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马克思论异化劳动及私有财产 -- fride

共:💬73 🌺1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劳动力和资本都是生产(劳动)要素之一

二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资本主义的特征是二者之间,资本主宰劳动力。所以马克思在赞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的同时,基于人本主义的立场又要对此进行批判。因为按照人本主义的预设立场,人的自由发展才是唯一目的。对此,我们现在知道,即使社会和经济一直在进步,人仍然会有烦恼和痛苦。那么也就是说,人仍然在感觉到自己处于“不自由”的状态。因此人本主义的评判角度是个很好的视角,但如果将其作为唯一的评判视角则是危险的。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的引用表述中几乎是同义反复。“社会主义”源自柏拉图以来对一种理想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进行设计的思想传统,“共产主义”源自基督教追求人人自由平等的传统。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在说现实社会仍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人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自由,因此还需要继续奋斗努力。

3.把共产主义再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俄国人干的好事。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只是提到实现共产主义也有阶段,没有明确“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实际上我个人理解,马克思的意思是实现共产主义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时他一方面认为哥达纲领偏离了自己一贯的思想表述和对德国党的教导,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党内可能出现的“你老马的理论太飘渺空想,不可能实现”的指责。

4.俄国人做出这样的区分我认为是在初期世界革命政策失败后抓到的一根救命稻草。意思是我们现在搞得一切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当然不是以往西欧同志们所说所理解的“共产主义”,但也不是万恶的资本主义。总之是独立的探索,还是在正确的道路上的。

顺便说一下,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祖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应该理解为它是在说:中国搞得既不是传统的苏联模式(过去一般认为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也不是欧美模式。我们是在探索新的道路(内心话:我们并没有叛变)。

5.共产主义之类的乌托邦设想是人类对于理想社会的永恒追求。这种对理想社会实现的不断追求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未来会比现在进步,但我们现在对未来社会所做的预期设想届时不一定会实现,也许会面目全非。我们唯一可以坚信的就是明天会更好,我想这就是从基督教流传下来的传统。马克思只是继承了这个传统。

6.最后,五阶段社会发展理论只是在苏联时代才出来的理论。原始共产主义不是曾经的“伊甸园”。老兄应该是70后吧或者70前?我是能理解本楼楼主的表述的。所谓原始共产主义只意味着当时还不存在私有制,人人都吃不饱穿不暖,因为根本没有剩余产品可供分配,还在为生存问题而挣扎。而私有制的出现意味着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注意是一部分人)解决了生存问题,可以开始考虑更高层次的追求了。

当然由于儒家“三代政治”的传统影响,中国人容易对原始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寄予过多的道德幻想。实际上原始共产主义既不美好也不高尚。

以上是我多年研究马克思的个人理解。我是大致赞成楼主对此的表述的。看到老兄反复在拿“共产主义社会”和“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概念在批楼主,我想这应该是源自一些概念上的误会。因此上抛砖引玉,试着做一澄清,希望楼主或其他人有更好更精彩的表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