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华文明为什么可以绵延不绝,并将复兴——换了一个题目 -- 慧诚

共:💬146 🌺329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角度不错

有关中西差异的文字,我也写了一大堆了,用了各种核心词汇,始终觉得概括性都不太高。这个“公”字,看来的确是现在为止最能近似表达相关意思的一个词了。

总体上说,西方文明拥有自主意识的时候不多,因为他们在古代的条件真不太好,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温饱挣扎,故而在人文发展上相对滞后。有句话说得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都是不缺五斗米的。虽然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西方人(可以特指为西欧白人)算是暴发户,可毕竟人家已经暴发了两三百年了,很多东西都已经有沉淀了,因此东方文明本身怎么怎么优越的提法,还是不可太草率。

不过话说回来,在“五斗米”的问题上,重点是“折腰”,而非五斗米。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管有没有五斗米,他都是必然折腰的。因此,当一个人做了为“公”的事,却被纠缠于缺不缺五斗米,这种提法本身就比较下作了。我们推崇人人平等,但首先要敢于承认现实并不平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过这个槛,也才能真正做到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可以改一改,变成“己所不能,勿强于人”。当我们真的能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就不会有这么多抱怨,而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实干。

道德的力量也是来源于斗争的博弈的,如果平头老百姓太寄望于出青天,而非认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就象现在王立军倒不倒下,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而是王立军背后还会不会出现王立军第二第三,如果说因为王倒下了,清官就此断绝了,那么说实话,当初他还不如不出现。草民的责任就是要自己去捍卫自己的力量,英雄人物不是天生的而是残酷的历史选择出来的,100个人为了同一目的奋斗,最后只有1个还站着,那么最后站着的那个就是英雄,即便起初他的目的并不见得很崇高。因此实际上,绝大多数英雄人物都具备可替代性。他们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