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吴晗全集》史实考丛谈引子 -- 习之

共:💬25 🌺8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胡应麟年谱》出版社考—《吴晗全集》史实考丛谈之七

《胡应麟年谱》出版社考

——《吴晗全集》史实考丛谈之七

《吴晗全集》(十卷本)第十卷第448~450页上刊载了编者编辑的附录六:《吴晗著作书目》。在这《吴晗著作书目》里的第一页第一行,编者介绍:“胡应麟年谱 (人物年谱) 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在我的印象中,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基本上是一些古今典籍或是一些颇有名望的学者的著述。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商务印书馆所出版的这些古今典籍和颇有名望的学者的著述更加屈指可数。而这个时期的吴晗,还是一个“未出茅庐”的清华大学的三年级学生。他的《胡应麟年谱》,虽然当时能当敲开著名学者胡适学术之门的敲门砖,被胡适认为他是一颗即将升起的学术新星,而倍受青睐和推崇,但未必能被商务印书馆作为“颇有名望的学者”的“古今典籍”看好而出版。

带着这个疑问,我到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基藏库阅览室找到了这本大约是小32开的薄薄的吴晗的著作——《胡应麟年谱》。这是一本复制本图书(原本为16开 26cm )。书的封面和扉页上都清晰的印着:

“ 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学报九卷一期单行本(民国二十三年一月) ”

接着,我又在国家图书馆北区二楼的中文图书阅览室找到了一本名为《民国时期总书目》的工具书,在它的历史 传记 考古 地理分册的(下)卷的第626页,我看到了这么一个条目:“《胡应麟年谱》 吴晗编,北平 国立清华大学 1934年1月出版,68页,16开……封面下题:清华学报9卷1期单行本。”

继而,我又通过“中国旧书网”上的信息,联系到了一位在上海的手机号为“159××××8462|”的旧书店老板,他那里有一本民国旧书《胡应麟年谱》。他告诉我,他的那本民国旧书《胡应麟年谱》也是“国立清华大学”民国二十三年一月出版的。

有不有可能是在《清华学报》发表以后,胡适或其他人为吴晗介绍到商务印书馆去发表的呢?据史料推断,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当时的胡适曾担任过商务印书馆所属的东方图书馆复兴委员会①的委员。且早在1931年的下半年,吴晗也曾写信求胡适帮忙介绍发表《胡应麟年谱》:“《胡应麟年谱》……重正稿约一月后可卒……届时拟仍呈政于先生,并为介绍发表……”②。于是乎,我又登录了商务印书馆的网页。在他的“百年大事记”栏目里,我看到了商务印书馆1934年编辑、出版的图书“清单”:

“辑印《四部丛刊续编》,收书八十一种,一四三八卷。

辑印《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编印《万有文库》第二集。

编印《幼童文库》。

出版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

出版吴半农译《资本论》([德]马克思著)第一卷第一分

册。

影印《嘉庆重修一统志》。

影印《六省通志》(湖南、浙江、广东、畿辅③、湖北、山

东)。”

不论我怎么卯足劲找,也找不到吴晗的《胡应麟年谱》的字迹!

我想,看样子,所谓吴晗的《胡应麟年谱》一书是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一说,只怕是子虚乌有的了吧!

——————

注释: ① 东方图书馆复兴委员会,张元济任主席,胡适、蔡元培、陈光甫等为委员。东方图书馆是从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资料室发展、演变而成的民营公共图书馆。规模之大,设施之新,藏书之丰,珍本之多,管理之善,影响之广,时为国内之最。曾享有“东亚闻名文化宝库”、“亚洲第一图书馆”之美誉。东方图书馆又名上海东方图书馆,是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图书馆。

② 本条引自《吴晗全集》十卷本第10卷第143页。

③ 畿辅,清代直隶省的别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