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俺自豪俺是郯城人:郯城简史 -- 东海后学

共:💬16 🌺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整理】俺自豪俺是郯城人:郯城简史

【东海参与了完颜陈和尚大人关于山东饮食的讨论,有感而发,根据网上和生活中查询、积累的资料,整理了一篇郯城简史,宣传一下俺的家乡,同时也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出各位河友的家乡传记,哈,这是一个全民写史的时代。此文大段粘贴,不敢厚颜称原创,可否作为整理?】

郯城地处鲁南,属于郯临苍平原,有沭河、沂河等众多河流经过,是有名的旱涝保收的宝地。

话说郯城县,历史悠久。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解放后郯城考古发现,出土了一些史前文物,如黑陶等,属于大汶口文化圈里的。据证郯城古当为"东夷"之地,"唐虞时为徐州之域",徐夷在这里发祥,史有徐国。今郯城县豹公墩,据说是中华徐氏始祖墓所在。唐虞之后,少昊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封炎族首领于此,为子爵,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国君称郯子(周初分封时,一般将商的诸侯国封为子爵,俺怀疑,郯国在商代已经立国,为商之诸侯)。春秋时期,郯国附鲁,曾经郯子进朝贡,鲁公问少昊官制于郯子。后孔子闻之,赴郯求教,留下“孔子师郯子”的佳话。传说孔子赴郯子时,于今郯城县新村乡一棵银杏树下遇到当时有名的学者程子,两人一见如故,留下“倾盖而谈”的成语典故。此银杏树至今依然存在,被称为老神树,俺去年夏天还去观光了一次。郯国的古城墙据说还有一截留下(省级文物),即郯城一中的后山,俺曾在一中就读六载,常于此流连。

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郯城有一马陵山,为沂蒙山余脉,或称马陵古道,传为孙膑战庞涓之处,出土过一些古兵器、箭头类的东西,但是此说存在争议。

近代中国疑古思潮盛行,代表人物之一钱穆先生曾力主质疑孙子的存在,认为孙武与孙膑是同一人,孙子兵法即孙膑兵法。此说当时几乎成公论。但是,1972年山东临沂市银雀山汉墓(西汉早期)出土了大批竹简,包括:《孙子兵法》十三篇和孙子佚文五篇;《孙膑兵法》十六篇;《尉缭子》五篇;《六韬》十四篇;《守法守令》等十三篇;论政治兵文章五十篇及阴阳、时令、占卦之类十二篇;《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是我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这批竹简的出土对于我国军事史、文字学、古音训、古简册制度及古代历法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都是在一号墓发掘。两部兵书同墓出土,失传了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重现于世,从而澄清了千余年来关于孙武与孙膑其人其书争论未决的问题。

1992年9月21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的,海峡两岸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讨论会上,一个被历史风云湮没两千多年的悬案,有了确切的解释,来自海内 马陵古战场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经过实地考察和学术讨论形成共识:【齐魏马陵之战战址】应在山东郯城县马陵山。 齐魏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是军事家孙膑指挥齐国军队以少胜多,一举歼灭庞涓所率魏国十万大军的著名战役,这场战役突出地体现了孙膑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创造了山地伏击战的典范,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受到史学界、军事界的瞩目。然而,由于史籍记载的疏略以及后人诠释的失误,致使几乎家喻户晓的孙膑智斗庞涓的这场战役究竟发生在何地,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

  在这次学术讲座会上,专家信从文献资料、出土文物、军事地理学和附近村庄得名由来四个方面进行论证,认定齐魏马陵之战战址在郯城马陵山。 2001年5月,由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创立的全国首家“中国古战场教研基地”在郯城马陵山挂牌面世,2003年马陵古战场被列为山东省旅游重点建设项目。

  马陵山为沂蒙山余脉,南北走向,海拔在80至180米之间,地形条件与史料上关于马陵之战的描写相吻合。清乾隆年间修的《沂州志》就曾记载:“齐伐魏,孙子胜庞涓于此。”从《战国策》和《史记 魏世家》中明示魏国进军路线的记载,以及《孙膑兵法》中也可找到同样证据。马陵山一带还出土了大量铜箭头和青铜兵器。此外,沿马陵山一带还有很多地名、村名都与齐魏马陵之战有关。如:孙膑养马的马场,齐军射庞涓的社子,庞涓中伏地之独龙涧,也称庞涓沟,庞涓一次上马石、二次上马石,魏军卸甲之卸甲营,庞涓自杀的恨谷崖等。这些地名的出现,有其一定的历史根源。 马陵古道悠悠【马陵古道】南起红花乡的孙家塘,北至泉源乡的九道湾,在郯城县境内约40公里 。

秦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所。汉承秦治,东汉时期,徐州的州治应该也设在郯城,估计经过东汉末年的摧残才改在今天的徐州城。俺怀疑曹操屠的徐州,其实就是今天的郯城,大耳贼刘备救的也是郯城,诸葛亮家在琅琊,就是今天的临沂,据郯城很近的,才有避曹南迁的可能,否则今天的徐州离临沂还远的很,没必要躲的。注:今天公路畅通,郯城在临沂南1小时车程,徐州在郯城南3小时车程。

秦时为秦始皇采寻仙药的徐福,即出自东海郡。据陈寅恪先生考证,南北朝时的天师道也发源于东海郡,王羲之家族为琅琊王氏,琅琊即今天的临沂,与东海郡紧邻,其家与天师道渊源颇深。南朝刘裕建宋时,很多元勋都出身自东海郡。

东汉时的东海孝妇墓即在郯城,现仍有墓在,元关汉卿据其事迹写成《窦娥冤》。南北朝时名诗《孔雀东南飞》后世首见于《玉台新咏》一书。此书作者东海徐陵,为其在南朝梁中叶时所编,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收录作品上至西汉、下迄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徐陵应该是南迁的东海士人。

唐贞观六年撤县入下邳,元和中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末复置郯城县,明清之后县域有变,县名未易。建国后隶属临沂地区。

刘之言(1906-1933) 郯城县马头镇人,鲁南地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1933年在"苍山暴动"中牺牲。

郯城大捷:1943年初,为粉碎日军"蚕食",八路军115师奔袭郯城,于1月19日晚10时发动强攻,次日晓全歼日伪军530人, 首创八路军山东敌后攻城范例。

郯城地处郯城-营口地震带,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清乾隆年间(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中国历史上记载的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震级最大的地震。据说当年李四光先生亲赴郯城考察,他曾预测过几个地震点,像唐山(京津唐地区)、西北、西南的都已经发生了,唯独郯城的这个还没有震。所以很多国家大型基建项目都避开郯城,郯城作为临沂地区工商业发达、经济上仅次于临沂市的县,一直不能通铁路(最近才通了到青岛的临海线)。在80、90年代的时候,郯城非常流行防震床等家具,这几年大家有点淡化了,才开始搞房地产,以前很少有6层以上的高楼。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