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印象中的吴佩孚 -- 东张西望

共:💬1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印象中的吴佩孚

小时候,学校历史书里的吴佩孚出现在汀泗桥一役,除了知道这是北洋后期的一个大军阀,还有就是成就了叶挺的英名。后来读了点民国的书,才觉得,在民国大大小小几百个军阀中,吴绝对是个另类。吴的一生,所作所为确象他所崇拜的关云长。我的印象中,吴是个充满旧思想,有政治抱负的军人,但不是个好的政治家。(前面帖子里有的就不说了)

一,吴有关羽的忠勇。勇不去说他,吴素有“常胜将军”的绰号。吴对曹锟的表现,可谓“忠”。吴为曹锟提拔,所以在曹锟下野前,名义上吴一直算是曹的属下。第一次直奉大战后,曹在北京被宵小包围,贿选总统之时,吴在洛阳坐镇(好象是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其实在陕西,湖北等省也有极大的发言权,因此有“中州王”的绰号),实力早已经远超曹锟。吴本人对贿选之类的丑事嗤之以鼻,可以说,也就是曹锟,换了另外一个,当时的吴大帅几个通电就能把大总统轰下台。对于曹的胡闹,吴能隐忍不发,窃以为殊为不易。当时直系分为保,洛两派,虽有些小龌龊,大面子上还过得去。在民国时,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要知道,民国时部下一旦掌握实权,一次兵变或是几个通电把老上司赶走的例子数不胜数。

顺便插一句,以前一个贴子里,说曹锟是儒将,感觉有点不对。曹是布贩子出身,一直给人一个大老粗的形象,所以袁世凯和段祺瑞认为他为人忠厚,一个给他第三师的兵权,一个委他直隶督军的重任。听说曹晚年做寓公的时候,苦练一笔虎,但凭这个也不能算儒将啊。不知是不是我记忆有误。感觉曹锟没什么本事,唯一优点是信任吴佩孚,无论周围人怎样挑拨,这在民国也很少见,二位真是绝配。倒是吴佩孚秀才出身,诗词颇可一读,堪称儒将。

二,吴有关羽的傲。四照堂点兵之时,吴玉帅如日中天,但青衣小帽,根本谁都不在眼里。手下将军哪怕做到督军,见吴仍战战兢兢。这样的性格,顺境时能治军严整,逆境时也容易众叛亲离。

吴和关羽都能为了个人喜好而全然不顾及政治利益。关羽为了一句“虎女不嫁犬子”最终走了麦城(当然还有其它原因)。吴佩孚呢,下鸡公山时订了三条规矩,决不与以下的三个势力合作,一是奉张,二是冯玉祥,三是南面的革命党。日后,随着形势日蹙,吴终于答应与张作霖合作(其时吴的势力比张相差甚远,但感觉上这次合作还是张死乞白咧求吴的,吴真是酷劲十足啊)。但对于后两者,终吴一生,未有一丝一毫的合作。

对于北伐军,吴思想老派,为人固执,决不接受任何新思想。窃以为,吴若有阎锡山和冯玉祥半点的圆滑(这二位,只要能保住地盘和军队,别说三民主义,奥姆真理教都敢信),及时妥协,抗日战争时说不定还能做个第几战区司令长官,日后也必定比阎冯,李宗仁等人更让老蒋头疼。也可以设想,吴在围剿井冈山时,一定会出死力,因为共产主义思想在他看来比三民主义更是离经叛道。

对于冯玉祥,不知为什么,吴终身不喜(可能这个主的确不怎么招人疼),直奉大战前就硬把冯到手的一个督军给换成了陆军检阅使的空衔,这也间接造成了冯在第二次直奉大战时的反戈。以后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放着这么个现成的故人(大家是直系,部下都颇有渊源,而且冯也颇为献媚),宁愿打到山穷水尽,千里迢迢投奔四川的杨森,也决无悔意。

民国时,今日是兄弟,明日见刀兵,这样的事层出不穷。象张作霖,曹锟,张勋,靳云鹏等人,都是儿女亲家,所以虽然战火连天,对于战败的军阀都放一码,过几年东山再起,只要形势需要,死对头变成亲兄弟屡见不鲜。象吴佩孚这样的死心眼,在尔虞我诈的民国能叱咤风云,绝对堪称奇迹。

以上是读民国历史的一点随想,错误之处,敬请各位高手指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