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谈越军步兵分队山岳丛林地攻防战斗 -- cpcliusi

共:💬9 🌺7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浅谈越军步兵分队山岳丛林地攻防战斗

浅谈越军步兵分队山岳丛林地攻防战斗

越北自然地理特点

越南北部与我国云南、广西交界,国境线全长1347公里(图上距离),其中广西段长637公里、云南段长710公里。实地距离全长2373公里,其中广西段长1020公里、云南段长1353公里。该地区地处热带,属山岳丛林地形。这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其主要特点是:

山多坡陡,沟深谷狭。绝大部分为山地面积,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有的达2000多米,比高500米左右,坡度多在30至60度。主要山脉由西北走向东南,支脉纵横交错。分为土山、石山两类,有些岩溶石山(即喀斯特地貌),自然洞穴、石缝多,每洞一般能容纳几人或几十人。山顶面积狭小,山脊狭窄,两山之间多为深沟峡谷,谷深达数十至数百米。群山中的小盆地(坝区),多为水网稻田地。

林深草密,荆藤交织。多数山地被森林和杂草覆盖。丛林密度大,枝叶繁茂,终年常青。林内阴暗潮湿,荆藤缠绕。一般海拔越低林草密度越大,树种越杂。海拔千米以上树高林疏,藤草较稀。林间空地、弃耕地和坝区边沿,多有茂密的“飞机草”、高茅草。山沟和江河两岸的山坡多为竹林或者灌木林,有些地区开发为橡胶林或耕作地。

炎热多雨,雾大潮湿。全年四级差别不大,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每年五月至十月为雨季,十一月至次年四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为25度左右,一、二月较凉,四、五月最热。每天13时至15时河谷和坝区温度高达38度左右,有的地区在烈日下可达50度以上。同一地区昼夜、晴雨、山顶与坝区温差常达15度左右,常常晚上穿大衣、中午穿背心。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至1度。年降雨量在1300至2000毫米。七、八月雨量最为集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降雨。多为暴雨、阵雨、大雨。旱季雾多,坝区、山谷更多,零时起雾,早晨最浓,能见度仅为10米左右。日出后缓慢消散,有时延续到11时左右。湿度大,去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雨季可达90%以上。

河溪纵横,船小桥少。山区河岸地势陡峭,河床较窄,河底多礁。坝区河床较宽,河底多为鹅卵石、泥沙。主要河流水深在2米以上,流量受季节影响很大,旱季除了较大的河流外,一般可以徒涉;雨季山洪暴发,河溪水位猛涨,水流湍急,流线不规则,旋窝、回流、漂浮物较多,不易徒涉。但雨后水位即回落。有的村寨附近的河溪边,旱季有竹木小船、但构造简单。其余地区桥、舟都少。

道路少,路况差。公路较少,一般沿谷地、河岸一侧,傍山绕行,多为土石路面,路面较窄,曲半径小,坡度较大,桥梁、涵洞多,负荷量小,雨季容易塌方、堵塞。山间驮运路和小路既少又窄,多沿山脊、丛林、河谷穿行,人可同行,马走困难,而且经常不贯通。雨季道路泥泞,路迹不明,经常被山洪冲断或者杂草覆盖,加上有的村寨搬迁较为频繁,道路也随之变化,因而图上地形与实地不符合的现象比较多。

害虫较多,疾病流行。由于气候湿热,适于毒蛇、蚂蟥、蠓虫、苍蝇、蚊子孽生繁殖,常年不绝。疾病多,易于流行,其中以疟疾、痢疾、钩端螺旋体、恙虫病最为突出,其中恶性疟疾和痢疾对部队危害最大。每年五、六月和十、十一月发病率最高。常见的多发病还有中暑、腹泻、烂脚、下肢溃疡等。骡马传染疾病,主要有血锥虫、炭疽、风湿病等,其中以血锥虫病流行最广、危害最大。

民族众多,人烟稀少。这一地区,民族成分复杂,主要有苗、壮、瑶、沙等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各异,宗教迷信的影响较深,禁忌多,经济文化落后。山区村寨少,有些地方步行一日不见村寨,小寨只有三、五户,大寨三十户左右。城镇多在坝区,人口较集中。边境两侧居民有的是同一民族,有的有亲属关系。

