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赫尔曼.沃克与他的战争小说 -- 潮起潮落

共:💬108 🌺3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看宋宜昌的文章

大概是2000年暑假躲在空调间里,那时候还是拨号上网,上燃烧的岛群网站看了他的大作。

后来看了《北极光下的幽灵》和《沙漠之狐隆美尔》,觉得前者题材很不错,这个题材知道的人不多,但内容有点单薄,或许正因为偏门所以能收集到的资料很少,写文章回旋的余地也小。《沙漠之狐》是一部大作,上下册,觉得视野很开阔,看得出他是下了功夫去研究的。整个小说里涉及到那么多人物,上到墨索里尼、斯大林、丘吉尔、戴高乐;中到隆美尔、蒙哥马利、奥金莱克...;下到无数普通将校军人,就像全景画一样把北非战场描绘出来。尤其是对隆美尔这个人的刻画,我觉得老宋很成功,这是个很有天赋、自命不凡、又有点自私、心胸狭小、遇事惊慌失措的军人。有两个细节很说明问题:一战中还是尉级军官的隆美尔为了争军功居然哭哭啼啼写报告投诉,全无后来的大将之风;在北非战场两类邮件最多:从柏林各界发到北非慰劳非洲军的,还有从非洲军各级将校发到柏林总参谋部的投诉信,纷纷指控隆美尔不体恤下级、贪功冒领甚至不惜剽窃他人作战计划......

还有对戴高乐的描述,当他接到电报:自由法国军队都已经撤退到远离敌人的沙漠深处,他自己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连我看了都感动,这不是为自己流泪,而是为了法国的国运而流泪。

《沙漠之狐》的缺点是人物设置有点散,有些人物设置彼此没有紧密关联。另外无论是《沙漠之狐》也好《燃烧的岛群》也好,对战略问题的理解显得有点肤浅,这不能怨老宋,撇开写文章得时代正是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期,对外了解很有限,还有毕竟太平洋战争和北非战场都是远离中国的战争,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确实很难对战略层面问题有更深把握。

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应该有更广阔的眼光和胸襟去走向世界了解世界,用谦虚的态度去学习战争。只有虚心学习+大胆思辨,我相信中国新一代军事学者完全能拿出超越前人的成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