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公私”概念出发理解中国和西方 -- 慧诚

共:💬54 🌺18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搞一党制的必要性(2)

  在中国和欧洲的古代史上,曾经有过两类不同的集权国家,一种是罗马式帝国,另一种就是中国式的天下国家。

  在今天中国人的大多数眼中,罗马曾经是一个跨越亚非欧的大国,把地中海当成它的内海,无论在过去还是在今天的记忆中,它都享有无限的荣光。这样的说法既是正确的,又是有问题的。因为这里涉及到如何理解罗马的疆域的问题。罗马确实曾经控制到北非甚至英吉利,当时的北非人和英吉利人并不是“罗马人”,他们只是殖民地人。罗马在共和国时期仅仅指的是坐落在波河边上的这个城市而已,是由几个部落集合起来的联盟,只有这几个部落的人才是罗马人,他们征服了意大利,后来又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北非和一部分西亚地区。这些被征服的地方始终不是罗马人,他们向罗马缴纳贡赋,而罗马人实际上就是被养起来的贵族,他们的职责就是扩张地盘,镇压反抗,收取保护费。后来因为意大利人的起义和反抗无法收拾,才把意大利人纳入罗马之内。因此在我们所理解的罗马疆域之内,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罗马:一个是居于顶端,收保护费的罗马;另一个是被迫缴纳保护费的殖民地,这是一个固化的等级剥削和掠夺秩序。罗马共和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黑社会,元老院是黑社会老大的会议,后来的皇帝,则是黑社会老大的总老大。

  这种模式作为国家形态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中国一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人把这作为专制的罪名来攻击中国传统,实在有些可笑。对于中国的传统,这个世界没有殖民地,一切王地之民,对于王来说,都是一样的,都是王臣,需要爱护和管理,这就是中国的大一统伦理。

  如果用我在《现在的中国为什么不是资本主义?(下)——文不对题的总结》所勾勒“公私”模式和对封建的理解,欧洲一直是封建模式,也就是说固化的等级剥削和掠夺秩序;而中国在周朝的贵族社会尚没有消除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出了超越贵族等级秩序的大一统伦理观,并且在后来的郡县制皇权制度中加以贯彻。这就是所谓“天下”大一统观念和制度。对于中国来说,天地人是世界的基本要素,人为万物之灵。“做人”是中国之核心要目,只要能够具有礼仪伦理,好好做人,那么都可以纳入到这个天下的秩序之中,如果没有接受教化,就属于这个秩序的边缘,属于“夷”。但是华夷之辨不是一个剥削和掠夺秩序,也不是由血缘固化的。东亚的朝贡体制只是一个贸易和礼仪体系,任何异族只要接受礼仪的教化,同样也能为华夏之一分子。我想不出来,古代哪个地方曾经有过如此“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有哪个文明向中国一样尊重人权!今天那些依然享受殖民主义的残酷剥削带来的利益的西方人要求中国尊重人权,并且把中国视为历来不尊重人权的国家。我不由得想起这样一句话:“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西方伴随着人道主义运动的是无比血腥的殖民主义,美洲大概杀死了几千万人,几乎把一个大洲的人屠杀殆尽;与此同时,上百万非洲人强制当了奴隶。这一切都发生在“人道主义的启蒙世纪”之后,罗马帝国的模式发挥了无情的作用,欧洲成为大罗马,而全世界所有其他地方都成为可以吸血的殖民地,这里的吸血真的不是暗喻。

  “天下”这个概念对于我们理解今天的集权体制极为重要。因为西方人的概念里只有罗马式的帝国集权国家,而今天的中国人过分依赖西方的概念来理解事物,没有看清中国的天下式国家与西方帝国的基本区别:帝国内部一定有一个固化的掠夺和剥削关系;而中国的天下式国家则没有这样一个固化的关系。

  很多人会反驳我说,中国同样也是有剥削的,有地主的剥削和官僚的剥削,当然更有皇帝的剥削。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是用“公私”和封建模式来讨论。

  1,中国古代地主的剥削是不固化的

  当中国古代的血缘固化被打破之后,官僚体系建立起来,地主的位置基本上就是不可靠的。所谓“三代乘风,方为世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地主家里如果没有当官的作为保护就严厉剥削农民,基本上都属于找死。这一点在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有详细的研究,这里不赘述。

  2,中国古代的官僚是不固化的,而中国的官民矛盾是更重要的矛盾。官民之间不是如同殖民地那样的纯粹剥削关系,而更多是一种分工不同。

  3,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的政治伦理来说,一切剥削都是不合法的。中国古代的核心政治伦理是“天下为公”。“公家”是官的基本定位,它无论从伦理上还是从法理上都不是作为剥削的工具,而是作为公共管理的工具。虽然贪官污吏从来不乏其人,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官僚绝非当代社会才有的新现象,但是他们始终处于伦理和法理的“非法”状态。一旦这种非法的状态太过分,那么他们可能遭遇皇权自上而下的镇压或者逼上梁山式的造反。而对于西方来说,固化的剥削和掠夺,一直都是“合法的”!这才有东印度公司这样的官办殖民公司,也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发放的“海盗许可证”——没错,就是海盗许可证。

  Ps:本来英国的海盗行径纯属个人行为,但伊丽莎白女王出于政治的目的,给这些海盗船长们发“私掠许可证”(Privateering Commission)。“私掠许可证”是一国政府授予本国私人船支在战争时期攻击和劫掠敌国商船的权力。“私掠”在国际法上的合法地位一直持续到1856年。当时海盗被抓获是肯定要上绞刑架的,但如果拥有“私掠许可证”,就可以声称自己是奉命行事,享受战俘待遇。西方史学家们有时将私掠船主们称为“绅士海盗”,以区别于纯粹的海盗。对于英国的私掠船主们,现在通称“皇家海盗”,这个称号更为贴切。

  4,中国的“天下”与西方的帝国,最主要区别就在于中国的人道主义和人权观念。“天地之性人为贵”,当中国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就把殖民地式的剥削划入了“非法”。

  5,罗马式的帝国是一种“封建”帝国,庞大的帝国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罗马(后来包括意大利)和殖民地。而中国的天下是大一统。这两种区别实际上一直延续到现在。目前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君主专制国家都还是没有克服“封建”的性质。例如卡扎菲统治下的利比亚,这个国家的基础是封建部落,卡扎菲以强人的方式给这个部落国家安上了一个现代国家的躯壳。现在卡扎菲被杀以后,整个国家迅速面临分裂或者索马里化的危险。我从来就不喜欢卡扎菲,真正了解国际政治的人也绝不会以为他是什么中国的朋友,但是在西方国家发动的战争开始的时候,我就明白,利比亚人没有卡扎菲将陷入无政府状态,军阀混战是无法避免的,老百姓会很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