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龙狮之舞——唐蕃英雄记【贰】(中) -- 京华烟云AMIP

共:💬42 🌺36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7、饕餮大食——哈里发的东方攻略》(一)安西四镇

饕餮大食——哈里发的东方攻略(一)安西四镇

促成此次唐蕃和平的最主要因素,是大唐与西突厥突骑施汗国的反目成仇,而导致这一严重后果的原因,一个是前面提到过的突骑施与吐蕃联姻引起大唐猜忌,另一个则是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的挑拨离间。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吐蕃与大食曾是盟友,他们都对大唐设在西域的主要军事据点也就是著名的安西四镇虎视眈眈。

安西四镇的源头要上溯到遥远的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这一年,唐军在松州前线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短暂接战,了解到彼此实力的唐蕃双方很快见好就收,达成了和平。

随后,侯君集、牛近达等人率领的这支大唐精锐部队立即于松州神秘消失,直到几个月后才又突然出现在位于今天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国,国王麴文泰惊惧而死,麴氏高昌灭亡,唐朝在此设立了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的安西都护府。

八年后的贞观二十二年﹐唐军占领了龟兹国,随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今新疆库车),同时在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以及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地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于这四个军镇由驻龟兹的安西都护统一管理,故简称“安西四镇”。

历代中央王朝在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基础上,都曾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在行政管理上则实行羁縻政策。按照比较通用的解释,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与大唐皇帝同时又是天可汗一样,羁縻制度下的部落酋长、小邦国王也同时又是唐朝官吏。所以,日本学者谷川道雄认为:唐帝国表面上由都督府、州这样普遍的行政组织统一起来了,实际上内部并立着不同的两个世界,这是胡汉共存的统治方式。

然而,王小甫教授等中国学者认为,唐朝胡汉并存的统治方式除了谷川所说的“两个世界”以外,在具体实践中还有一个介乎州县制与小邦国王间的过渡形式,这就是安西四镇。安西四镇才是胡汉并存的统治方式具体表现的地方。

安西地区早已经设立了伊州、西州等羁縻州(到高宗上元年间又增置四镇都督府),任命当地部落酋长为朝廷官员代为管理,唐朝又在这一地区设四镇镇抚,这就形成了一套胡汉结合、军政并行的统治制度。由唐朝的制度可以推知,仅次于都护府的安西四镇当属于“上镇二十”之列。

按照唐朝时“上镇”的标准,一般说来,安西四镇每镇应有少量卫戍部队即“防人五百”;镇的长官为镇将一人,他有两个副手即镇副二人,还有两个助理即仓曹、兵曹参军事各一人;镇副下有录事一人,诸曹均有若干佐、史之类的“流外官”。

镇以下设有上、中、下三个级别的“戍”即,长官为戍主,上戍有戍副一人。但是,初唐时候的安西四镇远远比不上盛唐,当时的安西尚无汉兵镇守,四镇的组织也未必十分健全。

安西四镇作为边镇,其功能在于“镇捍防守”。然而,作为安西都护府的派出机构,四镇的职能应与都护府一致,即“掌抚慰诸蕃、辑宁外寇、觋候奸谲、征讨携离”。

这就决定了四镇与羁縻州以及后来设立的四镇都督府的关系:二者均隶属于安西都护府,但四镇还负有代表中央抚宁胡人的责任,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镇将可以征发当地胡人部队或协助他们作战。

总的说来,唐代以戍边机构镇守地方当始自初置安西四镇,但当时的安西四镇却只有防人而无镇军。由于有戍边机构镇守,就把安西都护府辖下的四镇地区同该府所辖其他地区区别开来,其他地区对唐朝来说基本上是鞭长莫及。

由于当时四镇只有少量防卫部队,本身不能胜任大规模作战而须依赖后方基地支援,因而形成了唐初与吐蕃在安西四镇反复争夺的局面。直到长寿元年(公元692年)王孝杰复四镇后以汉兵三万防守,这才增加了安西四镇的御敌能力,此后安西都护府便未再迁动。

至于安西四镇以外的其他羁縻府州,这些地方无汉将镇捍防守,与唐朝保持朝贡、册封等关系。这种关系的性质有如中国伊斯兰教史专家白寿彝先生所说,唐朝对“他们虽不能尽保护的责任,但如有胡国对于唐有所妨害,或‘无藩臣礼’的时候,安西都护府是会代表唐政府执行讨伐责任的。”

翻开地图,人们可以看到,安西四镇都位于现在的新疆,向西可以控制葱岭也就是帕米尔高原,向南则挡住了西藏从昆仑山向新疆北进的道路,因此无论对意图东略的阿拉伯帝国还是觊觎西域的吐蕃人来说,安西四镇都是必须拔除的眼中钉肉中刺。

吐蕃和大食是什么时候有的默契已经无法确定,但至少早在唐高宗时期,这两个强大的政权就不约而同或确有约定地协调行动了。唐高宗龙朔元年至二年(公元661年底至662年初),吐蕃攻陷了丝绸之路重镇、“地当四镇入吐火罗道”咽喉的护密(古西域国名,在今阿富汗中北部的巴尔赫省)。参照阿拉伯人几乎与此同时进攻吐火罗的动作,后来的研究者认为,这是吐蕃正式与大食结盟反唐的明显征兆。

