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旋风刮起的地方 -- 龙战

共:💬254 🌺4438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花絮1: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王老五进厂记

花絮1: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王老五进厂记

1989年王老五从北航毕业,分配到了当时名叫峨眉机械厂的单位。王老五这厮,平日读书不求甚解,并未深入打探,报到之日火车转汽车竟直奔四川省峨眉县某机械制造厂去了。到得门口原来已经有几个兄弟先到了,正在排排队准备分果果了。

大家来至五湖四海,你是东北的、我是湖南的、他是上海的,但基本上都是毕业于航空口的大学比如:北航、南航、沈航……寒暄已毕,大家都觉得眼前这个小作坊不太像能造飞机的样子,厂房矮小、昏暗,厂子一眼就能从这头望到那一头,望了半天除了几台车床以外全都是工人在人工打磨零部件——这里真的是峨眉机械制造厂?众人越发疑惑,别说造飞机了,估计连拖拉机都造不出吧!!

过了一会儿,有人招呼他们:各位来本厂有何贵干啊?众口一词的回答:我们是新分配到此的大学生。对方无比诧异,把他们请进了厂长办公室。厂长一脸黑线,你们这群大学生是上级分配到我们厂的?怎么我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呢?有人掏出了派遣证请厂长验看,厂长只看得:峨眉机械厂5个字,便说道:错了、错了。你们是造飞机的吧?你们的单位在成都市啊,怎么跑到峨眉县来了?

原来王老五等人犯了想当然的错误,以为峨眉机械厂就在峨眉县呐。殊不知峨眉机械厂只是当时对外的名称,行业内叫132厂或者简称成飞!自摆乌龙的大学生们急忙告辞而出。虽然尴尬(报到时竟然摆了乌龙,错进了李鬼家)但也高兴无比,毕竟是去成都工作啊,在城市工作还是在小县城工作那是绝对不一样滴!

王老五们辗转回到成飞,接待工作人员一脸严肃地告诉他们,你们首开先河:央企的员工居然跑到县办企业报到。这将成为一个典故永久流传下去。成飞方面从这次事件中吸取了教训,给后来的大学生都印有进厂指南:先从火车站坐4路公交到通惠门,再转13路公交到黄田坝!从一号门进厂,到人事处报到。

王老五们入职后第一件事就是领到了安家费,具体标准是:硕士2000;本科1500;大专1200;中专1000。幸福的生活啊!王老五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啊!进厂之后王老五分配到了各自的宿舍然后就开始了10多天的入厂培训。入场培训包括:厂史、安全、保密等,不过大家基本都没认真听!王老五印象深刻的是几个师范、医大的医生、卫生学校的护士MM,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王老五深情款款的对一位医生MM说:你是学什么专业的?以后有啥不适好请你看看!啥?妇产科!!那算了吧!在大家的哄堂大笑当中,王老五结束了自己的初次探索。(哼哼,经过二次、三次乃至于N次,最后这位PPMM不也成了我孩子他娘了嘛)

培训结束后王老五分配到XX车间工艺组!先到经管组交调令,然后见到了车间主任、书记,两老头,挺和蔼!然后再到工艺组,组长是王老五师兄,高他几届!诺,你就坐这张办公桌吧!领办公用品,又忙了一阵!最后,通知王老五:从明天开始,到工段实习。

实习就是下车间劳动!工长给王老五指定了师傅。然后师傅带着王老五干活儿。他们车间是主要是做J7上的钣金零件的,也包括一些麦道机头的零部件。每个零件的制造都有相关的工艺单(即工艺规程或者理解为作业指导书),工艺单编的是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能够确保零件符合标准是体现一份工艺单好坏的重要指标;这也是老师傅日常拿来评论某工艺员水平如何的谈资!“看,XXX编的工艺单是什么狗屁啊?按这个怎么做?”“我叫他下来,让他做给我看看!”那时候,工人老大哥还是很有份量的,王老五经常看见一些工艺员由于编写的工艺单不符合实际操作情况,而被工人老大哥骂,然后老老实实的更改!这也影响了王老五以后的工作思路: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切莫在办公室空想,多到现场看看!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到了9月16日!么子,这是个大日子,发工资啦!只见劳资员给王老五发了个大信封,打开,全是现金,然后数钱、签字!多少钱?六百五十六块五!哇,好多啊!

别急,这是三个半月的工资!每月工资实际只有187.5。因为,按规定,计薪是从6月16日开始,所以有3个半月工资,每月工资多少,那是按行政级别的:本科187.5;大专183.5。

第二年,王老五他们就到工艺组上班了。由于歼十开始了试制,车间的任务就多了起来。大家都得要加班加点了。那个时候给王老五影响较深的是:第一次接到“红色调度命令”!在成飞,凡是紧急、重要的零件制造均以调度命令的形式发出生产通知,其中最紧急的为“红色调度命令”!有点军令的味道!要求接到命令的相关人员必须一刻不停的展开工作!

当时,组长接到这个命令,立刻和王老五干了起来:先完成工艺文件,再安排工人师傅做零件!由于一刻不能停,所以工人师傅是干通宵,而他们担心工艺文件有不妥之处,人回去了不好找(那时还没有手机,BP机都还是稀罕物),也一直在车间现场陪着!到晚上快12点的时候,车间主任还给大家送来夜宵--面包和方便面!(车间领导还是很人性化的嘛,俺自己工作的时候也经常通宵达旦就没见过谁来给俺送瓶水或者送个面包什么的,老板都是一帮黑心的资本家!!) 在整个歼十试制期间还接到好多次这样的“红色调度命令”。

98年,歼十终于要首飞了。这架飞机凝结了多少成飞人的心血啊!尽管厂里三令五申,必须坚守生产岗位,不能到现场看,可机场边上、能看见机场的大楼、甚至大楼顶上都聚满了人!王老五所在车间的职工也全部去看首飞了!当时的成飞还有一些波音和空客的工作人员,为了保密,首飞之日给他们统统放了假,请他们进市区休闲一番。不料,有些老外鼻子比狗还尖,有的人木去市区HAPPY,留下来一起观摩了歼十首飞,第二天还偷偷对王老五翘了大拇指说了声:歼十COOL!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土鳖抗铁牛!

花絮2:阳光总在风雨后——歼十试飞的那些事儿

关键词(Tags): #歼十通宝推:潇洒,烟雨一蓑,代码ABC,chaos,桥上,廖石,乡下大西瓜,文化体制,伏波将军,不远攸高,住在乡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