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由北公图关于叙利亚问题讨论而引发的感想 -- icysmiles

共:💬12 🌺1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由北公图关于叙利亚问题讨论而引发的感想

对于从去年春天持续至今的中东大变局,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析。其中许多是非常有趣的,许多是非常有见地的。但也有许多观点都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谬误。如:

1.中东国家的动乱主要由内因左右。美帝是在被动的应对。

2.从阴谋论的角度,认为美帝策划了中东的乱局。但认为美帝下了一着臭棋。

3.从应对的角度,认为中国应该置身事外。美国陷入中东泥潭,有助于为中国韬光养晦,埋头赚钱。

追究这些思想产生的来源,不难发现他们都基于一个相同认识,即,美国高度依靠中东石油能源。由此,他们推出结论:

1.美帝不会主动策划中东变乱。

2.中东乱局对美帝没有好处。

3.中东乱局迫使美帝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中东的稳定中,从而无暇东顾。

然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恰恰是错误的。这是一个最被广为人知的误解,是一个过时的常识。这一认识在人群中的广泛存在,恰恰说明了信息在人群中传递的速度是多么慢,民众对政治是多么无知。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美帝已经不在乎中东的石油了。

2000年,美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63.66%。因此,早在小布什上任之初,美国政界精英就已经意识到美国能源对外依赖的问题。作为应对,小布什下了二手棋,一是要拿下阿富汗伊拉克,卡住世界石油的命脉。这是军事冒险主义的一手。二是开发美国周边近海石油,使石油进口渠道多样化。这作为退路的备着。

随着小布什的冒险行动破产,奥黑上任后,美帝逐渐加快能源政策调整。首先是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能新型替代能源。其次在消费端,通过技术进步进一步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此外,页岩气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美国本土的能源供应能力。因此,美国对外总体能源需求不断减少。根据新华网数据:

美帝对石油的需求在2006年后开始下降,2010年,美国石油净进口量不足1亿吨。而在2003年,美国石油进口量达6.1亿吨左右,净进口量达5.7亿吨。

2010年美国原油日进口量为916万桶,与2008年相比已经减少了超过6%,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近10%。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报告:2010年美国石油(包括原油和炼化产品)的对外依存度为49.3%,自1997年以来首次降到50%这一国际“警戒线”以下。

此外,根据EIA的数据:2010年11月,美国石油进口量同比2009年下降了1.5%;而2010年的最后一周,美国石油产品甚至实现了每天净出口47.9万桶,这是自2001年11月以来美国首次实现石油净出口。此后,在2011年3月的第二周和6月第二周,美国再次实现石油产品净出口,分别为每天26.4万桶和每天1.6万桶。

除此之外,美国的能源供应渠道更加多样化,对中东波斯湾地区进口量的依赖大大减少。

在2001年,美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达到历史最高值266.4万桶/天,在总进口中的比重也达到28.6%,而到2010年,该比例下降到18.5%,比2001年低了10.1%。

相反,美国的石油进口更多的来源于环大西洋地区,占到总量的70%以上。如北美的加拿大,墨西哥,南美的委内瑞拉,巴西,西非的安哥拉,尼日利亚。包括墨西哥湾的近海石油,能够充分的保证美国的石油供应。此外,美帝玩金融工具,进口石油价格永远低于市场价,油价上涨与否,美帝其实并不在乎。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告诉发展,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2009年超过55%,对中东石油依存度超过40%。

那么,基于以上基本认识,站在美帝精英的角度,你会如何认识中东问题。或者更进一步的说,如何考虑全球的战略布局?

首先,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低劳动力成本新兴市场面前,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制造业是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和资金,乃至技术的转移是经济发展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而美帝为了延缓,或阻止自身的衰落,一定要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树立壁垒,增加出口补贴,征收关税,限制资本流动。而这就意味着30年来全球化进程的逆转。换句话说,美帝不再想要一个全球帝国,而只寻求一个美欧共同市场,或者环大西洋共同市场。

美帝经济实力范围的收缩,就意味着美帝军事力量的收缩。不如此,则美帝财政将无以复但。而美帝军事力量收缩的前提,则是能源供应的自给自足。这是根本中的根本。美帝在败局已现时依然苦撑不退,终于换来了能源结构的新局面。收缩已经可以开始了。

美帝如果要退出中东,最好的办法是效仿其英国先生,即留下一个乱局给后来者。中国对中东能源依赖度极高,如果中国不能稳定中东形势,则中国经济必然出现动荡。如果中国在中东陷入维和的泥潭,美帝更加高兴,又一个苏联在阿富汗,又可以吃上二十年了。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1.中东变局是美帝有意策划而为之。

2.美帝此举并非出于盲动或战略误判,而是有意在中东制造混乱。其一能以石油价格遏制中国经济发展,阻碍中国企业进军中东市场。其二能打击欧洲。一举二得。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东变局中,中国置身事外,不会给中国带来战略机遇,只会带来发展的困境。面对中东变局,中国必须积极置身事内,尽一切可能平定事态。中国不能仅仅满足于保住伊朗的石油进口底线,二是要全方位的积极参与中东事务。当初弃守利比亚是绝对失着。现在在叙利亚问题上吸取教训,虽然晚,但也总比没有强。

之前30年,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全部建立在美国海军维护世界各个海域秩序的基础上,美国海军一旦撒手,将对中国的外贸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中国必须加快军力建设,尤其是海军建设。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陆上的中亚一体化进程。10年之内,中国必须具备在从台湾海峡到马六甲到印度洋,波斯湾,进行维和和军力部署的能力。必须在大陆岛范围内承担起美国今天所承担的一切责任。这就要求中国必须成为一个帝国。或者成为帝国,或者自身经济崩溃挂掉。这是一个简单的选择。无论你国内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是不是支持国家的平等,民族的解放,和这一地缘政治现实都毫无关系。

通宝推:七宗罪,北纬42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