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水利专制之源----《河渠书》的阴谋式解构 -- 普罗丁

共:💬98 🌺287 🌵6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整理】(二)都江堰真相

说到这里,有个问题不能不问了:禹同学你这是何苦?又是钻密林,又是爬高山,又是毒蛇又是猛兽,又是汹涌的大河,又是不理解你的群氓,弄不好还要行贿,还要杀人。你究竟哪来那么大的革命干劲呢?怎么连老婆孩子都不想看一眼?

有两种可能性:

1. 禹这样做,正是为了“讨生活”。如果能当上天子,当然物质条件不成问题了,老婆孩子的未来,也就解决了。禹看重的是长远,所以这13年,苦一点没关系。那么为什么连面都不见呢?因为这种事,观念落差很大,怎么说也说不清楚。而且牵涉到政治问题,说多了不好,干脆“不见”。

2. 禹并不是为了讨生活那么简单,他有神圣的使命感,实际上,他可能就是神的后人。(关于黄帝可能是神而非人的分析,参看拙作《试论玹玑玉衡的意义》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91122.shtml)司马迁也清楚地记载着:“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可见,禹不仅是神人,而且是黄帝的直系神人,身上的神圣血液和神圣能力,比其他人可能要多得多。那么,为什么神人就要去受这些罪呢?或许在禹看来,一度淹没大地的洪水,正是上天送来的,祖先黄帝应当是知道内情的。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显然这是上天给人类出的难题,而且恐怕不是给别人出的,正是给我这个神的后代出的,要看看我身上的神性,是不是已经被庸俗的凡人彻底污染。

但是,毕竟这个时候,洪水已经退得差不多了,还有什么难题留给大禹呢?一种合理的分析是,上天让洪水形成的这些大江大河,把大地分成东一块西一块,南一块北一块,给视察和收税都造成困难,当然我的任务,就是破除这些障碍,继续完成神对人的伟大统治。大河不让我们统治对面的平原,我就以超人的智慧和耐心,说服群众和我一起把大河变成小河,到处都是河,这样移居也方便,交通也方便,多生孩子也有耕地供养,总体说来,群众还是能够支持的。而大河对面的广阔平原,以及大江对面的广阔世界,当然也就更能够早一日纳入神圣的统治体系了。

所以,在上边那段话的最后,司马迁总结说:“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是不是九条河的河道都明确了,九个湖泊的水都充实了,这个还缺乏证据。但是各地诸侯和民众没有闹事(艾安),往后的几代都要享受大禹开辟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则是确凿无疑的。

接下来,司马迁综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水利方面的业绩。看上去很复杂,其实简单,就是一个“通”字。不过,有一个项目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那就是号称古往今来人类第一水利工程的都江堰----

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据说当年,司马迁曾经出访四川,“亲自”考察都江堰。但是亲自考察伟大工程的结果,却居然只是这么几个字,令人不解。不管如何,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都江堰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对此,司马迁只回答了五个字“辟沫水之害”。

今天的人们如果去已经变成一个“市”的都江堰旅游,往往会听到一些很恐怖的说法,比如当年的四川是一片蛮荒,或者是一片泽国(有四川人李白的《蜀道难》为证!)。看起来,史家司马迁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低调很多的,按照他的说法,费时费力修筑一个都江堰的主要意义,在于消除“沫水”的水患。沫水是哪条河水?后人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沫水就是汶水,也就是流经汶川的那条水。其实哪种说法是对的并不重要,真正有意义的是,只要我们看一眼卫星地图,就能再清楚不过地发现,成都西北面是一片高山(原),随便哪一条河水或溪水或泉水泛滥,“害”就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前年汶川一带地震的时候,下游德阳和绵阳的人们会对所谓“堰塞湖”如此恐慌。

可见,我们与其相信是“辟沫水之害”,不如相信简简单单的“水患”二字,因为司马迁的时代,距离都江堰宝瓶口的筑成至少有100多年了,如同我们今天对于清朝末年的事,其实知道得很有限一样,司马迁也无法在短短的出访时期内,了解关于都江堰的很多准确的信息。“水患”倒过来,就是“患水”,也就是害怕水。人为什么要害怕水呢?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成都的下游,当时的人们早已过上了定居的生活(而不是什么“一片蛮荒”),所以水一旦涨起来,尤其是迅速地涨起来,逃都没有地方逃,地里的粮食蔬菜更是完蛋了。

这里出现了三个问题:

1. 真的没有地方逃吗?

