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至于“明正”这个词的由来,一直说法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翻相关的专业著作,嫌麻烦的话找笔者的书看看亦可。

需要说的是,明正土司在藏区的影响力相当大,他是清朝川边四大土司(名正、理塘、巴塘和德格)之一,其官阶也是土司中最高的,为从三品的副省部级,甚至比赵尔丰担任的四品道员还要高。

当然了,实力并不是全由官阶决定的。就在打箭炉,强龙赵尔丰道台要求地头蛇明正宣慰使响应国家号召,带头上缴土司权力凭证即印信和号纸改土归流,这位汉名叫做“甲宜斋”的末代土司当然不愿意,遂唆使附近的道孚土司发动了武装叛乱。

叛军被镇压后,甲宜斋按律当斩,一向严厉的赵尔丰却换了一副面孔,反而向朝廷求起情来,说土司以前对朝廷还比较恭顺,参与叛乱是被坏人诱入歧途,情有可原,建议免其一死,最后朝廷只命令他上缴大印了事。甲宜斋千恩万谢地走了,他的领地随即被没收,打箭炉延续了几百年的土司统治从此结束。

做为一名思虑周密的指挥官,赵尔丰自然知道出兵打仗粮草先行,但他带来的汉族军人却吃不惯藏区的主食糌粑,而藏区又不产汉区的主食稻米,因此赵尔丰决定把打箭炉打造成粮草转运基地。可是问题又来了,打箭炉以西海拔高气候寒,负责粮食运输的汉族人难以适应,因此从雅安等地过来的运输队只能先把稻米送到打箭炉,交给打箭炉同知(官名,即副知府)查收储存,然后再征调打箭炉以西的土司们派牛马来运。

史载,雅安运过来的这些稻米都是麻袋装好后由牛马驮运,沿途麻袋磨损会造成粮食散失损耗,所以在打箭炉一定要先雇工用牛皮包裹后,才能再往西运输。由于打箭炉同知衙门每天都在为转运军粮而忙碌,当地老百姓于是都称其为军粮府。

来到打箭炉一个月后的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6月,赵尔丰在打箭炉储足了三个月军粮,遂率自己招募和训练的五营新军出关,朝着动乱中的巴塘进发,从此开始了他生命中最后七年的铁血生涯。七年之中,山河表里归于王化,土司人头滚滚落地,“赵屠户”的大名由打箭炉扩散到川边,进而传遍整个藏区,直至名扬全国,而他本人却在大业将成之际功亏一篑,引得后人留下无数叹息。这都是后面要说的故事了。

由赵尔丰训练和带领的这支军队,此后随他身经百战刀头舔血,成为川边寺院和土司头人们最惧怕的力量。与李世民的“玄甲兵”、袁崇焕的“关宁铁骑”等著名部队类似,他们后来也被人们冠以一个专门的名称,这就是晚清赫赫有名的“边军”。

按照现代观点,与更为西化的北洋军和湖北新军甚至四川新军相比,赵尔丰的边军还是一支传统的旧式军队,但从日后的战果来看,这支看上去甚至有些土里土气的部队无疑是清军中的精锐之一,成为晚清中国西南的中流砥柱。

既然是精锐,人数自然就不会太多,史载边军最初不过两千人,大概相当于现在一个团的编制,其主官称统领,下设五个营,由管带(营长)率领,每营分四个哨(连),由哨官(连长)管理,每哨辖十个棚(班)。棚是最基层编制,包括十名士兵,由什长(班长)带领。

与戚家军主要由勇不畏死的义乌矿工组成类似,边军士兵也都是招募来的各地新进丁壮而非老兵油子,他们多为出身本分的庄稼汉,身体结实而且为人老实。这支队伍配备了当时比较先进的九子洋枪,训练严格武器精良,赵又施之以严酷的纪律管理,因而战斗力极强。

后来,由于川边改土归流的全面铺开,边军兵力实在捉襟见肘,赵又奏请朝廷增加了七个营的编制,但即使这样,那时候的边军总数也不会超过五千人。

也就是在赵尔丰任上,古老的打箭炉被改称为康定府,从此“康定”这个名称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说明:本文主要内容,来自笔者将要出版的新书《东山顶上的酥油茶——川藏畏途》

*************************************************

P.S.关于边军使用的主要单兵武器——九子洋枪

根据一些资料记载,在民间它又被称为“九子火”,但笔者此前一直没查到这种枪具体是什么。顾名思义它应该能装弹九发,可在笔者的印象中,当时(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国著名的单兵枪械里似乎并没有它这么一号,即使美国西部片牛仔常用的著名的温彻斯特杠杆枪,其长长的弹管里似乎也只能装七发子弹。难道是某种特制的型号?亦或是弹具八发枪膛又一发因而最多九发?

后来,按照河里“八音机”朋友的考证,九子枪即M1871/84式毛瑟连珠步枪,又叫“九子连”、“九响枪”、“九子枪”、“九响毛瑟枪”。它可以装九发子弹(采用8发管状弹仓供弹,加上枪膛中1发,共九发),因此得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它是德国毛瑟公司在M1871式单发步枪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的可以实施连续射击的一种优秀步枪,我国形象地称之为“连珠枪”。这种枪的特点是在枪管下护木中有一管状弹仓,枪弹首尾相接,可以实施连续射击。1884年,德军决定装备该枪,并定型为M1871/84式。后来由于四川机器局大量仿制,在四川军队中装备较多。

笔者又查到,德国共生产M1871/84步枪约95万支,当时每支售价55马克,约合13.5美元。清政府曾大量购买M1871/84步枪,在镇压义和团运动中,该枪是清军的主要用枪。

尽管在推出时是一支优秀步枪,但它属于普法战争时代的产物,到了赵尔丰挺进川边的二十世纪初期,该枪其实已经落后。M1871/84步枪仍使用11.15×60mm黑火药枪弹,但为了防止弹仓中的后一发枪弹顶燃前一发枪弹,不得不将弹头由半圆形改成平头形状,装药和弹形导致了该枪初速不高,仅有435m/s。另外,该枪的这种管式弹仓机构也容易出现供弹故障。

因此对于这种枪,即使德军自己也没有长时间使用,M1871/84步枪装备几年后就被M1888步枪所替代。到赵尔丰出川时,德军早已彻底淘汰了该枪,他们装备了另一种优秀步枪,这就是著名的毛瑟98式。

关键词(Tags): #驻藏大臣#达赖喇嘛#平康三策#凤全#西藏通宝推:dfindy,9411004,中关村88楼,鳕鱼邪恶,punishment,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