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建国初薄一波犯错误谈起 -- hwd99

共:💬91 🌺727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改革开放是导致了不少行业被侵蚀,国家整体上被收铸币税

但是我只能说这是一种“不得不”。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能力”,让各个生产要素在经济循环中发挥作用的能力。楼主的基本立场就是货币不是财富,货品才是财富。我之前也与楼主争论过,我就指出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扩大经济循环的规模,所以要考察的是一种系统性因素。某个或者某几个生产要素不能构成对整个经济现象的有效观察点,货币不够、货品也不够。

所以评价后30年,包括“开放”和“入世”,就在于是不是切实地扩大了我们的经济能力?是不是使得我们的经济循环的规模持续扩大?并且尤其是那些核心工业能力的持续扩大?实际上弱势货币的重商主义政策是让工业能力得到低估的(在以GDP为经济规模计算标准的条件下),这对涵养工业能力是有好处的。看上去GDP数据不高,但是想造的东西都能造,国内物价水平也可以接受,但是让洋人有低估你的经济规模,这些是政委的《官办经济》里都讲过的。

实际上楼主和本嘉明的根本分歧我认为倒是在于分蛋糕和做蛋糕的问题上或者说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如果判断我们未来需要继续积蓄工业实力,不能先考虑提前享受的就会倾向于本嘉明的观点;如果认为现在到了分蛋糕或者享受开放成果的时候了,那么就会倾向于楼主。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楼主更应该开炮的是国内的分配体制,而非那种强调积累的工业结构。实际上就中国的经济崛起,中国的工业能力通过GDP被西方世界低估,就如同战略欺骗一般,这种突然崛起打了很多西方人一个措手不及。而就中长期而言,我们的工业结构仍然需要进一步强调工业能力的积累和涵养。至于社会公平问题并不是出在这样的批着美元马甲的工业体系身上,而是出在内部分配身上。如果在内部实现社会公平,在外部娇惯了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我们同样可以反客为主,来改变我们目前的贸易地位。因为我们同样可以形成垄断地位——最大规模的高素质劳动人口以及最大的工业规模,不是那种端盘子造成的GDP,而是工厂、矿山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等。而一种经济体系下的霸权从来都是靠着某种垄断地位来实现的。当我们的工业规模微不足道的时候,我们的劳动力资源不能形成垄断优势;我们借着美元马甲,西方人是可以短期享受着低价工业品的好处,但是事情是会慢慢变化的,最终中国人可以依靠工业规模的巨无霸优势来颠覆西方人以往的贸易优势。

反客为主,其实道理并不复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