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帝国主义ABC(0) -- 达雅

共:💬503 🌺3300 🌵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觉得这个劣势会影响平衡点,但不一定决定胜败

运输封锁从商业上来说双方都很难受,现在随着陆基航空打击力增强,封锁更双向,坚持够久大家最后都要眨眼,回到谈判桌。

以德国为例,希特勒最后的指望是和美苏一方媾和,然后等到冷战开始再找生存空间,而美国好像也有过和德国联手对付苏联的计划;丘吉尔费劲心思给冷战加柴火也是这个打算。

从局势预测而言,他们都对了,只不过自身力量衰弱太大,无法利用这个局势保全自己:德国抵抗不了苏联的进攻,所以美国就要从诺曼底去争取缓冲区;而英国也只能看着美苏先吃完它的殖民地再认真顶牛。

二战故事看来,国家一样是遵守风险成本收益原则,对方的风险成本来自双方力量对比,收益的直接来源是对方势力范围的价值,对抗之外的另一个成本则是消化势力范围的消耗。

过快扩张首先意味着你的力量在前线削弱,降低对方的风险,其次意味着你在短时间内吸收了大量利益,来不及消化,对方可能以比较低的消化难度(该地区存在反抗者则可以扶持收买)获得比较多的好处。此时你的崩溃就是人心所向了。

二战时日德的根本问题在于自身经济难以长期发展,日本军工投入比例过高,技术落后,工业品缺乏竞争力(比70年代中国更偏更严重);德国沙赫特玩的是金融魔术,爆掉就是时间问题。所以他们的经济和工业虽然能为战争聚集力量,但给不了他们在适当时候收缩的选择。

我估计在海上若能保持互毁航线的威慑力,同时保证经济持续力比对方强一点,那么可以通过软硬兼施将矛盾转移,剩下的历史就更像战国了。要达到这个势态,摧毁美国在日本的立足点,并扶持美洲反抗者是关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