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人与机器(一) -- wild007

共:💬5 🌺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人与机器(二)

再好的医生也有失手的时候,再好的良师也有失败的学生。在传统社会里,存在着复杂的试错体系,他保证整个社会在种种失误中依然能够正常运作。但是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很多工作变得不再允许失误,比如水库的阀门,危险品的保管和运输,核电厂的安全系统等等。这样的工作如果也允许“试错”和“失误”的话,那么所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是社会无法承受的。要说工业社会和传统社会最大的区别,大概就在于此。

在学生时代,我们都经历过分文理分班,大学一般分为工科、理科和文科。从适应现代社会的分工角度来说,这样的分科具备很好的“科学性”。大体上工科面向的就是不太允许失误的岗位,他要求人的“机器”属性大于“人”属性;理科是折中的分工,可以理解为人与机器各半,大部分是牵涉到人文的技术工种,比如医药、网络、金融及管理应用等;文科则是主要面向传统社会,由于现代社会无先例可循,各种理论争吵不休却无法真正证明自己的价值,最终还是要依赖试错体系,至于艺术文娱之类,本就无法做到象机器那么精确,天然属于这一领域。从职业划分角度,工科是现代社会的螺丝钉,“细胞”的主体;理科的去路是大部分事业单位和技术官僚(主要是吏);文科的主体则是“官”,主要为管理社会服务。

只是这种划分体系从设立之初就面临很大的难题,矛盾突出点就在于“文科”的定位。“官”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中始终处于强势的阶层,带有很大的“历史惯性”。虽然现在言必称“公务员”,但是“官本位”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极其稳固,哪怕毛公在文革中把官的话语权剥夺了大半(那时官员被工人和农民打可不见得少),但是改开以后,官本位还是以火箭速度快速回归,事实上很多话语权是百姓主动拱手“送回”到官员手中的。在中国这个号称一直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地域,大部分循规蹈矩的“百姓”一听到“官”的名字,多少都是羡慕兼畏惧的,似乎官天生就颇有“三头六臂”的能耐。

由于传统社会科举入仕几乎是正常跨越阶层的唯一通道(其他当然还有商买官和太监的通道,但渠道更窄且成功率低),文科在设立之初便带有“新科举”的影子,政法大学之类更是昭然若揭,只是普通人是看不懂这些的,而且看懂了也没大用。官的职业特性对“情商”要求要高于“智商”,而情商通俗的说法就是拉关系搞串联,这对今天的普通人来说实在有些不屑为之,再加上现代社会自然科学的光芒足够炫目,故而当文理分科时,“精英”是不屑于去选文科的,这就注定了文理工的社会定位产生了严重分岔。高智力层次人才大量聚集理工类学科,而这类学科在职业分配时都有很顽固的职业天花板,于是但凡还有些“追求”的人,最后都或主动或无奈飘洋而去。如果有兴趣,可以查一查建国后的奥数精英们,有多少还留在国内。而政法大学之类多少成为红二代官二代们的绿色通道,沦落到几乎和工农兵大学或贵族学院一个档次。

官这一职位需要情商但并非不要智商,情商和智商都可以后天培养,而无疑情商的培养难度要远低于智商,很多人都说年纪大了,棱角被磨圆了,其实棱角磨圆往往就意味着情商合格了。于是今天的中国就面临一个复杂而严峻的局面,一面是文科官僚通过卡位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关键职位,一面则是理工出身的“技术官僚”开始“回过味来”,努力突破封锁,要把大量无能的官架空或赶下台。如何斗争、如何求同、如何为民、如何成事…一切都变得那么扑朔迷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