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 大西洋14

共:💬108 🌺1221 🌵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忘记历史(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是革命导师列宁说的,不要告诉我说你不知道列宁是谁,如果真不知道列宁是谁,那就真是忘记过去了。

这句名言也不是从列宁的著作中看到的,而是通过一部电影听到的。电影的名字是《列宁在十月》,抑或是《列宁在1918》,记不清了。在那个年代,电影院里没什么电影可放,翻来覆去就那几部。电影里的精典台词,人们背的滚瓜烂熟。“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就是其中的一句。

当时觉得列宁真不亏是革命导师,说出的话是那么的富有哲理,于是拼命的学历史、看历史、记历史,以免成为“叛徒”。实际上当时所学、所看、所记的“历史”是片面的历史,一面之词的历史。

后来才知道,不仅仅革命导师有过这样的教导,我们的老祖宗2000多年前就有过同样富有哲理的忠告,且更加言简意赅,更据中国特色。

西汉末年刘向编纂的《战国策赵策一》中就写到,公元前450年,晋国大夫赵襄子谋巨张孟谈在告老还乡前就对赵襄子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世人以此为警句,提醒人们其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与此相同的典故还有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得巨魏徵去世后,他曾对人说: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李世民可谓明君。

由此而想到德国人与日本人对待二战的不同立场和态度。德国人(包括历届政府和民间)对二战期间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行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且对世人深深谢罪。总理勃兰特在遇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就不说了,在民间,此类事情也是屡见不鲜。仅举一例,据媒体报导,欧洲杯开幕前,德国足协曾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助理教练汉斯-弗里克出席。汉斯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句话引起了轩然大波。当记者问如何防住葡萄牙队的C罗的任意球时,汉斯表示:“只能准备钢盔,然后高高跃起挡住任意球”。按说这只是用军事术语谈论足球而已,这也是人们评论足球时经常用的表达方式,没什么大不了的。汉斯这样说这所以引起轩然大波,仅仅因为在德国,钢盔这个词容易让人想到纳粹和战争。在波兰进行欧洲杯的这个敏感时期,汉斯提到钢盔,只会让人想到二战时德国士兵们头戴钢盔,涂炭波兰人民的恶行。

为此,汉斯在德国足协网站上为自己的失言进行了道歉:“我为因为我不适当的表达所产生的误解感到十分遗憾,这只是一个口误,我不希望给大家留下错误的印象。我一般不会选择用军事用语来评价体育。我为我这样的表述向大家道歉,我现在对我的失言也是悔恨不已,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你想像得到吗?仅仅因为一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纳粹,说了这个词的人必需道歉,这就是德国人的认真。为此,日耳曼人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反观我们的近邻日本,同样是二战的罪魁祸首,入侵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掳掠、涂炭生灵、无恶不作,却从未做过深刻反省,说什么“添了麻烦”的屁话;拒不承认入侵,说什么“进入”;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怪不得需要国人经常教育大和民族要牢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了。

进而又想到,国人是不是有时也会健忘呢?

远的不说,说点儿近的吧。毛主席说过,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把蒋介石赶到了海岛上,另一件事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头一件事是大好事,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经过多年的教育、灌输,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对此历史还是有着深刻记忆的。年轻人,只要学过中国近代史,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再年轻些,或者没有学过历史的人,对他们来说,这段历史恐怕就只是一些名词了。年代太永远了,现在的年轻人对此也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感兴趣了。

第二件事无疑是件大坏事。在那动乱的十年间,人性被扭曲,生命被摧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惨痛的经历。我们对此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吗?有人建议建立“文革博物馆”,以铭记这一民族的教训,迄无进展。一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就把这一页历史翻过去了。真的翻过去了吗?能这样翻过去吗?现在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恐怕对那段历史一无所知。

这不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而是“彻底忘却文化大革命”。

“宜粗不宜细”自然有其道理,如果仅仅纠缠于谁批斗了我,或是谁打了谁,自然不合事宜。可如果不弄清楚文化大革命的来龙去脉,不弄清楚何以领袖一个人说了话,全党噤若寒蝉的原因,总怕更加不合事宜。保不齐就会出现以文革的手法批判文革的现象,也保不齐文革再次发生的可能。

也试举一例,当然还是媒体报导,说的是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身着上个世纪的军装样式服装,手拿“红宝书”在校园里拍摄毕业照的照片,引起争议。不少人,其中不乏所谓名人,在网上炮轰这群学生“不尊重历史”,认为这姿态有着鲜明的“文革”时代烙印。弄得好像这些个年青人向往文革似的。

看了这条所谓的新闻,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就二十二、三岁,文革结束的时候他们还没出生呢,甚至他们的父母可能还没结婚,他们知道文革是个什么东东?他们的父母也不会向他们讲什么文革(现在,除了学术领域,人们对文革这个话题还是忌讳如深的)。

年青人,出个馊主意,弄个怪点子,都很正常。谁没年青过呢?年青时谁又没做过荒唐事呢?毕业了,穿着军装(又不是鬼子的军装)照个像留个念,闹着玩罢了,何必和文革挂勾?

实际上,批评这些年青人“不尊重历史”的人才是有着鲜明“文革”烙印的人。

需知,动辄上纲上线、夸大其词、歪曲事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莫需有”,这些都是文革时整人的典型手段。以文革的手法发表评论,恰恰说明没有对文革进行过深入的反省。温总理警告说有人想搞文革那一套,并非耸人听闻。

还是理解、包容一些吧,这才是人性的正道。

文革结束已经近四十年了,我们真正反思过吗?

通宝推:米宝,柳叶刀,df31,GPRS,往往外,野草魂,榜样,daharry,njyd,车雨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