对分队战斗行动的影响

热带山岳丛林地的山、林、热、雨、雾的综合因素,给分队战斗带来了很大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有利的是:便于隐蔽集结和秘密接敌,达成战斗的突然性;便于广泛实施迂回包围,穿插分割,近战歼敌;便于轻装步兵和小分队活动,开展游击作战;便于凭险据守,扼制要点,节省兵力;便于隐蔽配置和机动,进行伏击和袭击;便于就地取材构筑工事、设置障碍、制作简易渡河和工程保障器材;便于采集野生食物,克服短期困难。

不利的是:指挥、协同、观察、射击和通信联络困难;不便于机械化和重装备的运动,步兵越野运动时,需要翻山、穿林、过河,有时还要砍林开路前进,人员体力消耗大,运动速度缓慢,容易迷失方向,走错路;进攻中队形不易展开,展开后又容易失去联络,容易被敌人和地形分割;防御阵地间隙大,死角多,翼侧暴露,战斗队形容易被割裂;化学毒剂滞留时间较长,容易造成立体染毒,生物细菌不易消除;武器装备易锈蚀,人员、马匹容易患病,补给、战救均较困难。

热带山岳丛林地自然地理特点的利弊因素,作用于交战双方。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其特点与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趋利避害,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增强适应性训练,灵活运用战术,才能克敌制胜。

越军分队编制装备、任务与加强

1、编制装备

步兵营的编制装备

越军步兵营编制520人,下辖3步兵连和1个火力连,以及通信排、人力运输排、侦察班等。主要装备有:82无坐力炮2门、82迫击炮2门、60迫击炮6门、12.7高射机枪2挺、B40、B41火箭筒27具、M79掷弹筒27具、重机枪6挺、轻机枪27挺、冲锋枪235支、各型电台16部。

步兵连的编制装备

越军步兵连编制123人,下辖3个步兵排、1个60迫击炮班、1个重机枪班。主要装备有:60迫击炮2门、B40、B41火箭筒9具、M79掷弹筒9具、重机枪2挺、轻机枪9挺、冲锋枪64支。

2、任务与加强

越军步兵营、连在进攻战斗中,通常担任消灭对方防御队形中、营垒中以及后方基地中的一部分人员,或消灭对方搜索扫荡和增援的兵力。在上级编成内进攻时,可担任主要进攻部分、次要进攻部分、牵制部分、预备队和佯动等任务。营通常可以得到迫击炮、无坐力炮、高射机枪各1个排至1个连(120迫击炮、75无坐力炮各2至4门,12.7高射机枪2至6挺)的加强。连可以得到迫击炮、无坐力炮、高射机枪各1个排(各2门、挺)的加强。在特殊情况下进攻时,营、连还可能得到坦克1个排至1个连的加强和反坦克导弹、工兵分队的配属。

越军步兵连、排在防御战斗中,可单独担负某一地段、支撑点的防御,或在上级的队形内担任营、连某一方向防御或者作为预备队,排有时也可由营指派担任远距离打击敌人的任务。要求连必须具有阻击对方1个营兵力进攻的能力,排能够抗击对方对方连或者连以上兵力的进攻。连通常可以得到迫击炮、无坐力炮、高射机枪各1个排的加强,排能够得到无坐力炮1门、60迫击炮2门、重机枪1挺的加强。连还可能得到上级火力的支援。

越军营、连进攻战斗特点

越军的营、连进攻概念,包括运动进攻和对坚固工事防御之敌的进攻。越军认为“进攻是为了积极消灭敌人,主动保存自己,只有坚决、连续和全面的进攻,才能大量消灭敌人和摧毁其装备,为彻底打败敌人创造条件。”其营、连进攻的主要特点是:

