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红楼梦》背后的世界 -- 普罗丁

共:💬230 🌺12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亮点七:秦可卿弟弟的学习问题

亮点七:秦可卿弟弟的学习问题

教育是当今中国头号问题,那时也不例外。贾宝玉第一次见到秦钟,双方就迅速进入此一问题的深层讨论:

· 秦钟因说:“业师于去年病故,家父又年纪老迈,残疾在身,公务繁冗,因此尚未议及再延师一事,目下不过在家温习旧课而已。再读书一事,必须有一二知己为伴,时常大家讨论,才能进益。”

这段话透露出三大信息:

(1)秦钟在很长时间内,都只跟定了一个老师(业师),一对一进行学习。所谓业师,就是授业之师。授什么“业”?基本是人之所以为人,人如何成为“人”的那些道理。问题是,老师也是人,一个人是否足以告诉你这些道理呢?

(2)秦钟和秦可卿的父亲,看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业师去世,并不着急马上再请一个。秦钟一个人自学,在他们看来也没什么不可以。这里边,“温习”很重要,可能跟学习新知识一样重要。为什么需要反复学习同样的知识?

(3)集体学习的重要性,看来已经成为秦家的一个共识。不过,贾家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贾政一方认为,贾宝玉应该进入家塾(义学),合族子弟一起学习。

贾母一方认为,进入家塾不利于安心学习,各层次的子弟风气不同,容易学坏(“淘气”)。另外,健康方面也是一个考虑。

那么究竟是一对一教学好,还是集体学习好呢?对此,秦钟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他甚至向贾宝玉提出了一个委屈的方案:

· “宝叔果然度小侄或可磨墨涤砚,何不速速的作成,又彼此不致荒废,又可以常相谈聚,又可以慰父母之心,又可以得朋友之乐,岂不是美事?”

可见,秦钟宁可做宝玉的伴读书童,也坚决要求进入贾家的私塾。贾代儒的名气,可能是一个诱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他实在不相信自学或一对一学习的效果。究竟他们要学些什么知识?为什么现成的书本摆在那里,却不能独自学习?

宝玉显然也动心了,他编了一大套话来改变贾母的既定观念:

· 便回明贾母秦钟要上家塾之事,自己也有了个伴读的朋友,正好发奋,又着实的称赞秦钟的人品行事,最使人怜爱。凤姐又在一旁帮着说“过日他还来拜老祖宗”等语,说的贾母喜欢起来。

这里的关键是:

(1)集体学习有助于发奋,也就是提高积极性。(这句话本身毫无道理,且正好是贾母反对的观点。但是秦钟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显然能够影响学习的效果。)

(2)秦钟的特征,王熙凤、贾宝玉有一致的好评,后来也得到贾母的好评。这样一个长相女气,“举止温柔”,性别严重异化的少年,为什么能够得到一致的赞赏?原因在于他的羞怯少语、静态的作派,恰好符合了多数人对于“礼仪”和“秩序”的期待。贾宝玉甚至认为,能够和这样具有一流知识、判断力和行为模式的人长期相处,才是人生唯一应当追求的目标。而他之前以为礼仪人才仅仅出自豪门的观点,是多么令人绝望的错误啊!

(3)凤姐指出秦钟会主动来拜见贾母,这一方面进一步说明他的敬老和尊重权威,另一方面,也给了贾母一个进一步判断和选择的机会。实际上,如果贾母(后来还有王夫人)能够通过秦钟来施加她们一直希望加给宝玉的影响,则她跟贾政的教学模式之争也就不存在了。

一时各方面都非常愉快。但当集体教学真正开始的时候,效果会如何呢?

* * *

* * *

宝玉和秦钟首次联袂上学,那是一个冬季,林妹妹出门都要穿上“大红羽缎对衿褂子”。然而宝玉风雪无阻,热情四射。当他起床的时候,袭人已经把他的文具包好,正坐在床边发愣。(不明确此时两人是否已有性关系,我认为有的可能性较大,即肉体接触不妨碍袭人对他服侍的精细度)。此时,袭人说了一段惊人的话:

· “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久怎么样呢。但只一件:只是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别和他们一处顽闹,碰见老爷不是顽的。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体谅。”

这显然是经验之谈,而且显然不是来自袭人个人的经验,而是某种“社会”经验的结晶。总之,读书本身不是目的,读书的“目的”才是目的。如果把读书视为目的,就危险了。

不过,宝玉从另一侧面戳穿了袭人的动机:

· “出外头我自己都会调停的。你们也别闷死在这屋里,长和林妹妹一处去顽笑着才好。”

也就是说,如果宝玉整天在外上课,像袭人晴雯这些女性奴婢,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茗烟李贵他们,显然更有价值。

果然,贾政也非常重视宝玉身边人的素质。他把做粗活的李贵叫进来训了一顿,然后让他传话给贾代儒:

· “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李贵忙答应“是”。

从这里可知,虽然四书和五经都是私塾的主要教材,但是在二者的选择上,官方背景的贾政和学院背景的贾代儒有明显的分野。贾政认为《四书》重要,所以一口气背诵下来,比什么都管用。我们知道《大学》和《中庸》篇幅很短,都不难背。但是论语尤其是孟子的长度是非常恐怖的,如果要求把孟子都能熟背,那么这些学生也不用学别的知识了。

果然贾代儒的教学就相对忽略四书,当时正用《诗经》施教。这些在贾政看来仅仅是“虚伪故事”的古书,却朗朗上口,连粗人李贵都能背上几句,虽然背成了“呦呦鹿鸣,荷叶浮萍”,但基本意思是有的。至于为什么贾代儒强调《五经》的价值,我们暂时还不了解。

没有想到的一件事情是:薛蟠也来凑热闹。从前边的分析可知,薛蟠对于香菱这样的美女是兴趣浓厚的,但是作者明确指出,他对于男色也有兴趣。虽然他当时已经不在私塾,但是“处处留情”的潜在影响,仍然无处不在,比如曾经跟他相好的“香怜”“玉爱”、金荣等人。从后边金荣对秦钟的指控可以知道,金荣对于男性之间发生性关系的具体内涵是比较清楚的,他也坚信秦钟和“香怜”有不轨,可见他和薛蟠之间可能确有性关系的存在。

这种复杂关系的存在,对于学习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1)贾宝玉和秦钟的“惺惺相惜”,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2)贾、秦、香、玉四人没有坐在一起,但经常在上课时相互顾盼,投递眼神,也借植物等风景作些诗词,可见对学习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3)周围的其他人,由于怀疑或好奇二人或四人之间的关系,上课时或下课时窃窃私语,甚至如金荣这样争风吃醋,破坏课堂纪律,则显然对于学习极其不利。

好歹此事因为秦可卿的忽然患病而终结。同时贾瑞、金荣的气焰受到一定的打压,有利于课堂秩序的暂时稳定。但秦钟姐姐的致命怪病,却将整个故事拖入新的乱局,并导致各种新型人物的登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