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革和改革的之间的联系 -- 真理

共:💬21 🌺201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老兄的思考很深刻。大头很佩服

“知青是小资产者阶层”,这个提法很新颖。不过当时中国好像还不是这么划分的。当时是城乡二元体制,知青属于城市居民,高等级。知情内部再细划分,有工人子弟,干部子弟,知识分子子弟,等等。

你说"由此形成的小资产者的阶级意识就将从事工农阶级的生产方式视为没有前途的失败者的标准。知青下乡务农,等于是大规模地将小资产阶级人为改变,使之从事工农阶级的生产方式。"你把“工农”排一块儿,这在当时并非如此。工人就是比农民高。最基本的,知青回城后,招工进厂当个工人就可以了。当然追求更高更有门路的的可以当兵上学进机关等等。

"而这样的改变在小资产阶级本身的意识中又是作为失败者的意识被定义的。"只能说,主流的想法是不想当农民。因为地位低,生活艰苦,没前途。

"事情的本质是工农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对处于中间的小资产阶级的争夺。" 这个俺的感觉是,城市人们不愿意“上山下乡”,首先是脱离农民阶层,回城再说。你比方说当时有很多办“病退”的,就是个口子。这个“官僚资产阶级”在四人帮倒台前并不存在。即使有些人可以称为“官僚资产阶级”,他们也反不了“上山下乡”。“上山下乡”是在78年,华中期或邓初期废止的。那时候这个政策已经是难以为继了,所以废止也是正常的。

你的阶级分析似乎有些偏。即使有,也不能“工农”算一方,官僚资产阶级算一方。而是农民算一方,“非农民”算一方。“上山下乡”就是要把“非农”的一些转到“农”的一方。

家庭是需要正常的生活的。这样强行撇断,把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送到千里之外,本身就是个非常规的做法。有人说了,城市人为什么不能干农民?那难道农民的孩子天生就该修地球吗?这句话从理论上讲是对的,确实不合理。但是从不合理到合理,是个渐进的过程,要社会环境的逐步适应。强行推行是很难成功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