1、有重点的多路进攻。越军强调,对主要目标和重点突破方向,应集中三至五倍于敌的兵力,以达成优势。如果兵力、装备不充足,也要求集中二倍于敌的兵力。其主攻方向通常选在对方防御疏忽并对整个防御利害攸关的地方,便于展开兵力和部署多种火器;便于集中兵力攻击主要目标,便于扩张战果。营、连进攻通常有二至三个方向,每个方向可成二至三条兵路,但其中必须要有主要方向和主要兵路,以形成有重点的多路围攻部署。其战斗队形通常由主要进攻方向部分、次要进攻方向部分(即牵制部分)、预备部分、火力部分、潜伏穿插部分和后勤部分组成,有时还设有疑兵、打援等部分。主要进攻方向部分:连约为1个加强排(四至五个步兵班);营约为1个步兵连或者1个加强连。次要进攻方向部分:连约为1个步兵排(二至三个班);营为1个排至1个连,有时可得到火器的加强。牵制部分:连约为1个班;营通常由一至两个步兵排,以及迫击炮、无坐力炮组成。预备部分:连约为1个班;营为1个排到1个连。火力部分:通常由建制内和加强的迫击炮、无坐力炮、高射机枪以及轻重机枪组成。后勤部分:主要由运输班组成。在得到地方武装配合时,通常担任包围、伏击、拦截、阻援、疑兵或者向导任务。如1984年7月12日船头地区战斗中,越军356师876团在老山方向展开1个营的兵力从东西南3个方向分3路对1072高地突击,其中则以东路为主要进攻方向。

2、重视火力准备。越军的火力使用原则是:集中使用于主要方向和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各种火器的效能,出其不意、及时准确,做到曲直、远近、高平相结合。昼间进攻时,冲击前通常对对方阵地进行火力准备,一般分为先期火力和直接火力准备。当分队由暂停位置(通常距离攻击目标1个小时行程),从多方向、多路接敌并占领进攻展开位置时,以大口径远程炮兵火力进行掩护。当步兵准备冲击时,为增强火力杀伤效果,除使用大口径火炮和迫击炮外,还使用无后坐力炮直接进行火力准备。火力准备持续时间不统一,有时长达数小时,有时仅二、三十分钟。炮弹使用瞬发或者短延期引信,以达到杀伤对方人员和破坏对方工事的目的。越军重视发挥迫击炮的作用。其配置分散但是火力集中。每个阵地一般配二至三门炮,炮与炮间隔有时达30米以上,以集中火力进行射击。越军强调利用隐蔽、死角把发射阵地靠前配置。离对方前沿最近时,120迫击炮约为500米、82迫击炮约为200米、60迫击炮约为100米。越军有时还用远程火炮对其进攻高地附近的阵地或者后方进行射击,企图阻止对方的增援。在次要方向上进攻时,通常不进行火力准备,或只进行短时间火力袭击即以步兵发起冲击。夜间进攻时,通常采取偷袭的战法,不进行炮火准备;有时在白天炮击,当晚偷袭。

如1979年2月23日,越军338师460团以1个营的兵力进攻我宁明县板烂地区。在攻击前夜即对我进行了5个多小时的炮火袭击,发射各种炮弹4000余发。23日发起进攻前,又对我480和544高地炮击30余分钟,随后又以游动火炮断续射击约3个小时。每次冲击除进行火力准备外,在其步兵接近我前沿时,又使用随伴火炮进行袭击。

3、小群多路、连续冲击。越军分队进攻时,冲击出发阵地距离对方阵地前沿通常为100至300米。火力准备结束时,步兵即以小群多路发起冲击。当接近对方前沿百米左右时即展开成散开队形,通常以三至五人为一组,组与组间隔为十余米,兵与兵间隔三至五米,从多方向同时向目标冲击。在冲击过程中,善于利用地形地物,采取各种姿势,时而匍匐前进,时而曲身运动,时而直身快跑,并注意交替掩护,逐次跃进。当对方火力猛烈时,则利用地形地物隐蔽,待对方火力减弱时,再发起冲击,并使用火箭筒、掷弹筒等火器,压制、摧毁对方前沿火力点。靠近对方前沿时,边前进边投弹边射击,杀伤对方有生力量。当冲击受挫时,即退到距离对方前沿约一两百米的死角和凹地里,重新组织或增强力量,伺机再次发起冲击。如1979年2月23日,越军316A师148团6营进攻代乃东南无名高地。从5时55分到12时6分,向我116团6连阵地连续冲击12次,平均每半小时1次,最小间隔仅10分钟。在两次冲击之间,越军为了阻止对方调整部署,增强防御,为其下次冲击创造条件。有时派出少数兵力与对方继续保持接触,进行牵制和袭扰;有时则构筑掩体藏身其中,待下次冲击时,首先跃出,从近距离突然冲击,使对方措手不及。还是在代乃战斗中,越军于23日7时炮击后,有几名士兵从烟雾中跃出,突入我117团2连2班阵地,经过20分钟战斗才被清除。

