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江山解码-以谋士的视角看历史 -- 秦纵轩

共:💬35 🌺28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3. 黑海钻石,克里米亚

俄罗斯人既然已经将土耳其人的环黑海领地撬开了一个口子,便容易顺着这个口子不断蚕食江河日下的奥斯曼帝国,养肥俄罗斯这头北极熊。

亚速海的大门打开了,但是它终究也不过是进入黑海的跳板,而从亚速海进入黑海的大门的是刻赤海峡,打开折扇大门的钥匙则在克里米亚半岛上。

刻赤海峡的东沿是高加索山脉的余脉部分所组成,由于有着高峻的高加索山脉天险阻隔南方的奥斯曼势力,俄罗斯很容易便能控制这一地区。

但是刻赤海峡的西沿是克里米亚半岛的子半岛-刻赤半岛,在半岛末端的刻赤海湾内有着扼守海峡咽喉的要塞兼港口-刻赤。

要确保从亚速海畅通无阻地进入黑海,就一定要拿下刻赤,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得攻占整个克里米亚半岛。

其实这是俄罗斯长久以来的夙愿。历代沙皇无一不急切地想把这个克里米亚鞑靼人的老巢给端了,一劳永逸地终结蒙古人对俄罗斯大地的威胁,拔除奥斯曼帝国最重要的爪牙。

除了军事上的需要,克里米亚的地缘重要性更是迈步黑海的俄罗斯所无法抗拒的。整个黑海北岸和西北岸地区多少河口三角洲,多沼泽和滩涂,少有天然深水良港。就在这几乎没有落脚点的黑海北岸,克里米亚半岛如同一颗钻石般伸入黑海,形成一个重要的战略突出部,。它那菱形的绵长岩质海岸线形成了多个合适的海湾和天然良港,成为黑海北岸最佳的海上前进基地,历来是黑海地区各方必争之地。

不仅是北岸缺少天然良港,在土耳其一侧,黑海南岸和东南岸,都是群山环绕的地形,也少有优质的海军基地,无怪乎奥斯曼帝国要在克里米亚半岛南部驻扎海军,作为其黑海舰队的主力。

克里米亚半岛是一座天然的海军基地。半岛的东部有刻赤要塞和费奥多西亚港(此地也是当时臭名昭著的奴隶市场卡法,主要进行将斯拉夫奴隶贩卖到中东的贸易);半岛的东南面是克里米亚山脉,其背山面水的形胜地形间有一座著名的疗养胜地和历史名城-雅尔塔;半岛西南部则有巴拉克拉瓦等良港。

克里米亚最为重要的港口是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这是一个深据于半岛西南峡湾内的天然良港,背靠克里米亚山脉,本身是一座易守难攻的要塞,护卫着克里米亚的海上安全,同时又是一个前突入黑海核心处的前进基地,尽显海上交通和补给之利,是整个黑海地区最重要的港口。

可以说得到克里米亚,其价值相当于得到了大半个黑海。第四次俄土战争俄罗斯在东线重得亚速海出海口后,在西线也给予了克里米亚以强力打击。

1736年,就在顿河集团军夺取亚速夫要塞的同时,俄罗斯第聂伯河集团军陈兵克里米亚北部。菱形的克里米亚半岛虽然体量不小,但是和大陆的连接处却是一段最窄处宽度不足十公里的地峡。在这条地峡的瓶颈处座落着一处抵挡大陆势力的要塞-彼列科普(今乌克兰克拉斯诺彼列科普斯克)。

准备充分的俄军在同年攻克了彼列科普要塞,此时的克里米亚汗国门户洞开,无险可守。俄军长驱直入,直捣克里米亚汗国首都巴赫奇萨莱。翌年,1737年,东部战场得胜的顿河集团军水陆两线配合第聂伯河集团军攻打克里米亚,占领了半岛以北的第聂伯河河口的大片土地。

