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欢迎你,实名制——论实名制是公民社会的真正入口 -- 不辣差味儿

共:💬5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赞成实名制

转载

2011年12月29日,负责管理电信业的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KCC)提出计划,表示将从2012年起逐步废除已经实施了4年多的互联网实名制。这也表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实行互联网实名制的国家间接承认,网络实名制失败了。而在同处东亚的中国大地,在政府的引导下,网络实名制的呼声日渐壮大。去年底要求微博注册必须实名制就是推行实名制意向明朗化的一个标志。

韩国推行网络实名制始末

2005年9月,韩国信息通信部举行听证会,提出在大型门户网站实行有限实名制,并要求网民在这些网站的留言板发表回复时有义务使用实名。当时,相关官员在解释这一政策时,措辞十分谨慎,表示此举是为了“减少以匿名进行诽谤等副作用”,并强调“为了不损害网络匿名性的正面作用,制定细则时会把持平衡”。

但在2006年,韩国政府着手制定《促进使用信息通讯网与信息保护法》修订案时,已经开始准备扩大涉及网站的范围。到2007年2月,信息通信部的官员在描述即将实行的网络实名制时,语气已经不同。《朝鲜日报》引述称,该法律的目的是为“净化网络文化”,以及“大力治理最近成为韩国社会问题的恶意留言和利用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现象”。

从提出到正式实施,历时将近两年,韩国从2007年7月开始实施互联网实名制。从那以后,每天访问人数超过30万的35家主要网站要求网民用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注册并通过验证后,才能在各网站上写帖子和跟帖。从2009年4月起,互联网实名制的范围扩展到每天访问人数超过10万的153家主要网站。时至今日,几乎所有韩国网站都要求网民在注册和评论前必须登记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对网络实名制的致命一击发生在2011年7月,当时韩国一家著名门户网站和一家社交网站被黑客攻击,约有3500万名网民(韩国2010年的总人口为4800余万)的个人信息外泄,包括名字、身份证号码、生日甚至地址。此次事件让民众和政府都意识到网络实名制的巨大危害。

在2011年年尾提交给韩国总统李明博的2012年业务计划中,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表示将取消这一做法,并禁止网站收集用户身份证号码,彻底检讨在线身份验证制度。

韩国网络实名制的支持者都有谁?

韩国在实施网络实名制之初拥有不少支持者。2008年一份家庭访问显示,近80%的韩国民众支持网络实名,其中不乏经常上网的年轻人。

拥有如此之多的支持者,最主要的原因也正如韩国政府那个“冠冕堂皇”的说辞:防止网民侵犯个人隐私和恶意留言。

在网络实名制提上议程之前,韩国发生了一系列发于网络上的隐私侵犯和诽谤风波。曾有一名少女因为被人肉搜索而精神失常,著名影星崔真实则因网络上充斥着谣言和攻击,不堪重负后跳楼自杀。这些风波都引发了韩国社会的巨大争议,并导致许多人支持互联网实名,惩罚诽谤者和恶意留言者。

尤其是崔真实自杀事件闹得很大。在韩国的网络上出现了支持互联网实名制的签名运动;韩国影视表演演出艺人工会发出呼吁,希望“使恶意留言引起的受害程度降到最低,并体现网络民主主义”;政坛甚至准备起草一部《崔真实法》,以加强对“网络污蔑罪”的控制,以及强化网络实名制。

而据韩国专栏作者金宰贤披露,2010年4月,实名制实施近3年后,韩国首尔大学一位教授发表了《对互联网实名制的实证研究》,其中的数据显示,在实施网络实名制之后,网络上的诽谤跟帖数量从原先的13.9%减少到12.2%,仅减少1.7个百分点。另一份由韩国网络振兴院和信息通信部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实名制实施两个月后,恶意网帖仅减少2.2%。可见,实名制并未管住网民的“恶意”。

韩国政府之所以赞成网络实名制,正如《韩国时报》首席记者李成贤的评论所说,政府事实上也通过网络实名制来“管理”对政府不友好的评论和批判。“哪个国家政府都是这样。”李成贤说。

为什么要反对网络实名制?

在韩国实施网络实名制以来,正面效应未见多大,负面影响却开始体现。

对于实名制,韩国政府的初衷之一是保护民众隐私,显然2011年7月份的用户隐私大量泄露是一个绝妙的反讽。此次事件大大刺激了民间和舆论对网络实名制的批评,也促使韩国一些网站开始采取措施。几家门户网站事后表示,网民在注册时登记的身份信息,将在注册后被删除。这既不违背法律,也保护了个人隐私。而这四年以来,不少韩国民众想方设法避开法律,甚至盗用他人的身份证号码进行注册。这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已使网络实名制失去意义。

在批评网络实名制的众多原因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网络实名制扼杀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并使对政府的批评成为沉默的声音。韩国的民主党也一直藉此反对网络实名,称网络实名制并非一个民主国家所为。认为网络实名制让民众平等而广泛地监督和批评政府的渠道进一步紧缩,言论空间更加逼仄。

网络实名制也的确能达到如此功效。据韩国首尔大学教授的一个研究显示,以IP地址为基准,网络实名制前后,网络论坛的平均参与者从2585人减少到737人。“互联网实名制导致的自我审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网上的沟通。”金宰贤在其FT中文网专栏写道。

在韩国用户信息泄露时间发生后一个月,《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评论说:韩国的经验表明,实名政策是个糟糕的主意,“互联网是混乱、肮脏和匿名的,但它最好能保持这个状态”。

中国互联网前不久遭遇大量网站账号密码被盗并泄露,如果这些发生在实名制后的中国,后果将不堪设想。韩国的失败经验,应该能给中国推行网络实名制敲响缓行或不行的警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