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笨狼臧否世界英雄-1入围者(旧作) -- 迷途笨狼

共:💬49 🌺181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欧洲的历史其实可以尝试用地理来解释

拉丁区和非拉丁区之间是比利牛斯山-阿尔皮斯山。

法兰克帝国是个非常松散的组织--军事、文化、语言、行政、经济、宗教方面都是如此--因松散、低效而出名的“神圣罗马帝国”与前者相比,可谓组织严密。法兰克帝国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遏制了阿拉伯人向比利牛斯山以北渗透,奠定了近代西班牙与近代法国之间的区别,进而影响了欧洲近代历史。

西班牙对阿拉伯人的独立战争,融合了民族独立与宗教冲突两大因素,这注定了西班牙王室比较强势,而且只能铁心支持天主教。而且,西班牙、葡萄牙吸收了阿拉伯不少先进技术,在欧亚商道中断、威尼斯没落之时,这两个区域在航海大发现时获得了先发优势。

但在另外一方面,西班牙王室由于在独立战争中获得了强势地位,就和贵族权力受限的尼德兰省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资本主义的尼德兰在英法怂恿之下独立之后,封建主义的西班牙就彻底废了。

同理,阿尔卑斯山造成了意大利与欧洲北部的区别。不仅拿破仑时代阿尔皮斯山是个障碍,一战、二战的历史又重复说明了这一点。一战时,区区一个师的德国步兵就可以利用山地,打得几十万意军屁滚尿流,隆美尔中尉在这场战争崭露头角。二战时,到了欧洲胜利日,凯瑟琳元帅仍牢牢控制着意大利北部,欧洲的软腹部证明一点也不软。

欧洲北部--从法国到德国东部--大体是一马平川,是最有希望统一的。但有几大因素阻碍统一。首先是人种。法国是凯尔特人、拉丁人、日耳曼人三种血统的混血,德国则基本纯种。第二是森林。凯撒可以率领军团翻越阿尔皮斯山,但在日耳曼的黑森林也不敢过于深入。等日耳曼人在数百年时间里砍了大片森林变作农田,法国人有能力去蹂躏日耳曼邻居,实现北欧统一的时候,第三因素出现了:英国崛起,开始大陆均衡政策。路易十四、拿破仑都是倒在这一政策之下。

拿破仑时代,在耶拿,一个肉体割裂但精神上初步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出现了,区别在于统一的不同路径而已。俾斯麦巧妙利用俄、法、奥之间的矛盾,制定有限目标,通过铁血政策,实现了统一。但当德国人胃口大了,放弃有限目标,追逐无限的征服,德国人就两次成了两线作战的待宰羔羊。

二战后欧洲荣耀尽失,颤抖在苏联核武和数万辆坦克的常规武器威胁之下,西欧都成了美国附庸。在这个前提下,德法握手,从煤钢入手,实现了欧洲北部的经济一体化,然后拓展到今天整个欧盟。

冷战结束之后,以科索沃战争为起始点,美国的角色就渐渐向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转化。欧元和美元成了竞争对手。仅从经济角度而言,现在全球格局的演进方向是美中欧三国演义,再加上俄、日、印、巴等中等国家跑龙套。但美国要拔苗助长,提前把三国演义变成G2,手段有两个方向,一是打击欧元,试图让欧洲回到昔日的小喽啰时代;二是通过G2,诱使中国和欧洲互殴,中国得虚名而受实祸。当然,一和二是多少有点矛盾的--衰落的欧洲怎么可能有力量又有什么必要与中国互殴?再者中国对G2戒心很重,虽然精英分子们的煽风点火,政府是不咬钩的。美国就改成左手打击欧元,右手围堵中国。如两招都不灵,美国的最后一招是把中东彻底打乱,让中欧商道断绝,但在美帝控制中东石油的情况下,尚不至于如此。

欧洲内部,好日子不再,势必一些国家继续富裕,如挪威、德国,一些国家变得很穷。富人可以一起开party,一起happy,穷人可以一起抱团取暖。然而穷人富人一起过日子,有同伴之名,而有主(北欧)仆(南欧)之实,再加上英美不停地煽风点火,这日子怎么可能过得顺当?

我觉得欧洲能遏制内部民族主义崛起就不错了,想政治统一,恐怕不容易。

关键词(Tags): #欧洲历史(冬天的绿茶)# 欧洲地理(冬天的绿茶)通宝推:老醋花生,笑一笑十年,西瓜子,范进中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