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父亲回忆的西藏平叛390团二营五连政治指导员杨文博牺牲经 -- ls693

共:💬20 🌺18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父亲回忆的西藏平叛390团二营五连政治指导员杨文博牺牲经

西藏平叛中390团5连指导员杨文博牺牲经过

本人是一名军事爱好者,我父亲作为130师的一名老兵,完整的参加了三年西藏平叛的整个过程。现在已退休多年,在我这里养老,也给我们讲讲当年部队的事情。

在新浪博客上找到了雄风依旧的关于130师西藏平叛经过的帖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3e6fae0100en7d.html),。

我把雄风依旧的博文打印给父亲看,父亲非常高兴,带着老花镜连续几天就看完了,看见博文最后连以上牺牲人员的名单中,杨文博的名字,勾起了父亲的回忆,给我讲了杨文博牺牲的经过,我记录如下,以供大家参考。父亲文化程度不高,时间相隔已久,我这里仅仅有雄风依旧的资料,回忆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详细的地方,望各位指正。

父亲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到了朝鲜已经是1954年初,分在师部通讯营,后来在无线电台工作,平叛时在无线电台任台长,60年3月份左右调到390团二营任见习参谋。

杨文博当时在390团二营五连任政治教导员,因和父亲同是湖南人,关系较好。有一天,部队奉命行军到指定地点,二营长带五连行动,父亲带一个骑兵侦察班在大部队前面约10多米行进,应当是充当尖兵。这个部队的作风,干部走在前面,杨文博就在部队前面行军,当时连级干部均配备了马,他的马和配饰都很漂亮漂亮,远远看上去比较醒目。

部队走到一个两面都是缓坡的地段,缓坡上有不少树木,昌都地区的土匪从59年开始叛乱以来,与解放军部队打了不少仗,对解放军的作风和战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土匪就埋伏在缓坡的树丛中,他们放过了前面的侦察班,选择了后面的大部队。插一句,当时步兵还是靠两条腿走路,单兵负重也很多,据父亲回忆,一只步枪或者冲锋枪,200发子弹,4个手榴弹,七天的大米共计10.5斤,还要携带脱水干菜或者罐头,被子,换洗的内衣和外衣各一套,工兵铲或者十字镐,雨衣,帐篷,负重不少于40斤,在昌都这样的的高海拔地区徒步行军,艰苦程度可想而知。父亲说,有战士在高强度行军中累的吐血,甚至有死亡的,看来《高山下的花环》中部队穿插过程中小战士活活累死的事情远远不是孤例。

杨文博指导员当时骑马行军,高度就高于徒步的战士,土匪这样的伏击应当是重点打指挥人员,他的马匹和配饰比较醒目,土匪就选择了打他。一阵排子枪打过来,杨文博当时就负了伤,部队当即进行还击,杨文博指导员因伤重不治牺牲。

这个文章,因为资料、回忆的深度都不够,发表出来贻笑大方,我还是发出来,抛砖引玉。同时如果杨文博烈士的家人能够看到也是一个安慰,当时条件有限,烈士的家属没有到战场里面来的。

下面是我根据上文的两个推测:

1 作为尖兵,行军中发现可疑地方应当进行侦察,整个西藏平叛,叛军的人数、武器装备、组织等均与解放军相去甚远,难以进行正面对抗,只能以游击战为主要方式,伏击行军中的部队应当是一个适合叛军的战术。从我父亲回忆的这个战斗来看,估计是为了赶时间,加上敌情不急,没有进行或者没有来得及进行尖兵的侦察。

2从雄风依旧博客里面的资料来看,130师三年平叛牺牲了766人,负伤423人,死伤比例为1.81,远远高于正常的1:3---4的比例,估计跟作战地区地广人稀,部队分散行动,救护难度大有关系,也和行军的艰难以及叛军采用游击战术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Tags): #西藏平叛 130师 杨文博 牺牲通宝推:混天球,年青是福,ifuleu,njyd,李根,老老狐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