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关于日本的通货紧缩 -- hupingshu

共:💬56 🌺343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才疏学浅,试着回答

1.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达到同期美国70%左右的规模。如果要通过财政手段来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已经很难,所谓边际效用递减,而初期日本也确实进行了大规模的财政投资,你看本州岛如同棋格一般密密麻麻的铁路网,很多都是那个时期进行的。但你看见这些,也就明白,已经密密麻麻了,就很难再继续了。一个经济体,投资也是需要空间的。你就看世博会以后的2011年和2012年上海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速很低甚至负增长,道理是和日本一样的。投资也是需要空间的,而一个很大的经济体,一般的投资规模是没有用的。同时你要注意到,这里的财政手段,是增速的概念,也就是边际的概念。有规模很大的财政投资但没有年度增长率甚至负增长,也是对GDP的增长无用的。

2.你无疑议,我即不再说。不过也需要提及一点,在日本汇率升值以后,日本出于对经济衰退的恐惧,实行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宽松的货币在国内投资机会缺失下,成为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重要推力。而其后果也是严重的。

3.日本作为美国殖民地,汇率政策为主子服务,那是必须的。但也不能说肯定是坑了。在美国支持下,在汇率升值的大背景下,日本在对外投资上也获得了很多好处,我把这个看成交易,看成日本让渡汇率自主权的对价。否则凭日本的政治军事能力,哪里能够在资源和市场上获得如此大的斩获。对于日本和德国在汇率升值以后的不同政策取向,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经济学文章,我建议你百度一下,文章很多,挑几篇看看。我想强调的是,升值以后,日本和德国都出现了阶段性的衰退,但应对衰退的角度和政策取向是很不一样的。这尤其体现在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上。此处就不多说了。你稍微检索一下,那些专门的文章写得挺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