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體制只是現象,而非原因 -- aiguille

共:💬3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引用以前發表過的文章

柏拉圖的理論表示,政治體制輪迴的宿命為:獨裁發展成寡頭,寡頭發展成民主,民主發展成民粹,民粹回歸到獨裁

下面就來說明,中國的體制是如何依照柏拉圖的理論而不斷運作循環的

假設獨裁者對人民的控制力,取決於其對軍隊和政府機器的掌控。那麼,獨裁者對軍隊和政府機器的掌控力,又來自哪裡呢?

由此可見,獨裁體制還是有權力制衡。權力不是來自於制度,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就是所謂的權力

或許有人認為,獨裁體制下的權力制衡,只存在於統治機構內的勾心鬥角。但反過來說,在社會每一個位置和地位的人,都有其上(被控制的)與其下(可控制的)互相影響

皇帝受到官僚的制衡和照顧黎民百姓的壓力,而官僚也同樣有著上級與對所屬勢力負責的壓力。這樣一種權力結構普遍存在於世間,小至家庭,大至家國

誠如過去所說,軍隊和政府機構的營運都需要經濟支撐。而每一個官僚都有下級和人際關係要打點,有家屬要養,每一個部門和政策的運作也都要錢。而且人口還會繁衍,外敵還會虎視眈眈的要侵略。所以獨裁政府也要發展經濟,為了持續發展經濟甚至要釋出權力

但要注意,不能夠假設獨裁政府的經濟政策必然為失敗的

誠如前篇之所說,任何政策都是禍福相倚,其優勢在初期作用,其劣勢在末期浮現。以中共早期來說,面對的是貧富不均和市場崩壞,所以計畫經濟的優勢會在初期發揮作用,而早期的中共的經濟是確實有成長率;等到市場和環境穩定了,劣勢開始取代優勢,這時候就到了結構轉換,也就是陰陽逆轉的時候了

基本上,第一代的領導團隊,也就是開國君主和打天下的將領,因為是在以絕對的暴力為規則的亂世所勝出,既參與實戰也與軍民同生共死,所以擁有最大的權威

而第二代的領導團隊還可以對國家的發展和規畫作長期的基礎建設。但是隨著國家發展的逐漸成熟,第三、第四乃至於往後的領導團隊,其可發揮的政策空間越少,政績越少,權威和領導實力也越少

而且經濟成熟,意味著經濟發展由經濟環境的建設,往經濟環境建設後的運作移轉,也就是市場化的過程。所以,政治權力會由最早的獨裁領導者,逐漸向下釋放,到最後則會發展成民主

其次,政治鬥爭基本上就是拉團結夥,擁有的力量越大,則逼宮和談判的實力越強

所以,第一代的亂世,領導團隊拉的是軍隊和軍閥的支持

第二代的建設初期,拉的是官僚體系

在第三代以後,資本家逐漸取代官僚體系的作用

到了最後,資本家以市場為後盾,也就是以逐漸龐大和富裕的中產階級為後盾,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民主

民主的末期,是民粹

要把問題歸咎於道德質素很容易,但依照托爾斯泰的理論,道德的解釋一向是有缺陷的

如果假設民主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那麼要如何解釋歐美現在的亂象?舉例來說,我們可以說英國從未實行過民主嗎?

如果英國確實有過民主卻仍然墮落,這就表示民主自我修復的能力是不存在的。畢竟如果制衡持續發揮著作用,那歐美又怎會走到今天這種地步?

難道人民的制衡也會偷懶和鬆懈?或者說人民的智慧原來比不過政客的支票和謊言?

基本上,民主的墮落可以從經濟結構飽和的角度來看

當社會越亂,人民反而越容易賦予政治家權威,用白話點說就是具有改革魄力的領導人。但誠如前之所說,隨著社會越發展,領導政績和權威越弱,制衡越多元,擁有絕對權威的領導人在民主體制中反而是不可能出現的

因為存在於民主體制本身,就意味著服膺於這個體制長期發展下來的無權威性和既得利益結構。所以民主體制最終只會走向民粹和崩潰,而具有絕對權威的領導人則會以體制外或破壞體制的革命性形式出現,這就是所謂的軍閥和獨裁者

所以,民主最終會回歸到獨裁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