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注意】【原创】抵制日货成效将非常显著 -- 新华声

共:💬44 🌺1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注意】【原创】抵制日货成效将非常显著吗?

俺的回答也是:是

同意老新的看法。

我觉得哈,这里似乎是三个问题:

一、抵制日货的运动是否已经发动起来了;

二、如果发动了,那么能否坚持下去、发展下去;

三、在具体实施层面上,应当如何正确有效地抵制日货,其核心问题是:哪些品牌在抵制之列。

个人看法,对一,这个运动已经发动起来了。

至于二,我只能说,要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极大(除非日本做出极其友好谦卑的姿态,但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当然这一条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三的影响,因为如果能有一个统一的有效抵制细则,抵制日货运动一定会发展下去,而如果长时间拿不出一个统一行动细则,抵制日货的事业就会受到挫折。但个人以为,三对二的影响不是很大,更何况三本身是可以做好的。

现在说说三。那些专家现在抛出“很难定义什么样的产品算日货”这样一个技术层面的难题,试图让广大中国消费者意识到“抵制日货的行动坚持不下去”这个道理,我以为这些专家至少犯了个逻辑思维的问题。

如果“坚持抵制日货”这种信念已经深入中国消费者人心,那么“该如何正确抵制日货”这种技术层面上的小难题,真的能阻挡抵制日货的洪流么?

我们做一个最坏的假设吧,假定中国消费者不分青红皂白,凡是带有日本味道的品牌一概抵制,其后果自然是,那些只是借用日文味道但并非日货的品牌,会被迫向消费者真诚详细地解释并提供自己不是日货的证据,那些日资企业也会向消费者解释自己虽有日本资金但主要运作者和工作人员都是中国人,是不是不要把我们视作纯日资企业?。。。

这样,中国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抵制行动,迫使市场上与日本沾边儿的企业不断与消费者沟通解释,最终将纯日资、高比例日资、中日合资、非日资等各类型企业清晰精准地剥离开来,这样可以让广大消费者将自己的火力集中于那些纯日资和高日资的企业。

这其实是个最笨的办法。如果真的想弄清楚各种日资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所有性质,完全可以有更简捷高效的手段(比如曾在日资企业任中高阶层的同胞以及在中国政府内主管日资企业的同胞都可以提供准确信息)。中国有那么多高知人材,在掌握了足够商业信息后,对朝日啤酒这种纯consumer product,应该可以搞出一套精准的计算结果,比如:朝日04年在山东共销售300万箱,7月之前销售了120万箱,7、8、9、10分别销售了50万、50万、40万和35万箱,我们今年的目标就是:山东全境7月之前不让丫超过100万箱,7-10每月比去年同期减少5万箱,这样全年不让丫超过250!这是山东的,再定一个北京的、上海的、广东的。。如果全国的销售额降了15%,则相当于其毛利降低40%,税后净利降低60%,而这又会令朝日consolodated income statement上的net profit降低1.5%。。。 要拿出这种精准的数字,让积极参与抵制行动的消费者们看到自己的战果!这样可以提高士气,激励大家把这场战斗坚持下去。

正如老新文中所讲,抵制日货的行动,“在统计上,在大样本数据上,绝对将发生极大的变化。”,也即,抵制日货行动,会形成一种大趋势。不用多了,只要原来日货的忠实消费者中有10%抵制日货,日本在华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其销售业绩就会降低10%,而其净利润就会降低25-50%。也就是说,所有日本在华企业,平均盈利会降低25-50%。这样一个降幅对日企是否会产生足够杀伤力,恐无须多论吧。

接下来就是一些多米诺效应,比如原本打算与日本合资建厂的,会取消或暂缓观望;原本就生存吃力的日资,会关厂卖厂,而同业中的中国及其他外国公司会拣个便宜。。。至于那些使用日本贷款已经建造完成的项目,比如机场啦高速啦,那当然要照用不误,道理很简单:我们抵制日货的目的不是为抵制而抵制,而是要打击日本经济和企业。用日本的资金建造的机场高速什么的,抵制了又不会打击日本经济,为啥要去抵制捏?(说实话,我觉得那位专家举这么个例子来说明抵制日货不可行,挺阿甘的,和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