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明有程本直 -- 给高文谦先生 -- 萨苏

共:💬322 🌺69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高不能接受的看法正是在他的评价和对材料的取舍

而不在具体一条史料的正误,看来您和我的看法这方面是比较接近的。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把材料整理给后人就是他的价值,作评价本不该是他份内的事情,至于剪裁史料,任何人的史料都是可以剪裁成符合需要的形式,如同国外有人攻击国内报刊的话可以原样照转过来 -- “不是说上面登的都是假的,而是有的真实他不报道”。

我想反感高文谦文章的大多数人,问题就是出在他对材料的解读和评价上。

还是那句话,我虽然没有高先生的历史知识,但是按照高先生的写法,给我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公开资料,再给我一个要求,需要把这人定义为匪徒或者英雄,都可以做到的。。。这种事文革的红卫兵干的已经太多了,如果高先生只是把材料放在那里,不加上画蛇添足的评价,以他历史学者的身份,不会有这样大的反发,不过,也不会有那样大的影响。

毕竟评价一个人不能脱离开他所在的时代,高是研究历史的不会不明白,但是他这次就是“不明白”。

顺便说一句,高先生的材料并不是很新鲜,其实绝大多数国内早有见到,只不过出现在不同场合,乏人整理罢了。

昨天有位朋友评价写胡琏的伯玉老兄,说他“他老人家一向是谈到共军的缺点时换上一副牛眼,谈到国军的缺点是就换上一副鹅眼了。”其实伯玉主要还是个军事学者,牛眼鹅眼我的感觉并非有意,内心有所偏爱而已。高恐怕不然,您提到的这位老兄专心抄档案的劲头,说明这位实在是个有心人啊。

关于郭沫若,恐怕和总理的情况有所不同,大隐隐于朝的代价,总理如果称为中流的砥柱,郭老不过是激流中走的比较小心的一条船罢了。

看来对总理我们有着类似而又有所不同的评价,我只是谈自己的理解,我们尊重彼此的看法吧。萨不是历史学者。其中难免有挂一漏万的地方,请知者见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