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迈向蓝天(引子) -- 大兔子

共:💬170 🌺9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迈向蓝天(12,13)

2012年3月31日 晴

Dual 15.7/Solo 0.0

上个星期六和这个星期六分别上了第十二和第十三次课,内容依然是练习飞circuit。上个星期因为工作和家里的事情忙碌,所以没有能顾上写记录,正好两次的内容也都基本相同,所以这里一起记录一下。

这两个星期的飞行,我有点不知该如何下笔记录才好。这两次的练习其实并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主要就是要熟能生巧,让自己逐渐找到操作的感觉,逐步建立起自己脑中的“人脑自动驾驶仪”,从而把有意识的动作,变成无意识的动作,这样才能腾出更多的思维能力来处理其他的事情。

有了富余的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增进自己的situation awareness,也就是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度,才能处理好无线电通讯,而且也能更加准确的感受到飞机的状态变化,从而提高控制的准确度。

在描述感觉这个问题上,我的语言能力实在是没法说的清楚。我能感觉到自己现在正处在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多,我的操纵能力确实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还没有达到可以下意识的操纵的那个程度。会开车的朋友应该对于这一点都有认识,从刚开始开车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去想,我要减速或者加速,我要打多少方向,到后来完全变成下意识的行为,心中只要想到我要车去这个方向,手脚自然就会协调的完成操纵。不知道我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达到这种地步,但是这个完全急不出来,所以也只能慢慢练习了。

虽然这样说,我觉得既然要写,还是得尽量说一些能够讲明白的心得。

这两个星期主要是两件事情我在苦练,第一就是final approach的操纵,第二就是侧风的修正和脚舵的使用。

Final approach,就是指飞机在500ft AGL的高度,对正了跑道,然后飞一个稳定的下滑线一直到飞机到达跑道上空flare的高度这一段。final approach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的飞机到达跑道边缘时飞机的速度,高度和下降率,也就基本决定了这一次着陆的质量。所以,能够飞一个稳定的final approach是一个完美着陆的前提。 前面几次练习的approach都是在教练的指挥下进行的,有点知其然不知起所以然的感觉,所以这次认真的找了些资料研究了一下。发现现在居然流行有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第一种是用油门控制下降率,用仰角控制空速。这种方法貌似在北美是标准的approach方法。第二种是用油门控制空速,用仰角控制飞机的瞄准点,让瞄准点与跑道上的预定降落点对齐,这种方法,似乎是这里的标准方法,我的教练教我的也是这个方法。 这两种方法,其实归结到底都是油门和杆的配合,或者说动力和仰角的配合,但是两种方法观察的线索不一样,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我以前在FS里是跟着FS的教程学习的着陆,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当然,FS是美国人做的软件么,自然是美国方法。我在FS里学习的方法根深蒂固的扎根在我脑中,以至于当我练习的时候,总是跳出来与教练给我的指示对抗,让我很是无所是从。举个例子:比如下滑时高度合适,但是速度过快了。按照第一种方法,也就是我早已熟知的方法,速度过快了,我们应该拉起机头减速,但是不动油门。但是按照第二种方法,也就是教练教的方法,我们却应该减小油门减速。同时推机头保持瞄准点。

我分析过两种方法后,确认两种方法其实是互通的,甚至是混用的,我决定还是清洗掉脑中原本学习的方法,完全跟着教练教的走。经过一点点痛苦的自我洗脑加强制遗忘时间后,我在练习中开始接受第二种方法。效果是显著的,Final approach飞的比以前稳定多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侧风修正和rudder的使用。这两次飞行,都有不小的侧风。虽然侧风起落是后面一个单独的科目,但是在现在训练飞行的时候,总是多多少少都有些侧风的。侧风的时候,rudder尤其重要。无奈我这个飞行模拟起家的三脚猫,也是最近才买了rudder pedal,以前基本上就靠手腕拧,因为拧着不方便而且也不准,所以其实基本上rudder是忽略了的。结果就是,我现在在真的飞机上,紧张起来会彻底忘记脚下还有这么个pedal要踩的的。

这两次侧风飞circuit,让我真正认识到的rudder的重要性。起飞的时候,飞机一离地,就会自己往顶风方向转动,这个和风向标是一个道理,这时为了维持飞机在跑道中线上而不往别处漂移,需要尽快的建立起风偏的修正角度。但是这个角度一定不是完全顶风的,所以需要用rudder维持住这个角度,确保飞机是balanced。 而final approach的时候,rudder就更重要了。当飞机对正跑道后,主要是要靠rudder来保持飞机在跑道中线上。机翼是尽量保持水平的。这时候踩rudder的感觉,就像是站在了一个球上,要不停的左右修正任何一点微小的偏差,而不能让它偏移的太远了。

所以,在final approach的时候,飞行员是很忙的。一方面要用油门和杆来保持正确的下滑角度,有了偏差要随时用油门和杆来配合修正,另一方面要不停的用rudder来维持飞机对准跑道中线。两手两脚都是不停的来回动,来同时维持这两个都不怎么稳定的平衡,同时还要听这无线电,注意跑道上有没有东西等等。简直是左右手互搏同时玩两个超级玛丽阿。

我有的时候还是会忘记rudder的,就是完全想不起来脚下还有这么样东西。教练这次特意提醒我,说今天侧风大,我需要更多的用rudder,所以我这次练习的时候,在final approach的过程中就不停的给自己念叨rudder, rudder…虽然听起来蛮傻的,但是确实有效。不停的念能够一直提醒我要有意识的多去用rudder,而不要把全部经历都集中的杆和下滑道的控制上。后面飞的几圈circuit,用了更多的rudder,保持航向修正和final approach也都又稳定了些了。

除了这两件事情以外,剩下就是练习,一遍遍的练直到所有的流程都刻印在脑子里,所有的操作都变成半自动的。

另外一个消息,这周我的教练Charles跟我说他要离开这个飞行学校,去达尔文开海岸巡逻的Dash 8去了。很高兴他找到了这个很不错的工作,但是也很遗憾的是他大概也只能再教我两个月了。他说他会安排找人接他的班,一定也是经验丰富的一级教员,但是我依然有点忐忑不知新的教练会是什么样子。 本想看看这两个月是不是能够在Charles这里完成GFPT的目标,所以一起查看了一下训练课程的安排,我离GFPT测试估计还得20次课程,所以这两个月满打满算估计我最多只能达到solo或者训练区域solo的目标,GFPT看来一定得是等新教员来才行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