2. 为什么要在危险的地方种庄稼?

3. 有没有其他办法?

让我们看着卫星地图,沿着岷江和沱江,一路往下看看。成都附近是不用说的了,有著名的青城山、银厂沟,那里地势高,风景秀美,前者有张道陵在此羽化飞升,后者有高行健著名的小说描绘,响誉世界。实际上,成都是处在一条山谷的边缘,如果发生大水,往东部的高地上一躲就行了。这个山谷中除了成都,还有绵阳、德阳、眉山、乐山,如果再往下走,还可以算上自贡。不难看出,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建在高地的边上,可见我们的祖先,原来是非常聪明的,知道这种背山又临水的位置,是人类生存的最佳位置。所谓“风水”,一方面挡风,一方面自然是要防水了。现在的风水学,一味扯什么水中有生气,显然是违背真道的。

这就奇怪了,既然有地方跑,而且不用跑多远,为什么还要“害怕水”呢?从前年汶川地震的实际经历,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可怕之处:

1. 水淹良田。有的粮食不太怕水,如还在水田里培育的水稻。但多数粮食是怕水的,尤其怕经久不退的水。当时有人在低洼的河边种田,说明更高的地方要么土质不好,要么种满了。

2. 经久不退。洪水如果来一阵就过去了,应该没什么大不了,那些所谓几千万几亿的经济损失,都是神仙才能算出来的。但是,四川这边的天气有一个特征,就是雨季要么不来,一来就不停地下,于是八九月份,往往会出现持续多天甚至一个月的洪水。这样的水,往往比较脏,是浅红色的(最初“洪水”大概是“红水”),其实倒带有些植物需要的营养,但是也容易传播疾病。如果水里漂着山上的动物或死掉的鱼虾或家畜家禽,或者干脆是死人,那么这种水,看上去就比较恐怖了,如果死人漂到你的脚边,甚至漂到你的床边,当然更加可怕。而且,可能真的会污染引用水。因为所有的水井,毕竟“在理论上”是跟河水通着的。(古人强调井水不犯河水,大概就是想破除这种恐惧,但并不科学,所以不太成功)

3. 形态凶猛。中央媒体形容洪水,有一个词汇叫“山洪爆发”,注意这个“爆”字,是说洪水简直像炸药一样,吓都吓死你。不过,有几个人真见过山洪爆发呢?可是,无论见过没见过,这种恐惧是存在的。笔者是绵阳人,前年在地震后的阶段,就不段听到来自“前线”家人的各种谣言(其中一个还是我家的知识分子),说这里会出现堰塞湖,那里会冒出大洪水。为什么那么担心堰塞湖,以至于那几天的新闻报道,都是这个内容?因为堰塞湖一旦决口,当然就有机会见识“爆发”的壮观景象了。至于说,爆发之后会有什么后果,会淹死多少人,却没有人能说得清。至少,笔者活了半辈子,家乡只发生过两次洪水冲上街道的情况,每次都在一米深左右,而且很快退去了。死人没有?不知道。

不过,汶川地震是千年难遇,那么当年主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想必不会是担心地震的。他们究竟担心什么呢?我们除了知道他们是秦国派到新近控制的成都的官员之外,其他方面所知甚少。但是,无论他们究竟担心什么,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就是他们必须像大禹同学一样,说服那些实际上并不太“患水”,也并不都“患水”的民众,一起把都江堰给挖出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