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盘点一下印度LCA战机2011年的表现 -- daharry

共:💬484 🌺2946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欢乐的平大湿

平大湿比较枭龙和光辉了,试评一二。

外链出处

  至于“光辉”战斗机,从2011年开始交付印度空军。其中2011年提供4架、2012年提供8架、2013年提供8架。16架是单座型、4架是双座教练型。从2014年开始,还将提供另外20架,每年生产8架。由此可见,无论从装备规模、还是从生产规模而言,“光辉”战斗机的数量要比“雷电”小很多。这极有可能意味着与先进的苏-30M KI等战斗机相比,印度空军并不十分看好“光辉”的作战能力。毕竟印度空军整体上拥有比巴基斯坦空军好得多的战斗机

印度不装备光辉是因为印度现有的好飞机很多,光辉神马的咱看不上。进度延迟,那都是因为三哥不上心。

  

在比较两种战斗机的过程中,本刊已经明确指出了它们的共同缺陷。首先发动机,即飞机的心脏部分严重依赖外人,因此未来的装备、出口前景不能盲目乐观。印度、中国的国产发动机都不争气。印度比中国更不争气,用于“光辉”的卡韦林发动机迄今为止也只生产了8台,要真正投入使用,还需要若干年。因此下一阶段对“光辉”的改良已经决定采用美国GE-F414发动机。

发动机都不行,咱种花家的要争气。不过印度比中国更不争气,大湿倒说了句实话。

 其次在设计阶段,当时处于冷战年代,两种战斗机的设计理念,即追求超轻型、小型化的指数就是错误而缺乏战略眼光的,当然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符合两国的具体国情,即并不富裕、需要大量装备,主要满足国土防空,至于境外攻击,由其他更为先进的多用途战斗机去完成。

大湿脑子又昏了,前面刚说过三哥不大量装备光辉是因为好飞机太多了,现在又说需要大量装备。

 

如此小型化的“光辉”,武器载重量达到4吨,机内燃油竟然比“雷电”略高,因此作战半径基本相当,为何达到这一水准?这就是“雷电”与“光辉”在材料运用上的差距。印度航空工业界的复合材料运用比较超前。“雷电”基本采用传统的铝合金,而“光辉”机身材料的40%使用碳纤维。这使得“光辉”的飞机重量要比“雷电”轻,还有发动机因素,俄式发动机的重量也比美式发动机重。“光辉”的复合材料运用基本上达到了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准,而且其隐形性能应该比“雷电”好。

LCA的超重问题,大湿视而不见了。

 

最后是制造工艺,包括焊接、打磨等,这方面成都132厂的熟练程度远远好过“光辉”。不过迄今为止,“光辉”并未发生坠机事故。巴基斯坦已经损失了一架“雷电”。

三哥神武,LCA到现在竟然没有掉下来一架。不过大湿好像忘了LCA还在试飞阶段,巴铁的雷电已批量装备训练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