俄罗斯一边全力攻打克里米亚鞑靼人,另一边为了牵制土耳其人而和奥地利结盟,在巴尔干地区开辟第二战场,第聂伯河集团军也前去协同作战,对付土军。

不过土耳其人也同样展开了外交攻势,联合瑞典准备在芬兰向俄国发难,重新令其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窘境。让俄罗斯更加被动的是虽然自己的第聂伯河集团军在巴尔干战场重挫了土军,但是不争气的盟友奥地利却在土军面前节节败退,不就后便因国内王位继承问题而退出了战争。

己方联盟的破裂和对方联盟的建立让尚存战场优势的俄罗斯不得不在战略态势未被扭转的局面下赶紧来到谈判桌前,和土耳其签订了《贝尔格莱德和约》。根据条约俄罗斯虽然拿下了亚速海的出海口,可是所占领的克里米亚汗国的土地以及巴尔干北部摩尔达维亚地区悉数归还。

不过无论如何,第四次俄土战争令俄罗斯在争夺黑海出海口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而且彻底点燃了俄罗斯人对克里米亚半岛的占有欲。

在改变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七年战争(1756年-1763年)后,俄罗斯巩固了它在波罗的海沿岸和其西北边界的的势力。于是,新的旨在拓展西南方向海洋霸权的第五次俄土战争(1768~1774)在不久后爆发了。

这一次,在七年战争中被俄罗斯盟友的戏剧性退出而深深伤害的奥地利连同七年战争中惨败的盟友法国一起站到了在俄土拉锯中逐渐处于弱势的土耳其人一边,支持其对俄作战,以维持欧洲东部俄土两强的均势。

俄陆军兵分两路分别在克里米亚汗国北部的第聂伯河与顿河之间以及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德涅斯特河与多瑙河之间与克军和土军作战。

克里米亚半岛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既定战略目标,因此对于克里米亚战事给予了最大的支持。除了在多瑙河战场牵制土军主力,令其无法从陆上驰援克里米亚汗国外,俄军还在海上对克里米亚战事提供保障。

不仅亚速海舰队配合攻打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彼列科普要塞,而且波罗的海舰队还行程万里,绕行整个欧洲来到爱琴海,在取得了同土耳其海军的切什梅海战胜利后,波罗的海舰队成功地封锁了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的黑海海峡,从而堵死了土耳其及其盟友从地中海对克里米亚汗国进行军事支援的海路通道。

有了陆军和海军在进攻及防御上的多重支持,经过多年鏖战,俄军于1771年攻克彼列科普要塞,占领克里米亚半岛。

俄罗斯在1772和克里米亚可汗缔结条约,申明克里米亚汗国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转投俄国的军事政治保护之下,成为俄罗斯帝国藩属。

但这只是俄罗斯人的过渡措施,1783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在时机成熟后果断废除克里米亚汗的统治权,吞并了整个克里米亚汗国。自此,整个南乌克兰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都归入到了俄罗斯的帐下,黑海的大门完全向俄罗斯人敞开了。

随着克里米亚汗国的臣服,俄罗斯终于结束了蒙古鞑靼人在南俄罗斯大地500多年的统治。

克里米亚汗国是俄土两国在黑海地区霸权拉锯的风向标,从此俄罗斯获得了黑海地区的半壁江山,并逐步对奥斯曼帝国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这种优势来自于俄罗斯所获得的环黑海地区最富饶肥沃的北岸之地连同其附属的克里米亚半岛。通过这里,俄罗斯的陆军能够方便地分别从东南和西南对奥斯曼帝国的南高加索和巴尔干地区发动进攻,克里米亚的港口则让叶卡捷琳娜大帝于1785年在亚速海舰队基础上创建的黑海舰队有了在黑海的驻扎基地,并且在黑海内对土耳其海军构成了强大的压迫力。

虽然俄罗斯的扩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土耳其仍然还是在黑海地区和俄罗斯平分秋色,俄土两国围绕黑海霸权的拉锯战到目前为止正处于白热化。既然是拉锯战,那自然是你进我一丈,我还你九尺,俄罗斯要想稳固保住克里米亚半岛,还必须要将战线向土耳其方向大力推进才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