越军强调步坦协同作战。通常组成坦克、装甲车与步兵相结合的突击群,在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掩护下实施进攻。坦克以引导或者支援的方法掩护步兵战斗,以直射火力摧毁对方的火力点,扫除障碍,步兵则乘势迅速突入对方阵地,夺取胜利。越军的这种打法在侵柬作战中使用较多,如1977年12月6日,越军步兵第1师由西宁入侵柬埔寨柴桢省时,即采用此战术,两天内突入柬纵深达64公里。其第1团在作战中,由第4军支援T54坦克12辆,M113型装甲车14辆配合步兵战斗。

4、连续投入兵力,连续进攻。越军要求在突破对方防御前沿后,要连续发展攻势,消灭全部敌人。为此,通常使用预备部分发展进攻,攻打下一目标,扩大战果。兵力使用,采取由小到大,逐次增兵的方法。使用时机则选择在前一个目标发生动摇、混乱或被消灭时,即以预备部分迅速攻打下一个目标。当进攻部分被消耗,发展缓慢,或其两翼、后方出现新的敌人,为了接触所受威胁和保障进攻,可以使用预备部分消灭新出现的敌人。预备部分通常采取迂回包围战术消灭敌人,或是堵头截尾,围歼逃敌。越军强调昼夜连续进攻,要求“昼夜战斗未经结束,分队应有积极、坚决、连续进攻,直到全歼敌人为止的精神。”如7月1日,316师174团3营进攻我那拉地区169号高地方向,在1个小时内实施了排以下规模兵力冲击和袭扰17次,连以上规模兵力冲击4次。在昼间进攻的基础上,迅速组织力量,力争在当天晚上结束战斗。

越军在进攻遭到挫败而撤退时,则以攻击行动进行掩护。比如组织小分队在夜间对对方阵地进行袭击,同时抢运其尸体与伤员,并进行猛烈炮击,企图杀伤对方有生力量,同时造成对方以为其将要发起进攻的错觉。在撤退中,越军注意占领沿途有利地形,构筑工事,控制要道,以阻止对方趁胜追击。

5、使用特工分队进行渗透,配合作战。越军认为,其特工分队比较灵活、便于机动,用于敌后破袭,配合正面进攻,可以达到出敌不意和震撼对方士气的目的。在使用上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以特工分队在前面开路,引导步兵行动。当步兵发起攻击后,特工分队便转为伺机捕俘。7月12日越军174团4营反扑那拉地区时,即以特工198团2营1连为先导,在步兵之前攻击我150号、169号阵地。二是以成建制的特工营、连与步兵混合编组,以特工配合步兵的攻击行动。三是派特工潜入对方浅近纵深,进行抵近观察,袭扰破坏。1984年6月11日越军特工821团分队袭击我2连指挥所和7月6日破袭我白石岩地区辛柏林雷达、炮兵阵地即是其中较为典型的战例。或者是里应外合“中心开花”,配合正面分队进攻。四是以特工分队在次要进攻方向上佯动,吸引牵制对方,掩护主力从主要方向突然发起进攻。

6、偷袭与强攻相结合,这是越军在进攻作战中最为常用的打法。其进攻通常是从偷袭开始,偷袭的时间多选择在黄昏、午夜或者拂晓。如越军向我3连防守的153阵地实施的22次进攻中,有10次从晚上开始,8次从凌晨1时半开始,4次从凌晨5时开始。进攻前,利用夜暗和雨雾天气,秘密进入冲击出发阵地(距对方前沿50—100米),不经过炮火准备,突然发起攻击。一旦偷袭不成或者企图暴露,即呼唤炮兵火力实施短促猛烈的急袭,迅速转入强攻。如1984年6月11日越军向我船头地区发起攻击前,即以特工821团一部潜入我阵地前待命,11日凌晨3时许在我前沿障碍中开辟通路,步兵随后跟进,企图对我进行偷袭。当企图暴露后,即呼唤炮火支援转为强攻。

越军营、连进攻的主要弱点则在于:在炮兵火力运用上,多以连、排或者单炮射击,零敲碎打,火力不够集中,难以形成拳头。且炮火支援不够及时。在兵力使用上,采取多方向、多兵路,逐次增兵的方法,突击力有限,难以形成进攻的锐势。步炮、步坦、各兵路之间协同水平不高,火力和运动结合得不够紧密。

通宝推:南渝霜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