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中国政府对萨米人的悲惨遭遇表示关注 -- Emyn

共:💬9936 🌺84379 🌵12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您那篇链接,后文还有很长。

本来很是不想回。不过我真的表示怀疑,您给出的第三个链接,后文您看了吗?

托克维尔比同时代的人更加敏锐地嗅到了革命风暴到来前的气息。法国当时的状况几乎使这样一场变革不可避免,虽然它的迹象还很微弱,但托克维尔对于即将到来的,似乎是要扫除法国积弊的革命前途,却表示了非常悲观的看法。与其说他欢迎这样一场消除弊政的革命,倒不如说他更希望当时的君主立宪政府能够认识到革命危险的存在,并通过自身的改革,避免革命的发生。

这种态度的产生,除了源自托克维尔本身对作为诱发这次革命要素之一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反对,更主要的是源自他对于六十年的革命史对法国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的思考。六十年来,法国经历了多次革命;而每一次革命似乎都在宣称自己也同时完成了革命,终结了革命。但每一次都证明了这一判断的错误性。于是,国家就像一艘漂泊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海洋中的船,在革命的惊涛海浪里不知何时才能走到一个安全的港湾。或许法国要注定永远漂泊下去。很多人都染上了一种“革命癖”,似乎只要人民端起了枪炮,构筑起街垒,高唱马赛曲,首都市民的民兵组织“国民自卫军”消极待命,甚至在很多时候成员主要来自贫民区的国民自卫军部队积极参与,正规军冷眼旁观,在巴黎完成一场革命轻而易举。而在法国,只要在首都巴黎实现了城市革命,就可以进而借助集中于首都的中央集权系统,重铸全国的政权。似乎只要夺得了政权,在革命者看来,很多社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但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得到了什么呢?六十年来的革命史恰好说明了革命不能包治百病。相反,它却成为国家动荡不安的新的根源。当人民发现问题无法解决时,他们就可以轻易地做出支持甚至参与一场革命的决定。这甚至竟然成为有些人的第一反应。可实际上,旧的病根依然未除。这正是托克维尔希望改变,但也希望避免革命的原因。

在革命者看来,很多社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但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得到了什么呢?六十年来的革命史恰好说明了革命不能包治百病。相反,它却成为国家动荡不安的新的根源。

注:这篇文章很长,正反两面的看法都写了。作者的结论可以不用关注,但正反两面的论证,看全点更好。

忘了给出全文链接出处:http://www.cnpubg.com/ts/newsdetail.cfm?iCntno=23480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