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公私”概念出发理解中国和西方 -- 慧诚

共:💬54 🌺18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再论一党制和多党制(之四)

中国搞一党制的可能性

  我在《民主与集权》的系列中曾经说过,二元对立传统的西方容易走极端,所以搞多党制形成平衡,是必须的,否则国家走极端,极其危险。但是由于中华文明的中庸之道,搞一党制是可能的。另一方面,中华文明的“公义”文化要求必须有一个人处在“公”的位置加以裁判,这个人过去是皇帝,今天是共产党中央。历史上的皇帝制度有两个最大的弱点:第一个弱点是上文已经说过的家天下,公器私有,在伦理上缺乏合法性,后世儒家知识分子承认皇帝的权威实际上是迫于无奈;第二个弱点是从第一个派生,就其候选人的范围有限,导致皇帝的素质得不到保证,一旦出现昏庸的皇帝,国家就岌岌可危。中国目前的制度基本上已经确定:一是任期制,保证权力不被个人和家族占有,实际上这种制度基本上类似夏朝以前的禅让制,这是儒家知识分子最崇尚的制度;二是集体领导,虽然常委中总书记权力最大,但是在重大事项上,还是要形成集体的共识,这是对核心权力的另一层平衡。拿皇权来比附中国的现实政治,作为比喻修辞,无可厚非,但是若当成实情,并以此来推论国家的命运,只能是闭目自娱的笑话。

  中国的一党制完全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党制,因为中国的“一“不是二元对立之一端,而是先天之太一。也就是整体性,中共在”三个代表“之后做出的重大转变,就是不再是工人阶级的代表,而是力图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各个阶层的代表,资本家入党对于共产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共产党自我改造,以适应中国的现实,力图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重大努力。

  西方“普世价值“指导下的一党制必然形成执取一端,严重威胁社会的多元化;而中国式的一党制则可以”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书?大禹谟》)。西方必须依赖多党协商保持国家处于相对的中道;而中国则可以一党来保持中道,并保持社会的多元化。西方的思维以为这不可能,因为他们离那个”太一“已经太远,只能不断骗自己说:中国必将因多元化而崩溃。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