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能量看世界(1)-从能量的角度探讨价值和剩余价值 -- 海峰

共:💬34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能量看世界(2)--马克思和亚当斯密的偏见

能量看世界(2)--马克思和亚当斯密的偏见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是有价值的;不同的劳动,有不同的价值。

比方说,是否可以通过给长城贴瓷砖,解决大规模的失业问题?

在现代社会,长城已经失去了其使用的价值。给长城贴瓷砖,不仅不能获取任何能量,或起到任何提升能量使用效率的作用,还要额外浪费大量的能量。从能量的角度看,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我没有学习过经济学,但是从常识的角度,有价值的工作,应该是这样的活动:要么能直接获取能量,比如种田挖煤;要么能够提升能量的获取或使用效率,比如制作生产工具,或者商业活动等;要么可以将富裕的能量,转换成额外的享受,比如造酒、造豪华奢侈品等等。

黑完马克思,再来黑一下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说:“我们的餐桌上之所以有面包可吃,不是出自于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于他对私利的追求。但是,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他去帮助实现另一种目的,这种目标并非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却增进和实现了社会利益。”

亚当斯密最大的问题,在于将人类交易活动的原因,归结于对私利的追求,并进而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假说。

人类之所以有交易活动,在于有“剩余能量”的基础上,对剩余能量的最优化利用。

以面包为例,从工程师的角度来解读一下:普通人家,如果自己制作面包,首先要将烤炉升温,一次烤10个面包,这时候,虽然炉子温度还是很高,但只能让它慢慢冷却,能量的浪费是很严重的。

而专业的面包师的烤炉,本身能量利用效率就很高的。面包师早上起床,将炉子升温,然后一炉一炉的烤面包,一天烤1000个面包,一直到晚上收工,才让炉子自然冷却。

面包师为了养活一家人,相当于要获取一个能量常数(我胡诌一下,称为“劳动力能量常数”)。这个能量常数,分摊到每天1000个面包上,能量一定要低于每家每户自己烤面包所浪费的能量。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的家用面包机成本越来越低,意味着烤制每个面包的“能量折旧”(借用“成本折旧”这个名词)越来越低,而面包机的能量利用效率越来越高。从能量的角度,如果有一天,当在家自己烤制面包的能量消耗小于面包师烤制的面包的全部能量成本(煤气、工资、房租、税收、交易成本等)的时候,面包师这个职业很可能会消失。

从能量的角度,经济学没有办法解释的事情,都可以很轻松的获得解决。

比方说,水对人类很重要,但为什么很多地方水却非常便宜?

因为在这些地方,获取水并不需要太多的能量。而水一旦需要大量能量才能获取,比方说海水淡化,或者法国的依云矿泉水,则水的价格一定不会便宜。

再比方说,石油会不会用完?

当我们获取石油需要花费的能量,大于石油本身所能提供的“有效”能量(考虑到能源利用效率),这个时候,可以认为从能量角度的石油已经消耗完了。

再比方说我们为什么要进口铁矿石?为什么没有铁矿石的定价权?

因为国产矿石纯度只有30%左右,进口铁矿石纯度在65%。将国产铁矿石提纯到65%,相当于以能量换取纯度。中国同时又是一个完全的能源进口国,在能源上没有议价能力,这条路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因此,虽然进口铁矿石涨价,进口铁矿石,相当于减少了能源的进口。从中国的角度,支付的铁矿石涨价的成本,要小于额外进口能源用于提纯矿石的成本。

再以亚当斯密所谓的铁钉生产线为例,可以把工人,看做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一个常量(,所谓的生产效率,其实跟时间关系不大,而是跟平摊到每个“劳动力能量”就越少。

做工程师的,在设计产品和生产线的时候,能量原则,简直就是设计的本能。这就是为什么,比之被洗脑的经济学家们,工程师治国会更靠谱一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