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科技创造问题 -- 晨枫

共:💬190 🌺1101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基础科学的投入占的是GDP的相应的百分比而不是人均GDP

所以,不能用人均GDP

实际上基础科学这个东西,关键的是需要一个氛围,像基础物理学,数学等等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当年的欧拉,黎曼彭加勒等等数学家,根本就没有要多少钱,就只要给他们饭吃就行了,当年的牛顿麦克斯韦法拉第,爱因斯坦杨振宁等人做出基础科学的重要贡献,也不需要多少国家的投入。

在不需要国家多少投入就能够取得成就的领域例如纯数学,纯物理学等等,当然是成就越大越好。

中国现在的问题就是氛围不好,丘成桐就对国内的基础数学的研究环境大加的抨击,认为现在的中国数学界的研究水平还不及文革的那个时候,当年还有陈景润等等一批的数学家,在不少的领域中做出了贡献(不止数论这个领域)

那些垃圾论文只会破坏环境,根本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研究。

所以现在对于中国的基础科学,不能以中国的生产力低下作为借口,只能说是中国的学者们不作为,环境恶劣,学术内斗剧烈(西方国家也有,但是他们更秉承个人主义,独立精神,内斗更多是个人之间,而不是中国的集团化的内斗,所以影响不会那么大,像一个田刚控制一个北大数学系,然后北京数学界控制整个中国数学界(丘成桐曾经说,他们当年好不容易为中国争取了一个在中国举办国际数学大会的机会,但是到会议上一看,发言的除了一个是上海的,其他全部是北京的),再例如所谓的中国经济五十人---貌似也除了几个是上海的,其他全部是北京的,而真正在彭加勒猜想做出贡献的是广州的学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