此时的阿拉伯帝国已吞并萨珊波斯帝国,正在图谋进攻支持波斯复国运动的吐火罗(大致在现在的阿富汗东北部),而吐火罗、波斯残部等乌浒水流域各个势力则感觉自己势单力薄,他们不得不纷纷转向东方的那个庞然大物——大唐,以求其庇护,由此形成了大唐与大食在中亚重兵对峙的严峻形势。

阿拉伯的崛起,是同穆罕默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这位伊斯兰教的创始者约在公元7世纪初开始他的活动,到他创教时已经40岁了。穆罕默德从麦加转移到麦地那的时间就是回历纪年的开始——公元622年7月16日。直到公元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逝世,他的活动没有越出阿拉伯半岛以外,其主要军事行动也限于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的对外扩张,是在穆罕默德的继承人——阿拉伯帝国第一任哈里发伯克尔以后。众所周知,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制,帝国最高元首称为“哈里发”,这个头衔来自阿拉伯语,意为“代理人”——伊斯兰教最高经典《古兰经》中有真主曾说“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的内容。

阿拉伯帝国初期,哈里发们对外进行征服的有两个对象:一是西边拜占廷帝国的属地,再就是东边萨珊帝国统治下的领土。从第一任哈里发伯克尔时开始进攻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等地,到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时,就完全征服了叙利亚,并扩展到了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等地,接着就开始向东攻击波斯。

这时波斯萨珊帝国的皇帝是汉文史书中所称的伊嗣侯(又写做伊嗣俟),即耶斯提泽德三世(Yazdagird III),为了挽救这个已延续达四世纪之久的帝国的灭亡,他领导波斯对阿拉伯人进行了长期殊死斗争。决定命运的一战是公元637年在今伊拉克境内进行的卡德西亚之战。战斗结果波斯军大败,主帅鲁斯塔姆阵亡。这样,通往波斯首都的道路就打通了。次年,萨珊波斯首都泰西封陷落,伊嗣侯被迫东逃,他屡战屡败,最后在只身逃亡途中被一个图财害命的磨房主谋杀,立国长达427年的萨珊波斯帝国灭亡。

阿拉伯人在摧毁了萨珊王朝的统治以后,遂占领了伊朗,势力推进到了东边的呼罗珊(今伊朗、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三国交界地带)。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给呼罗珊派了总督(汉文史料中称之为大食东道使),以后,波斯东部的这个地区就成为阿拉伯人人侵中亚的基地。

伊嗣侯之子卑路斯继其父成为名义上的波斯君主,并得到了唐朝的承认。唐朝于公元661年立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又在公元662年春立他为波斯王。但由于阿拉伯人的继续东进,卑路斯在其暂居地吐火罗并不能久留,到了公元667年,阿拉伯将领阿勒.哈卡姆.布.阿姆尔.阿勒.吉法里(TNND,名字怎么这么长)率大军东征吐火罗,卑路斯在其追逼下极为困窘地逃往中国。

对于这件事,《旧唐书》和《资治通鉴》提到,卑路斯于公元674年人朝于唐。而《新唐书》则说:“波斯为大食所灭,虽不能国,咸亨中犹人朝,授武卫将军。”从此以后,卑路斯就留在中国首都长安。汉文史料还提到:“仪凤二年(677年),波斯王卑路斯奏请于此置波斯寺。” 所谓“波斯寺”,其实就是波斯国教拜火教(也称祆教)寺庙,不久,卑路斯即死于这里。

于是,几乎在大食公元661年底至662年初开始东略的同时,吐蕃军团也攻占了中亚重镇护密,切断了安西四镇通往吐火罗的通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阿拉伯帝国,而阿拉伯帝国则投桃报李,默契地进攻吐火罗而让出护密一带作为吐蕃的攻掠范围,这对双方也是一种利益的出让与妥协。

研究者认为,这一战略步骤和军事分工的实现,正是吐蕃与阿拉伯帝国结盟的确证和吐蕃发动第二次反唐攻势的信号。当然了,所谓“结盟”也只是后人根据双方行为进行的推测,无论吐蕃、大食还是对立方大唐的史书中都没有留下相关的字据或盟书。

在噶尔家族的统率下,吐蕃铁骑此后在西域锐不可挡,于公元662年攻占安西四镇中的龟兹和疏勒,唐安西都护府被迫迁往西州(高昌故地,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一年之后,吐蕃煽动吐谷浑反唐势力叛乱,禄东赞率大军东进,吐谷浑全境几乎都被其吞并,老将苏定方不得不再次披挂前往凉州,总算稳定了战局。

直至大非川之战爆发前五年的公元665年,名将裴行俭出任安西大都护,唐朝远征军与当地突厥部队密切配合,突袭吐蕃后方的克什米尔领地,给予吐蕃沉重打击,其进军西域和吐谷浑的两大军团不得不回师救援。

公元667年即唐乾封二年,吐蕃和大食又一次不约而同或确有约定地大举出兵,吐蕃仍由吐谷浑进军,阿拉伯帝国则再次攻击吐火罗,唐朝顾此失彼,不仅吐火罗被阿拉伯帝国攻破,导致波斯复国运动从此成为过眼烟云,而且原本臣服唐朝的西突厥十姓也转投吐蕃。

(楼主很忙,委托俺替他搬运一下,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